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質勘查局綜合普查大隊 楊會卿
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思考
華北地質勘查局綜合普查大隊楊會卿
在新的國際化形勢下,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企業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試圖結合企業特色,實現創新型管理,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此,本文結合企業實際,論述了當前我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以及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方法。
經濟一體化 企業管理 管理策略
目前,歐洲已經優先進入工業4.0時代,伴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更新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已經迅速形成,國內的企業都處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潮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激烈。面對此種形勢,我國施工企業怎樣才能夠適應發展要求,在全球化的競爭當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脫穎而出,是施工企業當前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全國各地的建筑房地產市場隨著財政政策的發展和變化,特別是銀行金融企業對貸款的限制,開始陷入困境。伴隨建筑行業多元化經營模式的發展,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更加多樣化、復雜化,施工企業要想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立足,就必須創新和完善企業管理體制,已保施工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自從我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為了解決國內的金融環境與投資環境,加大境外資金的投資力度,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日益增加,伴隨著城市周圍基礎設施項目的不斷增多,施工企業工程量和產值也隨之上漲。但是,由于我國施工新進企業近幾年的增多,大部分施工企業年營業利潤并沒有隨著基礎設施項目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不斷下降。根據專家分析,從2000年開始,我國建筑行業的凈利率便開始呈現出下降趨勢,并且下降速度呈日益加快趨勢,僅僅到2002年的凈利率,就已經不到社會平均水平的20%。究其導致我國施工企業出現滑坡狀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市場容量不足,施工企業嚴重過剩
雖然目前國家基本建設投資每年還在不斷增加,但因施工企業數目眾多,導致產值平均仍是日益降低。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建筑類單位已超過20萬家。其中,僅施工類企業就占全部建筑單位的51.29%,比例已經超過一半。從這樣的市場容量來看,施工企業已經嚴重過剩,企業與企業之間惡意競爭,盲目降價,導致施工項目的利潤率過低,企業負債累累,得不到健康發展。
2.2招投標市場不規范,有失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由于我國招投標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加之監督機構的不到位,導致我國建筑市場招投標交易不能規范有序進行。市場之所以長期處于這些客觀因素環境外,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施工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目前大多數的施工企業進行投標時,首先考慮企業自身是否存在過硬關系。在利益驅使下,每個企業都想成為不公開不公正的利益獲得者,而正是這種心態和行為,培育了種種暗標、黑標的操作市場。又或者有些企業在競標中,為了中標,以低標價惡意競爭,此種行為嚴重擾亂了招投標交易的正常秩序,直接導致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縮小,甚至沒有利潤。
2.3工程款不能及時到位,拖垮企業
目前,工程款拖欠和墊資施工現象在工程建設中尤為嚴重,施工企業很難形成資本積累去發展壯大,就連維持生存也已成了問題。
2.4任人唯親、唯利,管理人員素質低下
多數施工企業在選人用人過程中,權衡利弊得失,任用“親”者對。這種“利”,可以表現為有形和無形的。在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選人用人問題上,任人唯親者,利益家族化,庸人橫行,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費,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因為有任人唯親者當道而不能脫穎而出,出現了所謂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喪失了企業領導者的地位,無法形成企業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企業內部造成極端個人主義,嚴重的分配不公造成管理層情緒低落,無心監管作業層,工程項目經營效果差,企業信譽降低,企業利潤指標難以實現。
2.5企業缺乏激勵機制,員工缺少責任心
受社會風氣影響,在一些單位里,員工的責任心不強,對于工作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大多數事情都是敷衍了事。這與企業缺乏與績效掛鉤的有效的激勵機制有直接關系。例如:職工長時間從事簡單機械的工作,缺乏工作積極性,缺乏必要的責任心和創新力,不能提供有效的施工優化方案。再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有些材料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是可以采用低價材料替代的。由于員工沒有責任心,在材料的節耗方面亂做文章,導致企業材料費用過度消耗,從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增收增效是任何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企業“做盈做強做優”目標的必由之路,如何改變格局,實現施工企業增收增效則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當前形勢下的施工企業處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潮流中,國際國內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施工企業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構建和完善企業管理創新機制,實現施工企業增收增效。
3.1管理理念創新
從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企業的經濟發展與管理受阻滯后主要是由于傳統的管理理念造成的。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然形成,但是企業的競爭意識、品牌意識、經營理念、國際意識等卻未能與時俱進。所謂的變革和持續創新,就是作為組織的領導者,要主動積極地預見危機,而不是被動地回避危機。加強和創新企業管理,事關企業的市場地位和企業自身的長久發展。根據目前市場環境分析,施工企業急需注入新鮮的管理血液。由于新觀念的引入與傳統計劃經濟容易造成矛盾,為此,對施工企業而言,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創新企業的經濟管理理念。管理理念的創新,可以改善企業舊的思維模式,摒棄企業內部不能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舊習。施工企業通過新型的思維模式、管理方法和視角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進行指導,可以使企業發展壯大。
3.2管理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我國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推行的重要管理理念,希望以此增強企業活力,完成企業自我發展,改善企業自負盈虧局面。企業面對國際化市場,應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建立起高效運行的管理機制,不斷創新深化企業管理制度,從而構建一套符合施工企業市場環境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
3.3激勵機制創新
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另一個重要保障,就是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員工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且能夠創建一套行之有效和健全的知識體系,最為關鍵的是一定要具備主觀能動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且能夠不斷地實施創新。
3.4組織結構創新
在企業管理組織上,改革仍是未完成時,固有的組織結構形式對于企業的經濟管理而言,存在很大的束縛性,破除傳統的多層垂直結構,縮減企業管理層次,讓企業具備多樣性與更加靈活的組織結構,更能夠跟外部的發展環境相適應,提高企業的管理幅度。創建企業橫向、緊縮和扁平式的組織結構,使企業反饋與傳達信息可以更加迅速及時。
3.5實施信息化管理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科技已經跨入了智能信息化領域,而我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科技化與信息化還未發展,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人工時代。我國施工企業應注重實施高科技的管理手段,將企業進行資源整合,信息數據實現互通共享,以企業信息化管理帶動企業的工業化進程,從而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并且根據有關的網絡技術,創新與調整組織結構,動態地和綜合性地呈現人力資源、信息數據和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在企業內部創建無形化的學習型組織結構,使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加有效地得到提高。
3.6深入完善企業文化
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主要來自于企業的自身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標識,是企業的社會形象。新時期,施工企業應將企業文化深入貫徹到每個員工,避免流于形式現象滋生。施工企業應積極開展廉潔文化、安全文化、服務文化、質量文化、項目文化等文化建設,不斷深化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斷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自覺性。把價值理念融入到施工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當中,切實提升施工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改善施工企業的社會形象,提高施工企業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下,隨著我國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施工企業必須要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方法,改革企業經濟管理戰略。總而言之,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當中,施工企業應結合自身的行業特點,實現企業創新管理,以提高自身的國內國際競爭力,為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1] 程未.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J].中國商貿,2012(07).
[2] 羅喆,蘇友娣.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與實踐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5(33).
[3] 趙海艷,張淵.我國施工企業的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7(07).
F270.7
A
2096-0298(2015)12(a)-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