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 莊燕娜
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支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路徑研究①
——以珠海市金灣區為例
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莊燕娜
金融服務體系的不健全制約著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本文以珠海市金灣區現代農業園區為例,從金灣區現代農業園區自身的建設特點出發,分析了該區現代農業園區所處的金融服務支持環境及其影響;指出了金融服務支持體系的不健全,以及對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形成的制約;最后提出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包括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扶持投融資中介等路徑。
多元化金融 信貸擔保 農業園區
珠海市金灣區按照“區域化布局、基地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外向型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發展方向,爭取了國臺辦等部門支持創建“金灣臺灣農民創業園”,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金融”的組織形式,培育永呈園藝、國洋水產品等一批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使企業成為資本引進的載體。
近年來,金灣現代農業園區金融服務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在珠海市政府的支持下,金灣區聯通當地金融機構與社會機構建立了金融服務平臺,并成立了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提供額度較小的貸款與天使投資。現代農業園區由于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形成資金需求量大、回報期長、信貸資金風險大的特點。因此,即便金灣區目前做了一些努力,但還是無法切實解決農業園區融資難的問題。
2.1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融資額度較小,難以滿足園區的資金需求
金灣區成立了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提供的政府貸款與天使投資金灣區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政銀保”合作農業貸款,二是設立天使投資基金。該基金以政府投入的風險基金為后盾,以銀行貸款投入為基礎,以保證保險為保障的合作體系。其中,基金提供擔保的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50萬元,貸款總額控制在基金總額的5倍以內。
現代農業園區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決定了資金需求大額化的特點,在建的現代農業園區前期投入一般較大,資金需求在1000萬元以上,金灣區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最多只能提供250萬元貸款,剩余的就需要像農信社或農業銀行求助,但基于銀監會的監管要求,農信社與農業銀行發放500萬元以上大額貸款受到限制,對現代農業園區資金支持有限。金灣區每年提供天使投資總額300萬元,并實行差別化投資,對于眾多的現代農業園區來說,也很難滿足資金需求。
2.2農業信貸產品少,抵押擔保形式單一
現代農業園區資金要求的趨勢是長期化以及抵押擔保方式的多元化。目前,金灣區農信社與農業銀行雖然在房屋、土地、林權等方面開辦了抵押業務,但還是至少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貸款期限太短,不能適應現代農業園區生產周期;二是貸款額度限制較大,資金額度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三是抵押擔保形式單一,只接受個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抵押,而無法體現農業產業自身優勢,比如大宗農產品抵押或農產品投保收益質押。農業的弱質產業性質決定了投資回報的低收益和長期性,加之現代農業園區無法人地位等因素,導致金融支持差異化,影響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效益和速度。
2.3投融資渠道不足,多層次資本市場尚不完善
現代農業園區投資大、回報期長,是獲得融資的制約因素,且現代農業園區間存在差異,融資門檻適應性各不相同,因此必須要有足夠的投融資渠道,方能滿足各現代農業園區的資金需求。金灣區成立了“金融超市”,該超市按照“政府搭臺、金融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為區屬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該超市發展戰略提供包括股權交易、上市輔導、融資擔保、銀行貸款等14項服務。但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該超市處于初創時期,金融機構與擔保系統尚不完善,解決實際融資問題的能力有待全方位提高;二是政府帶頭力度不夠,提供的投資與擔保額度較小,幾乎依賴市場化運作,全靠現代農業園區與金融機構接觸。而面對現代農業園區大額度的融資需求,金融機構與擔保系統都偏于謹慎和苛刻,無法真正滿足現代農業園區的資金需要。
2.4現代農業園區產品保險業務少,且與受險要求不相適應,難以規避信貸風險
現代農業園區的生產時常面臨著自然災害、儲存運輸不當、市場價格波動等多種風險,商業保險的要求與現代農業園區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商業保險一般不愿意介入,使得現代農業園區抗拒風險的能力弱,風險轉嫁能力低,也使得現代農業園區無法使用大宗產品質押、產品收入質押等方式獲得融資貸款。
融資困難是金灣區現代農業園區發展中面臨的老大難問題,突破金融服務支持障礙,實現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切實增強針對現代農業園區的金融服務能力尤為重要。
3.1以政府為主導,加大投融資力度,引導金融機構資金傾向
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初期,資金需求量大且農業產業融資較困難情況下,政府應承擔起主要投融資角色,加大力度對現代農業園區進行傾斜,在金灣區成立農業生產發展基金的基礎上,提高投資額度,融資擔保額度,一是幫助現代農業園區在建設初期解決資金困難;二是形成帶頭作用,吸引商業銀行特別是農業銀行與農信社的資金進入現代農業園區;三是切實符合金灣區“政銀企”通力協作的意愿,形成良性投融資氛圍,有力解決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初期融資難的問題。
3.2完善現代農業園區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
完善現代農業園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投融資渠道,豐富金融服務支持方式。一是提倡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放開市場準入機制支持社會資本進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二是引入村鎮銀行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探索建立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不同治理結構的金融市場主體,滿足現代農業園區融資的多方面需求;三是以政府為主導成立農業產業擔保公司,引入政府資金,聯合商業保險公司,實行市場運作方式,引入農業龍頭企業以建立股份制擔保公司,開展更適應現代農業園區需要的擔保服務,化解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風險。
3.3開發新型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提升金融服務體系實體經濟績效
一是繼續擴大現代農業園區質押物擔保范圍,擴大使用范圍,切實解決農業產業園抵押擔保困難。二是根據現代農業園區生產經營特點開發新型信貸產品,如土地收益保證貸款,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應收賬款融資擔保。三是探索大宗農產品抵押、農產品投保收益質押及林權、股權、倉單、出口退稅賬戶質押、宅基地抵押等擔保方式。四是開辦大型農用車輛、機械合格證質押貸款。五是建立“客戶+擔保公司+農信社”的三方合作模式。六是鼓勵支持小微企業自愿結合,組成擔保聯合體,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問題。七是將小額農戶貸款與農村土地流轉相結合,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3.4加強龍頭企業自身管理,滿足銀行信貸準入條件
一是建立健全以現代農業園區為核算主體的財務核算體系,綜合反映園區生產經營、盈利以及現金流情況,為商業銀行機構提供詳實可靠的財務數據。二是引進專業經營梯隊人才,通過尋找戰略合作聯盟、發展農產品超市連鎖經營、線上營銷等手段建立穩定有效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銷量和穩定銷售價格,減少市場風險。三是擴大農產品深加工業務份額,延伸產業鏈條,加強產業資源利用效率。
3.5強化農業保險服務,有效規避信貸風險
通過以政府為主導加強農業保險服務,有助于規避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風險。一是增加農業投保險種和保障范圍,降低現代農業園區生產經營風險,提高現代農業園區抗風險能力。二是完善農業保險體制,以政府為主導成立政策性的再保險公司,政府牽頭成立農業產業自然災害保障基金,對重大水災、旱災、禽流感等不可抗力損失提供有效保障,發揮保險防災和災后重建的功能。
[1] 崔玲.金融支持現代農業園區的問題與建議[N].金融時報,2014-02-11.
[2] 唐婭楠.我國農業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效率研究——以農業科技園區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9).
[3] 史利輝.建立多元化農業科技園區融資體系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科學,2013(4).
F830.2
A
2096-0298(2015)12(a)-083-03
“金灣區現代農業園區服務支撐體系實證研究”項目(201435)階段成果。
莊燕娜(1983-),經濟師,講師,主要從事財務、金融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