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歡,肖南平,蔣 麗,張 凱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628017)
彩超和CT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效果比較
蔣 歡,肖南平,蔣 麗,張 凱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628017)
目的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普通CT和增強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方法 采用彩超、普通CT加增強掃描對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檢查,并對檢出率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彩超對急性胰腺炎檢出率[65.62%(63/96)]低于普通CT[83.33%(80/96)]和增強CT[85.42%(82/96)],對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檢出率[45.83%(44/96)]高于普通CT[30.21%(29/96)]和增強CT[31.25%(30/9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CT檢出率較彩超高,在急性胰腺炎確診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但對于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彩超診斷較CT效果更佳。
胰腺炎/診斷; 急性病; 超聲檢查,多普勒,彩色; 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為內科常見急腹癥,引發原因較多樣,主要與飲食不規律、膽道病等有關[1]。許守平等[2]發現,肥胖和乙醇對AP發生具有直接作用。AP病情進展快速、起病急,所以,準確、快速診斷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與臨床療效的關鍵。目前,血、尿淀粉酶檢測是診斷AP的常用生化指標,但淀粉酶高低并不能直接診斷為AP,因為腎功能不全、結石或腫瘤、巨淀粉酶血癥等均會引起淀粉酶水平升高。同時也不能反映病情嚴重程度,且淀粉酶升高與臨床預后無關[3],所以,僅按生化檢查結果與臨床表現診斷AP難度較大,容易出現漏診。影像學檢查在診斷AP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關于超聲檢查或單純CT檢查診斷AP的報道較多[4],但關于超聲與CT檢查在AP診斷中的對比研究較少。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與CT檢查包括普通CT和增強CT在AP中的診斷價值,進而為AP臨床診斷方法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齡28~80歲,平均(49.56±7.34)歲。主要臨床表現為持續上腹痛、惡心、嘔吐、腹脹、發熱等,伴黃疸8例,大量飲酒及暴飲暴食14例,既往有膽囊炎或膽石癥38例。96例患者均進行彩超、普通CT及增強CT檢查。臨床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制訂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5]。
1.1.2 儀器設備
1.1.2.1 CT 64層螺旋CT掃描儀(light speed VCT 64,美國GE公司),層間距3 mm,層厚3 mm,重建間隔1.0s,螺距1.0。
1.1.2.2 彩超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型號ANTATES,德國西門子公司),探頭頻率設置為3.5MHz。
1.2 方法
1.2.1 CT檢查方法[6]CT檢查分別采取平掃及增強掃描,對比劑為300 mg/mL碘普羅胺(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使用高壓注射器經前臂靜脈團注100 mL,以3.0 mL/s速度注射。
1.2.2 彩超檢查方法[7]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探頭頻率設置為3.5 MHz,主要包含腹腔積液、周圍腔隙、內部回聲、輪廓及胰腺形態等,其中內部回聲包括邊緣、位置、大小及血流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檢查方法AP檢出率比較 普通CT和增強CT AP檢出率高于彩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921、11.023,P<0.05)。彩超檢查顯示不清16例,未見異常17例,漏診率為34.38%(33/96)。普通CT AP檢出率與增強C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1,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方法AP檢出率比較(n=96)
2.2 不同檢查方法膽源性AP檢出率比較 普通CT檢查發現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膽囊伴膽管結石29例,增強CT檢查發現30例,二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92,P>0.05);彩超檢查發現44例,與普通CT和增強C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42、6.346,P<0.05),見表2。

表2 不同檢查方法膽源性AP檢出率比較
2.3 AP彩超檢查表現 AP彩超檢查主要表現為胰腺彌漫性或局部性腫大,內部呈片狀低回聲,邊緣輪廓清晰;重癥AP胰腺明顯腫大,內部出現不均勻強弱回聲,胰腺邊緣模糊,連續性中斷,胰周有不同程度液性暗區,腹腔積液明顯,見圖1。

圖1 AP彩超檢查表現
2.4 AP CT檢查表現 AP CT檢查表現主要為胰腺彌漫性或局部性腫大;密度正常或輕度減低,密度均勻或不均勻;輪廓模糊;部分可見胰周積液。CT增強掃描見正常胰腺組織被強化,而壞死區不強化或強化減弱。胰腺有不同程度出血、壞死,主要表現為散點狀、斑片狀或大片狀低密度灶或在密度減低區夾雜密度增高影;胰周脂肪層消失,輪廓模糊,見圖2。

圖2 AP CT檢查表現
AP屬于消化系統疾病,且較為常見,病情較為多變,發病機制為胰腺消化酶被激活,自身胰腺組織被消化,隨病情發展導致全身過度炎性反應,因此,早期臨床診斷對胰腺炎患者預后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彩超檢查是診斷AP較為傳統的方法,具有較高安全性、檢查費用低、操作方便、無創等優點,患者較為容易接受,但其診斷容易受腹壁脂肪、腸腔積氣的影響,導致準確率較低,容易發生漏、誤診,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可能會引發嚴重后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96例患者中超聲檢查未見異常或顯示不清33例,可能是在AP發病早期胰腺尚未發生形態、大小及回聲改變或因腸管擴張積氣,超聲不能清晰顯示胰腺全貌及內部回聲情況;此外也有可能與部分老年人因胰腺組織增生,回聲偏高,聲像不典型或操作者對該病認識不足未引起足夠重視或手法欠缺有關。本研究AP彩超檢查主要表現為胰腺邊緣不光滑,內部回聲不均勻,可見片狀無回聲區與周圍液體相通,與劉婷[9]AP彩超檢查結果類似。
CT是一種新型無創影像學檢查技術,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X射線照射人體各組織,進而取得清晰的檢查圖像。CT檢查不受肥胖及腹腔氣體的干擾,彌補了超聲檢查的不足[10]。AP CT檢查能將微小病變清晰表現出來,能及時發現胰腺病變,因此,在AP檢查方面不論是普通CT還是增強CT均較彩超檢出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普通CT對AP檢出率為83.33%,增強CT為85.42%,彩超為62.65%。CT檢出率與彩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CT檢查較超聲檢查的漏、誤診率更低,能更好地為臨床診斷AP提供參考依據。但超聲檢查可反復進行,經濟、方便,并能初步進行分型診斷,這是其他檢查方法無法代替的,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另一方面,本研究結果表明,彩超對膽源性AP檢出率為45.83%,增強CT為31.25%,普通CT(30.21%)與增強CT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彩超對膽源性AP檢出率顯著高于C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可反復進行,經濟、方便,對膽源性AP診斷具有一定優勢,可作為初步分型診斷的檢查手段,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超聲檢查對AP的診斷由于受腸、腹腔氣體干擾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有時難以確診,需充分結合臨床,配合CT檢查作出診斷。CT檢查特別是增強CT檢查對AP的診斷更準確,是重要的AP影像學檢查確診方法。
[1]陳婧華,陳墾,王暉.急性胰腺炎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78-2483.
[2]許守平,孫備,姜洪池.急性胰腺炎若干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7):604-606.
[3]高智星.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特征及診治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0):97-98.
[4]葛漢忠,劉小兵.CT平掃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08,25(2):290-292.
[5]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華胰腺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3,上海)[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3,13(2):73-78.
[6]宋平.彩超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34):64-65.
[7]詹先進,鄭大偉.急性重型胰腺炎累及腹壁CT、MRI表現[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8):151-153.
[8]陳果.超聲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88.
[9]劉婷.彩超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5):149-150.
[10]高寬.CT技術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10):1172-1174.
Comparison of effects between CT and color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in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Jiang Huan,Shang Nanping,Jiang Li,Zhang Kai
(Guangyuan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62801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ommon CT and enhanced CT for acute pancreatitis(AP).Methods96 patients with AP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examined by using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ommon CT and enhanced CT.The detection rates were perform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The detection rate of AP by color ultrasound was 65.62%(63/96),which was lower than 83.33%(80/96)and 85.42%(82/96)by common CT and enhanced CT respectively,but the detection rate of biliogenic AP by color ultrasound was 45.83%(44/96),which was higher than 30.21%(29/96)by common CT and 31.25%(30/96)by enhanced C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T has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AP than color ultrasound and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ng AP;but for biliogenic AP,color ultrasound diagnosis has better effect than CT.
Pancreatitis/diagnosis; Acute disease; Ultrasonography,doppler,color;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4.015
A
1009-5519(2015)24-3727-03
2015-10-29)
蔣歡(1983-),女,四川廣元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消化科臨床、門診、內窺鏡等相關研究;E-mail:jianghuan545@163.com。
肖南平(E-mail:5370394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