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王波 叢配玉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王波叢配玉
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進程中,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十分迅猛,其在我國國民經濟的比重日益增加。中小企業現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解決就業、優化我國經濟結構等解決我國國計民生問題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主體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業由于其本身“小”的特點,需要良好的監管機制和運營環境,需要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進而保證其具備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本文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對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有所幫助,進而促進國內中小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中小企業 內部控制 主要問題 解決對策
很多中小企業歷經多年發展,其經營規模發展日漸分化,只有不多的中小企業發展成為了大型企業,絕大多數仍然處于中小企業的規模水平。中小企業具有員工數量少、管理幅度小、所有權和經營權相統一等特點,很多民營企業家挖掘了原始資本積累的第一桶金后,在企業成長階段卻逐漸暴露出了管理能力不夠、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主要表現為這些企業沒有符合實際的、覆蓋企業全員范圍的以及全面業務管理領域和工作環節的內部控制制度。由于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比重較大,這些問題將不僅極大地影響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影響到國家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因此,通過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不僅有利于中小企業內部治理,同時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1.1內部控制環境不利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并未進行真正分離,所有者在企業運行中的權力過于集中。因此,所有者的管理能力和經營理念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起著
1.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經營管理上,中小企業大多采取事后控制,忽視了事前預防的重要作用,因此自我防范與約束機制欠缺。在實踐中,通常表現為當發生工作失誤后再進行調查研究,因而導致內部管理成本較高,使防范機制失去效力。
1.3內部監控機制失效
部分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僅限于會計審計上,其監督范圍不全面,監督職責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因此在監督空白范圍內,一些業務辦理人員、甚至管理者利用監督空白,肆意妄為,進而對企業經營秩序造成極大破壞,企業難以健康持續發展。
同時,一些中小企業未設置能夠獨立行使職能作用的內部審計專職機構,更沒有配備能夠獨立行使監督職能的工作人員,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沒有發揮其作用。因為內部監控機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保證規范經營的有效措施。
1.4內部控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任何管理機制均不能絕對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僅能對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化保證,內部控制機制同樣如此。無論內控機制設計和運行得多么妥當,但是它僅對組織目標的達成提供合理的保證,也就是說多種內控措施都可以強化組織目標實現的合理保障,但無法保證全部事項絕對受控、不會發生工作錯誤,也就是說即使內部控制運行有效,也可能發生工作失效的情況。因此,內部控制存在其局限性,主要表現為以下五點。
其一,受管理越權的限制。如果企業中負責控制職能的員工或管理者管理素養不足,濫用職權、蓄意營私舞弊,即使具有設計良好的內部控制,也不會發揮其應有的效能。管理者的干預一直是導致許多內部控制失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和組內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其二,受串通舞弊的限制。如果企業內部相互制約、不相容崗位的員工惡意勾結,串通舞弊,與其相聯系的內控機制就會失效。
其三,受人為錯誤的限制。如果企業內部負責控制職能的員工的素質不符合其崗位要求,將使內控機制功能難以正常發揮作用。
其四,受成本的限制。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問題也會影響其效能。
其五,受制度滯后的限制。內部控制機制大多是對企業中經常發生、重復發生的工作業務進行制定,同時一旦制定完成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此一旦企業出現不常發生或難以預料到的經營業務,原有控制機制就可能不適用,臨時制定控制機制難以及時保證控制效果,從而影響內部控制的作用。
2.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要從企業的發展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創建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首先,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作為企業發展方向的掌舵人,需要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意識,通過學習和研究不斷掌握最新的內控理念,同時通過企業各種途徑、措施加強內部控制思想在企業內部的宣傳和貫徹,以達到企業全體人員均能充分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其次,中小企業需要建立與企業發展實際相適應的內部控制機制,同時保證各項內控機制能夠有效落實。再次,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應樂于接受內部控制的約束與監督,管理人員應作為內部控制工作的表率,為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然后,雖然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管理結構相對簡單,但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的壯大,內部各項業務的不斷增加,簡單的管理結構則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企業應適時調整組織構架,建立起規范化的組織結構,科學合理地設置管理機構,明確管理部門職責,最大限度地減少內控管理中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以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企業文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作用也十分重大,只有企業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所有員工才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堅守職業操守,這對企業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創建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建立有效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
有效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為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不相容職務相分離,企業內部各個職位如果達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制約的狀態,則對有效可行的內控制度提供了基礎保障。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人員少等的實際情況,客觀上限制了企業實現專人專崗的工作機制。在此情況下,解決不相容職務分離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為重要。譬如,貨幣資金支付的審批與執行崗位的分離;企業供應詢價與確定供應商崗位的分離;企業存貨的采供與驗收、付款崗位的分離等。另一方面,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檢查與考核。在執行制度過程中,應建立部門間、員工間相互監督的制衡機制,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勵機制,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定期考核,有效提高制度力。企業制度只有真正完善和落實了,才算是建立起有效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內控監督制度。企業建立與運行內部控制的情況需要定期、不斷地督查,而內控監督機制的建立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首先,對企業法人、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內控監督,需要建立對企業重大決策執行集體審批制度;其次,對企業部門的內控監督,需要建立對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相互制約、互相牽制的內控制度;最后,建立對企業內部重要、關鍵崗位的定期稽查制度。因此,從操作角度來說,中小企業可以從內部審計和控制及自我評估兩個方面進行。中小企業可以在重點審計的基礎上,強化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起有效的內部監控制度。
完善企業內部監督環境。一是企業的內部制約制度的補充和加強,為實現企業部門間、員工間互相制約、監督的目的,企業可以通過科學的設置部門職能、員工崗位職責和相關工作流程規范,以使內部各項業務能夠被其他部門和崗位員工監督、核查,進而實現制約機制的目的。二是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在監督落實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以保證全面監督在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均得到有效落實,進而確保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有效執行。
2.4盡力消除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內部控制的局限性就像硬幣的兩面,難以絕對消除。對于管理越權問題,應特別防范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越權行為,因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越權行為對內控機制的有效運行破壞極大。對于串通舞弊問題,在加強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員工職業素養的基礎上,采取不定時的崗位輪流機制,盡量減少串通舞弊滋生的條件,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內部審計機制的功用,通過以上方法將串通舞弊問題得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對于制度滯后問題,企業應根據其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地調整內部控制相關機制,以使內部控制機制不斷完善,進而使之能夠與企業的發展相協調,對于可預期的變化,則應及時制定對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存在復雜和多樣化的特點,任何形式的組織結構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只有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方法,設計適當的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中小企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
[1] 郭青山.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3(08).
[2] 宋丹.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0).
[3] 吳玲華.淺析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不足[J].商業信息,2012(12).
[4] 王麗娟.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3).
[5] 賈秀玲.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研究,2014(16).
F276.1
A
2096-0298(2015)12(a)-028-03
王波(1971-),女,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叢配玉(1979-),男,遼寧寬甸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工商管理方面的研究。重要的影響作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但是部分中小企業所有者的管理素養較低,專業知識缺乏,沒有科學的決策機構,憑借以往經驗和直覺作為工作決策依據,重大事項大多由所有者一人決定,同時企業組織管理結構,權責劃分模糊不清,工作流程混亂,以上種種問題均為影響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原因。同時,一些中小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職業道德的缺失,缺乏誠實守信原則,個人利益凌駕于企業利益之上,因而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無法發揮原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