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高壽華
全球價值鏈下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路徑研究①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高壽華
近年來,受紡織品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漲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底端低附加值環節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遭遇了發展瓶頸。本文在全球價值鏈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研究嵌入全球價值鏈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的升級目標和升級模式,從技術創新加速工藝流程升級和產品升級、戰略創新實現功能升級等方面提出浙江紡織產業集群的升級路徑。
全球價值鏈 產業集群 升級路徑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浙江紡織產業開始呈現地域化集聚發展的態勢,在浙江的很多地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專業化紡織產業集群,促進了浙江紡織工業的快速增長。近年來,受到紡織品生產要素價格的不斷上漲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基于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競爭優勢逐漸消失,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中游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環節,其技術創新能力低、市場拓展水平差、新品牌孵化能力不足等弊端逐漸凸顯。要維持和鞏固浙江紡織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必須在全球價值鏈上進行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即產業發展需要全球化,但產業的競爭力卻要依托本土優勢。據此,學者們提出了全球價值鏈理論。根據全球價值鏈理論,同一產業的研發、設計、原材料供應、加工生產、銷售等不同價值創造過程往往不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而是離散地分布在全球各地,每個地區都可以形成自己的地區競爭力,由此構成了全球價值鏈。全球價值鏈中不同價值環節在特定地區高度集聚,形成了各類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產業集群。
全球價值鏈按驅動力劃分,可以分為生產者驅動型價值鏈和購買者驅動型價值鏈。其中生產者驅動型價值鏈主要由掌握了核心技能的生產者推動價值鏈和市場需求,以跨國公司的投資為主線形成垂直一體化的產業結構。購買者驅動型價值鏈主要是由具有堅實品牌優勢或營銷網絡的大型采購商推動價值鏈和市場需求,以貿易為主線形成水平一體化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更多地表現為組織和主動生產者驅動型價值鏈,如汽車、醫藥產業等。發展中國家的地方企業則更多地表現為參與到購買者驅動型價值鏈,如紡織服裝、玩具產業等。
全球價值鏈的兩種驅動模式簡單地研究了全球價值鏈參與者之間的關系,要深入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要研究全球價值鏈的治理模式。Humphrey and Schmitz(2002)根據企業之間的合作控制關系研究指出,全球價值鏈應該具有三種典型的治理模式:一是網絡制,即企業之間是比較公平的合作關系,不存在控制與被控制;二是準層制,即企業之間存在高度控制關系,由一家企業高度控制其他企業;三是層級制,即企業之間存在一定控制,但不是高度控制,一般是由一個主導企業對價值鏈上某些環節采取直接的股權控制。
全球價值鏈的整體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是在全球化過程中,各個環節被地域化(片斷化),Arndt andKierzkowski(2001)認為全球價值鏈的片斷化導致了地方產業集群,而地方產業集群的升級也應該是遵循全球價值鏈的軌跡。 全球價值鏈理論主要從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跨產業升級(鏈條升級)四個方面關注地方產業集群升級。同時,在全球價值鏈的不同治理模式下,地方產業集群的升級模式和升級路徑也存在差異。本文研究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屬于嵌入購買者驅動型全球價值鏈中,因此產業集群升級路徑應該結合該治理模式深入研究。
2.1嵌入全球價值鏈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目標
根據全球價值鏈理論,浙江紡織產業集群位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如圖1所示),浙江紡織產業主要業務是加工制造紡織品并出口,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附加值最低;其上游的研發設計、下游的品牌營銷、銷售、全球物流、資金支持等基本不在浙江紡織產業的運營范圍,而這些卻在全球價值鏈中附加值最高。因此,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的目標可以劃分為兩個:一是優化現有中游制造業務,提高浙江紡織產品的質量,促進整個全球價值鏈的整體上移,進而提高產業集群的附加值,也即價值鏈曲線的整體上移;二是沿著全球價值鏈向價值鏈兩端環節移動,促進自身附加值的提高,改變傳統的單純以加工制造為主的發展模式,努力發展上游的研發、下游的品牌營銷、銷售、物流、資金支持等高附加值業務,也即沿著價值鏈曲線向兩端移動。

圖1 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目標及路徑
2.2潛入全球價值鏈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模式
根據不同的升級目標,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可以采取不同的升級模式,最終提高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
2.2.1技術模式
浙江紡織產業集群通過自主創新,結合與全球價值鏈上主導企業的戰略合作帶來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增強產業集群內部的創新力和創造力,逐漸脫離以往對外部創新的“路徑依賴”。通過技術創新的形式改進原有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的附加值,擺脫“中國制造”的固有缺陷,提升中國制造的“質”,進而有利于優化現有中游制造業務,促進價值鏈曲線整體上移。
2.2.2市場模式
產業集群嵌入全球價值鏈發展,不僅僅需要具備技術創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技術創新帶來的產品優勢進行市場拓展,根據全球細分市場的具體要求,生產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產品,造就特色化和差異化的市場競爭優勢,提高國際市場對浙江紡織品的整體購買力。從長遠來看,市場模式有利于浙江紡織產業集群不斷建立新的營銷渠道,提升在全球價值鏈營銷網絡中的地位,增加原有品牌的附加值,孵化新的品牌,進而促進整個價值鏈曲線的上移。
2.2.3環節模式
浙江紡織產業集群應在強化核心生產加工環節優勢的同時,向上游研發設計以及下游品牌、渠道營銷環節延伸,使中游的核心業務和上下游非核心業務協同發展。等到上下游非核心業務競爭力趕超全球價值鏈的主導企業后,可以將中游核心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地區),在本地區發展全球價值鏈的上游和下游環節業務,通過漸進的方式使得產業集群向高端價值鏈環節延伸,優化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價值的提升。
3.1技術創新加速工藝流程升級和產品升級
目前浙江紡織產業集群是全國集聚度最高、競爭優勢最明顯的紡織產業鏈,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已經嵌入全球價值鏈。但是作為購買型驅動的全球價值鏈,其處在低端制造環節,根源在于缺乏核心技術。最可行的升級路徑是在制造工藝上實施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投入——產出水平,改變傳統粗放型生產模式,構建產業集群內部工藝流程技術創新網絡,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紡織產品以利于向高附加值價值鏈擴張,從而實現集群工藝升級向產品升級和功能升級過渡。
另外,工藝流程升級不能只依靠紡織產業集群內部力量。政府要提供便利的工藝流程升級外部環境,并實施“產學研”結合戰略,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各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工藝流程的改進升級,提高產業集群的整體附加值。
產品升級主要是指通過引進產品或自主設計、自主改進目前已有產品的形式,增加產品的價值,提高產業集群競爭力,實現產業集群的升級。做到紡織產品升級依然要靠技術創新。要依靠集群優勢,加強新型紡織纖維和紡織面料的研發,增加各類紡織產品的技術含量,改善性能,提升紡織品的附加值。這樣一方面可以緩沖勞動力等生產資源成本上升帶來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上的競爭力,最終更有利于產業集群升級。
3.2戰略創新實現功能升級
功能升級是針對全球價值鏈環節的升級,放棄或者減少原價值鏈中低附加值的環節,介入或者大力發展價值鏈中高附加值的環節,整體上由全球價值鏈的中間轉向兩端。對于浙江省紡織產業集群,一直占領全球價值鏈低附加值的中間環節。而全球價值鏈兩端的主導企業為了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往往會設置各種壁壘,阻止其他企業從全球價值鏈低端向高端攀升。因此,處于全球價值鏈最低端的浙江紡織產業集群要進行功能升級,面臨著較大的障礙。
要想打破既有的價值鏈分配格局,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收益,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就必須改變競爭規則,要通過戰略創新的方式向兩端轉換。一方面,在向上游研發設計環節延伸時,由于原全球價值鏈上游企業已經占據主要“市場”,浙江紡織產業集群要更加注意新出現的細分市場或被忽視的細分市場的需求,以“新”取勝,創新研發設計,提供差異化產品,滿足細分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慢慢向上游滲透;另一方面,可以向下游品牌營銷環節延伸。浙江紡織產業集群主要是以中小企業組成,單個企業進行品牌創建的難度非常大,需要集群企業合力,創建區域品牌。具體途徑有兩種:一是加強與全球價值鏈上主導企業的戰略合作,雙方進行合理的分工協作產生積聚效應,集群中的企業可以進一步培育核心競爭力,挖掘成本優勢,從而擴大市場份額,形成區域品牌。二是集群要研究細分市場的需求,鎖定自己能做好、做專、做大的細分目標市場,發揮特長優勢,深度創新,精準地進行產品、營銷策略和服務模式的細分,產生多元化的差別競爭優勢,形成區域品牌。集群品牌的成功塑造是實現功能升級,保證集群持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1] 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clusters[J]. Regional Studies,2002,9(36).
[2] Arndt S,Kierzkowski H.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 Ox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 張輝.全球價值鏈理論與我國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4(5).
[4] 于斌斌,陸瑤.全球價值鏈的紹興紡織產業集群升級模式探析[J].紡織學報,2012(11).
F416.81
A
2096-0298(2015)12(a)-143-03
2016年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研究課題“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視角下浙江紡織產業集群升級研究”(2016N31Y)研究成果。
高壽華(1984-),女,安徽安慶人,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