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芝

【摘 要】中職生是較早踏入社會的一個學生群體,而具備完善的性格是較好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性格是一個人對外部事物穩定的態度和習慣的行為方式,性格的好壞對人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作為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性格的培養,并積極掌握關于性格培養的相關知識。
【關鍵詞】性格;性格形成;影響因素
本人對自己及周邊職業學校的教師簡單做過一個談話調查,調查內容是:你上課時遇到的最頭疼的學生問題是什么。經過匯總,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提問到內向害羞的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既浪費課堂時間,又影響課堂氣氛。面對這些學生,我們大部分教師也想過辦法幫助他們,但總是效果不佳,于是覺得孩子都這么大了,已經改不了了,就放棄了。那面對這些學生,我們是否真的束手無策了呢?
一、問題分析
這部分學生基本上都具有內向、消極、自卑等性格特征,從心理學上來說,性格是一個人對外部事物穩定的態度和習慣的行為方式,會在我們的活動、言語、表情、姿態、服飾等多方面表現出來。所以一個人性格的好壞,對他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尤其中職生是較早踏入社會的一個學生群體,具備完善的性格是他們較好適應社會的重要通行證。
二、性格形成的時間
性格是后天養成的,雖然性格一經形成,比較穩定,但并非不可改變。根據王順興、劉明等同志的我國兒童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年齡發展趨勢的研究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性格發展的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高,表現出由低到高的發展趨勢,但發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如小學2年級到4年級發展較慢,4年級到6年級發展較快,小學6年級到初中2年級發展尤其緩慢,初中2年級到高中1年級,又出現快速發展趨勢。所以,我們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性格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我們應該抓住這個黃金時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
一般認為,性格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環境因素對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起決定作用。影響學生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環境因素有三:家庭、學校、社會實踐。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對一個人性格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主要影響因素有:親子關系,家庭氣氛和父母榜樣,家庭結構等。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第一步,我們必須對他的家庭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地解決問題。
(二)學校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學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性格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影響途徑有:課堂教育,班級集體,教師。學校是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的主要場所,這邊重點闡述一下。
1.課堂教育
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自制力、堅持性和獨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學生在接受系統的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對發展學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意義。
職業學校,有時候會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視對學生的文化教育。我們教師首先要改變觀念,重視學生的文化課,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培養,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
2.班級集體
集體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紀律性、組織性、合群、利他等優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孤獨、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每個學生在班級里都處于一定的地位,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種角色地位必然影響學生性格的發展。有學者作了一項關于學校指導對角色加工的作用的研究,教師在班級里挑選8位地位較低的學生,要他們擔任班委。6個月后的觀察發現,這些學生中大部分人在自尊心、責任感等性格特征方面有顯著的提高。所以,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給每個同學展示自己的機會。這點,可以學習魏書生老師的“每個人都是班干部”的經驗。
3.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關系會影響學生性格的發展。下面舉例勒溫等人的研究。
表1 教師的管教方式和學生的性格特征
通過上表,結合經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觀點:教師應該把學生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學生,與學生友好相處,不要把自身的不良情緒帶給學生。
(三)社會實踐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勞動是人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職業的要求對性格發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長期從事某項職業,進行和自己職業相應的活動,從而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我們學生經常會有外出見習、實習的機會,我們抓住這些機會,盡量培養他們與對應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特征。如學前教育專業,應活潑開朗,富于想象,感情豐富;會計專業,實事求是,一絲不茍,善于思考;建筑專業,沉著冷靜,有高度責任感等。
四、總結
對于有內向、消極、自卑等性格的學生,教師首先必須有耐心和愛心,讓他感到你是真心要幫助他,讓他能夠接受你。其次,掌握科學的方法,及時給予指導,給學生早日走出心靈的陰霾。
【參考文獻】
[1]葉奕乾,何存道,梁建寧.普通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孔維民.心理咨詢與治療新論[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4]劉明,王順興.中國兒童青少年性格發展與教育[M].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