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霞
(川北醫學院法醫學系,四川南充637000)
法醫學教育對護理本科生法醫學課程認知的影響
章麗霞
(川北醫學院法醫學系,四川南充637000)
目的了解護理本科生在法醫學教育前后對法醫學課程的認識、需求和認知程度,尤其是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態度及認識,以調整和指導法醫學的教學改革。方法對2010級278名護理本科生在法醫學教育前后進行問卷調查,學習法醫學課程前發出問卷278份,回收有效問卷276份(99.28%);課程結束后發出問卷278份,回收有效問卷270份(97.12%)。結果接受法醫學教育后,學生對法醫學課程的認知程度(包括對法醫學的態度、法醫學研究對象、法醫學對將來的工作有無幫助、法醫學授課方式、對案例教學的態度和方式、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認識、如何進行法醫學鑒定等)較接受法醫學教育前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和理解,學習后(77.4%和90.0%)較學習前(8.7%和5.1%)明顯提高(P<0.01);對法醫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比較認同,認為有必要增加實踐課,與學習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本科生對法醫學感興趣,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專業特點進行教學改革,并增加法醫學實踐課。
法醫學/教育; 教育,護理,學士; 課程; 問卷調查
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主要研究和解決法律上與人身傷害有關的問題的科學,從而為刑事偵查提供線索,為司法審判或民事調解提供科學證據的一門醫學科學[1]。近年來,很多醫學院校將法醫學設為臨床醫學、護理學、麻醉學等醫學專業本科的必修課,學習法醫學對醫學專業學生將來從事臨床診療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為了解護理本科生對法醫學的認識、授課方式、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需求及考核方式等,尤其是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態度及認識,本文在法醫學教育前后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以便根據醫學專業特點調整和指導法醫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1.1 調查對象 以本校即將學習法醫學的 278名2010級護理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60名,女218名,年齡20~22歲。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本科生在接受法醫學教育前后進行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對學習法醫學的態度、法醫學研究對象、法醫學對將來的工作有無幫助、法醫學授課方式、對案例教學的態度和方式(案例教學、傳統+案例教學方式)、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如何進行法醫學鑒定、最感興趣的法醫學課程內容(包括法醫病理學、法醫臨床學、法醫毒理學、法醫物證學)是哪些部分、有無必要開設實踐課(包括尸體解剖、法醫臨床鑒定),以及法醫學考核方式(傳統考試、采用案例分析+平時考核、撰寫綜述)等。調查對象以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學習本門課程前發出問卷278份,回收有效問卷 276份(99.28%);本門課程結束后發出問卷278份,回收有效問卷270份(97.12%)。
1.2.2 教學內容及方法 采用集體授課為主,以侯一平[2]主編《法醫學》為教材進行教學,內容包括法醫病理學、法醫臨床學、法醫毒理學和法醫物證學,共安排36學時(理論講解36學時),每次課3學時。
1.2.3 問卷評分標準 本次問卷設計了16個問題,計算每個問題回答的百分率。
1.3 統計學處理 對有效問卷采用EPidata3.0軟件錄入數據,經過2次輸入和邏輯糾錯后,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學習法醫學前后對法醫學的認知度比較 接受法醫學教育前,護理本科學生對學習法醫學的必要性、法醫學對將來工作的指導意義、法醫學研究對象、如何進行法醫學鑒定、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認識,以及《侵權責任法》中醫療損害責任的了解和認知度均偏低;在接受法醫學教育后,學生對法醫學課程的認知程度均明顯提高,尤其是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和理解,學習后較學習前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學習法醫學前后學生對法醫學教學方式的選擇比較 接受法醫學教育后,學生對法醫學的教學方式及態度、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實踐的必要性和考核方式的態度均較教育前有所改變,認為法醫學教學應采用傳統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希望參與法醫學實踐課(尤其是法醫臨床鑒定),而對于以撰寫綜述的方式進行考核,在教育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見表2。

表1 學習法醫學前后對法醫學的認知度比較[n(%)]

表2 學習法醫學前后學生對教學方式的選擇比較[n(%)]
3.1 護理本科生對《法醫學》課程的認識及教學內容的選擇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法醫學教育前后學生均對法醫學感興趣,認為有必要學習法醫學;學習法醫學后對其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有了初步認識,對法醫學鑒定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對法醫病理學中猝死和臨床醫學的關系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對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和理解明顯提高,認為學習法醫學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很大幫助,認識到開設法醫學課程的重要性,對法醫學的學習興趣也較高。對于法醫學教學內容,多數學生對法醫病理學(尤其是機械性窒息、猝死)、法醫臨床學、法醫物證學(尤其是親子鑒定)表現出很大興趣,而對法醫毒理學不太感興趣,可能是由于這部分內容的課時(3學時)較少,也與其專業性較強有關。
目前,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由于患者可通過網絡、電視等途徑獲得醫學知識,以及患者對醫療的期望與真正的醫療結果之間的差異,從而產生醫療糾紛,護理本科生有必要學習和掌握醫療糾紛的概念、醫療事故發生和鑒定,以及與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知識。通過學習法醫學,可使其在護理治療過程中有效地規避醫療風險。由于本門課程課時較少(36學時),教學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學內容安排應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同時根據其專業特點,重點講解醫療糾紛、醫療過失及醫療過失的易發環節,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法醫學可為將來的工作起到指導作用。通過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不屬于醫療事故相關規定和《侵權責任法》中的醫療機構免責條款的理解與掌握,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3],從而指導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警惕和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4],以及如何處理和應對醫療糾紛。
3.2 教學方式的選擇 通過調查發現,接受法醫學教育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法醫學應采用傳統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由于案例教學使學生主動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和探索,使學生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新的拓展[5]。將選取經典案例進行案例教學與理論授課相結合,利用案例圖片、視頻,精講細解法醫學的相關知識要點[6],通過利用精選的、經典的、有啟發性的案例,引導學生利用現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從案例分析中鞏固相關醫學理論知識[7],進一步加深對法醫學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2014年度理論教學完成后,選取與臨床診療相關的有啟發性案例再進行專門討論分析,通過師生間的討論互動,強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同時,教師從學生的提問和討論中也能受到啟發,真正做到教學相長[8]。說明現有的教學方式可滿足學生的需求,但需進一步完善。
法醫學是一門運用學科。與其他院校一樣,法醫學課程只安排理論課,沒有相應的實踐環節。由表2可知,學習法醫學后,70.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實踐課,并且希望能參與尸體解剖、法醫臨床學鑒定。因此,本系正在修訂法醫學教學大綱,將增加尸體解剖見習、法醫臨床學鑒定見習,并根據專業特點,主要從如何分析和評價法醫學的鑒定入手,通過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解讀、分析鑒定結論的能力,結合實踐內容,讓學生熟悉法醫學的鑒定過程[9]。
3.3 考核方式及內容改革 本校從2009年起將法醫學設為必修課,授課對象是即將進行臨床實習的本科生(大四的臨床本科生和大三的護理本科生)。以閉卷考試(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判斷、選擇、填空和簡答題)形式對法醫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法醫學教育前,多數學生選擇撰寫綜述進行考核,法醫學教育后,50.7%的學生認為應采用案例分析和平時考察進行考核。由于案例分析涉及的法醫學專業知識較多,專業性較強,護理本科生難以很好地把握。2014年度期末考試試卷由名詞解釋、判斷、選擇、猝死和醫療糾紛2個案例分析構成,判斷、選擇題中增加了與臨床相關的醫療常識。同時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設置對法醫學認識的綜合題進行考察。通過這種考察,結合2013~2014年第二學期理論教學完成后,選取有啟發性的與臨床診療相關的案例進行專門討論。與之前閉卷考試成績進行對照發現,通過傳統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學生考核成績普遍提高,能很好地掌握猝死、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等法醫學基本知識點。
綜上所述,通過在學習法醫學前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改進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并在教學中加以應用,在完成教學后再次調查發現,護理本科生大多認同現有法醫學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但目前教學方式相對較單一,現有的教學可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使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10]。根據學生要求,還需要增加法醫毒理學課時,強化與醫療糾紛有關的知識[11]和案例教學,并增加尸體解剖見習、法醫臨床學鑒定見習,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陳康頤.現代法醫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3-6.
[2]侯一平.法醫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3]王保捷,丁梅,官大威,等.高等醫學院校非法醫學專業的法醫學教學模式改革[J].法醫學雜志,2012,28(5):373-374.
[4]幸宇,徐昉,鄧世雄,等.醫學本科專業中加強法醫學教育的意義[J].醫學教育探索,2009,8(4):360-362.
[5]章麗霞,張麗華,鄭杏斌,等.法醫病理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8,23(6):654-655.
[6]鄭杏斌,李生彥,木爾扯爾.案例教學法在臨床法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8,23(2):193-195.
[7]李偉.談案例教學法在公安院校法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3(5):97-99.
[8]林霞,金波,謝英,等.“PBL-案例-傳統整合教學法”在臨床法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0,25(4):390-392.
[9]徐廣濤,鄭漾,朱紫宛,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法醫學教學的認知調查[J].醫學教育探索,2010,9(6):760-762.
[10]朱華,韓軍鴿,李興彪,等.三早教育在法醫學教學中的實施[J].醫學教育探索,2007,6(5):432-433.
[11]平靜,劉潔,羅春英.民族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法醫學教學調查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26-2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60
B
1009-5519(2015)18-2865-03
2015-05-15)
川北醫學院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2013-05)。
章麗霞(1977-),女,甘肅涇川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法醫病理學教學與研究工作;E-mail:zlx06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