叢建妮 黃小敏 趙擁軍
濱州醫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研室 煙臺 264003
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生命質量比較
叢建妮 黃小敏 趙擁軍
濱州醫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研室 煙臺 264003
目的比較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生命質量,為其健康教育及預防保健提供相關依據。方法:應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取濱州醫學院2012級專業學生獨生子81名為研究對象,根據年齡、性別、專業和生源地匹配81名非獨生子。采用36條目簡明健康量表(SF-36)對入選的162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在情感職能(RE)方面,獨生子的狀況要優于非獨生子大學生(P<0.05)。結論:大學階段開展健康教育,對非獨生子女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生命質量;大學生;獨生子
生命質量包含客觀健康和主觀體驗,為綜合性的健康評價指標,隨著疾病譜和醫學模式的轉變,被廣泛應用于人群健康狀況的評價[1]。我國目前大約有1.5億獨生子女家庭,大量的獨生子女已走進大學的校園,成為大學生的主體。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身心健康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鑒于此,本文對獨生子和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生命質量進行比較,了解獨生子和非獨生子的身心特點,為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取濱州醫學院2012級臨床、預防、和中醫專業學生獨生子81名為研究對象,然后匹配81名非獨生子,獨生子和非獨生子的年齡、性別、生源地、專業、年級均一致。

1.3 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3.1進行數據的錄入,SAS9.1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一般情況
本次共調查162名大學生,獨生子和非獨生子各81名,其中男性58人,占35.80%,女性104人,占64.20%;來源于城鎮的學生108人,占65.85%,來源于農村的學生54人,占34.15%;專業分布:臨床60人,占37.04%,預防46人,占28.40%,中醫56人,占34.56%。

表1 獨生子與非獨生子大學生專業、性別和生源地分布狀況
2.2 獨生子與非獨生子大學生生命質量的比較
表2結果顯示,生理功能(PF)、社會功能(S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精神健康(MH)、活力(VT)、總體健康(GH)和生命質量總分獨生子和非獨生子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情感職能(RE)方面,獨生子的狀況要優于非獨生子大學生(P<0.05)。

表2 獨生子與非獨生子大學生生命質量的比較
3.討論
生命質量評價是社會診斷的重要步驟,是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2]。大學生生命質量是指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環境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促進其全面發展等相關狀態下的優劣程度和主觀體驗[3]。生命質量的優劣程度主要取決于自身生活狀況與期望值之間的差距,差距越大,生命質量越差,反之越好。本文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獨生子還是非獨生子除生理功能以外,生命質量其他各個維度的得分都不太高,這一方面提示醫學院校的大學生對自身的生活狀況期望較高,另一方面也說明醫學院校的大學生的學業壓力較大,大三的學生又即將面臨就業的問題,學生情緒往往容易出現低落、悲觀的狀態。因而反映出醫學院校的大學生生命質量有待于提高,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我國自1979年實施“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在獨生子女生育政策實施之初,有人提醒:“獨生子女有諸多毛病”;也有人擔心:“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還有人預言:“獨生子女的發展將不如非獨生子女”[4]。然后20世紀20年代以后國外學者對獨生子和非獨生子進行了較多的對比研究,認為獨生子女無論在健康狀況、智力活動、社會性發展或性格特征等方面,和非獨生子女幾乎沒有差別。并且認為獨生子女控制力、自主性、心理成熟等個性特點優于非獨生子女[5]。國內學者對3-6歲的獨生子女進行為期十年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行為問題差別只有少許,并且隨發展到青少年時期,這些差異有大致消失的趨勢[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中獨生子生命質量的情感維度得分要好于非獨生子,這提示進入大學階段,在生理健康方面獨生子和非獨生子的狀況基本一致,而情感方面獨生子反而要好于非獨生子。分析原因可能是源于獨生子女獨特的生長環境。本研究中獨生子女主要來源城鎮地區,男性較多,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營養狀況良好,同時獨生子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予子女更寬松的成長環境,自我滿足感強,心理壓力小,表現出較好的身心素質。因此大學階段開展健康教育,對非獨生子女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1]李魯.社會醫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
[2]李家才,李成兵,查梅,等.大理學院大學生生命質量的調查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06,5(10):81—82.
[3]李芙蓉,吳新炎.大學生生命質量的研究進展[J].運動,2012,19(10):125—127.
[4]風笑天.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J].中國社會科學,2000,6:118—208.
[5]宋華,黃濤,縱兆輝.獨生與非獨生子士兵群體人格特征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7(30):5952-5954.
[6]陶國濤,邱景華,曾文星,等.獨生與非獨生兒童心理發展的縱向分析:南京十年追蹤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4):210-212.
2014年度山東省統計局重點課題
The comparison of life quality between singleton and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Cong jianni, Huang xiaomin, Zhao yongjun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Yantai, 264003).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ife of quality singleton and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ive care. Methods Tak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81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class of 2012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as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by 36 items concise health scale (SF - 36), the age, sex,specialty and address of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e with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The RE score of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P < 0.05).Conclusion,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on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
life 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sing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