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飛 劉忠良 周晨陽等



摘要:本研究通過測土化驗,系統分析了威海市文登區糧田、菜地、果園土壤堿解氮含量現狀,結果表明:文登區土壤堿解氮含量平均值為63.93 mg/kg,處于低水平;糧田、菜地及果園土壤堿解氮處于低水平及以下代表面積分別占88.71%、73.42%和91.93%。并提出了文登區不同作物相應的氮肥施用建議。
關鍵詞:文登區;土壤;堿解氮;評價
中圖分類號:S158.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5)01-0079-03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soil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situations in grainfield, vegetable field and orchard in Wendeng District of Weihai City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soil test. The average value of soil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was 63.93 mg/kg, which was at a low level. The proportions of grainfield, vegetable field and orchard with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equal or lesser than low level were 88.71%, 73.42% and 91.93% respectively. In the end, corresponding nitrogen fertilization guidance was presented for different crops in Wendeng District.
Key words Wendeng District; Soil;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Evaluation
文登處于波狀丘陵區,丘陵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66.2%,現大都整成梯田,種植糧油作物,也是林、果、桑的主要用地。本研究依托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通過自2005年至2012年威海市文登區測土化驗結果,系統分析了文登區土壤堿解氮狀況,以期為制定不同作物氮素施肥指標體系提供理論依據[1]。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采集
1.1.1 布點 依據土壤類型、作物種類、種植方式等,參照土地利用現狀圖,在全區1∶50 000的土壤圖上按照土種分布、點位空間距離,每7~20 hm2一個采樣點,保證采樣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兼顧空間分布的均勻性。共采集土樣7 365個。
1.1.2 采樣時間 采樣以秋季為主,春季為輔。糧食作物及蔬菜在收獲后或播種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經基本完成生育進程,下茬作物還沒有施肥)。根據本區的生產情況,大田作物在秋季采樣。種植花生、春玉米的田塊及部分露天菜地可在春季采集,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在晾棚期采集,果園在果實采摘后秋季施肥前采集。
1.1.3 采樣 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用GPS定位儀定位,精確到0.1″。采樣時一般采用“S”形布點采樣。在地形變化小、地勢較均勻、采樣單元面積較小的情況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點取樣,避開路邊、田埂、溝邊、肥堆等特殊部位。大田土樣采集深度為0~20 cm,蔬菜地為0~25 cm,果園為0~40 cm。采樣時深度垂直、上下取土數量一致。平均采樣單元為6 hm2。
1.1.4 樣品量 按照隨機、等量和多點混合的原則進行采樣。每個混合土樣由5~15個小樣混合而成。一個混合土樣保留1 kg左右為宜,如果樣品數量太多,用四分法將多余的樣品棄去。
1.2 檢測化驗
1.2.1 樣品制備 采回的土壤樣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潔凈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干,嚴禁暴曬、防止污染。風干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土樣并將大土塊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
1.2.2 分析方法 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度、精密度、可靠性及實驗室之間的可比性,采取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化驗分析與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農業部的有關規定執行,保證分析質量不受試樣、方法、試劑、儀器、環境及分析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堿解氮采用LY/T 1229-1999 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測定標準,堿解擴散法進行檢測分析[2]。
2 結果與分析
2.1 文登區土壤堿解氮評價分析
土壤中堿解氮(有效氮)的含量與植物生長有密切關系。測定土壤中堿解氮的含量不僅可以反映土壤近期內氮素的供應情況,而且可以作為推薦施肥的科學依據。
在統計分析的7 365個土樣中,堿解氮平均值為63.93 mg/kg。中等以上水平的土樣為795個,占比為10.79%,土壤堿解氮處在低和極低水平的樣品數為6 570個,代表面積39 420 hm2,占比89.20%。可見文登區土壤堿解氮狀況總體處于低水平。
2.2 不同種植類型土壤堿解氮評價分析
文登區耕地土壤主要種植類型分為糧田、菜地和果園。在分析中,按照不同種植類型,對全區7 365個樣品的土壤堿解氮化驗結果進行了評價分析。
2.2.1 文登區糧田土壤堿解氮評價分析 按照土壤養分分級標準進行統計分析,4 951個糧田土樣中,中等以上水平的樣品數為559個,占比為11.30%;處于低水平的為4 257個,占比為85.98%;極低水平135個,占比2.73%。文登區糧田土壤堿解氮平均為64.57 mg/kg,主要處于低水平,低水平及以下占糧田代表面積的88.71%(見表2)。endprint
2.2.2 文登區菜地土壤堿解氮評價分析 按照土壤養分分級標準進行統計分析,222個菜地土樣中,中等以上樣品數為59個,占比為26.57%;低水平的為157個,占比70.72%;極低水平的6個,占比2.70%。文登區菜地土壤堿解氮平均為71.68 mg/kg,主要處于低水平,低水平及以下占菜地代表面積的73.42%(見表3)。
2.2.3 文登區果園土壤堿解氮評價分析 按照土壤養分分級標準進行統計分析,2 192個果園土樣中,中等以上水平的樣品數為177個,占比僅為8.08%,低水平的為1 934個,占比為88.23%;極低水平的為81個,占比3.70%。文登區果園土壤堿解氮平均為61.70 mg/kg,主要處于低水平,低水平及以下占果園代表面積的91.93%(見表4)。
2.3 文登區氮肥施用建議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文登區糧田、菜地和果園土壤堿解氮含量均處于低水平。氮是作物生產需要量較大的營養元素之一,土壤中氮素來源主要是施入含氮的肥料、生物固氮、降水等[3],所以,雖然文登區耕地土壤中氮素含量低,但是可以通過增加氮肥施用量來提高作物產量。
通過匯總試驗數據,建立和分析施肥模型,小麥、玉米、花生每666.7m2施純氮量最大分別不超過20、25、20 kg,最少分別不低于10、15、6 kg;果樹按每產1 kg蘋果施入1 kg有機肥的基礎上,每666.7m2施純氮量最大一般不超過80 kg,最少不低于20 kg[1]。
3 小結
文登區耕地土壤堿解氮平均值為63.93 mg/kg,土壤堿解氮含量為低水平。糧田土壤堿解氮平均為64.57 mg/kg,低水平及以下代表面積占糧田代表面積的88.71%;菜地土壤堿解氮平均為71.68 mg/kg,低水平及以下代表面積占菜地代表面積的73.42%;果園土壤堿解氮平均為61.70 mg/kg,低水平及以下代表面積占果園代表面積的91.93%。
可以通過增加氮肥施用量來提高作物產量。文登區小麥、玉米、花生666.7m2純氮最大施用量分別不超過20、25、20 kg,最少量分別不低于10、15、6 kg;果樹按每產1 kg蘋果施入1 kg有機肥的基礎上,每666.7m2施純氮量最大一般不超過80 kg,最少不低于20 kg。
參 考 文 獻:
[1]崔賢,劉忠良,李濤.山東省文登市耕地資源評價與利用[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9-29,219-230.
[2]杜森,高祥照.土壤分析技術規范[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42-44.
[3]王蔭槐.土壤肥料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0:173-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