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棟基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551700)
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
敖棟基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551700)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上消化道出血常規治療聯合奧美拉唑鈉靜脈注射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輸血量及不良反應等。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4.59%(35/37)]顯著高于對照組[75.68%(28/37)],平均每例患者紅細胞懸液輸入量[(1.94±0.27)U]明顯低于對照組[(4.19±0.58)U],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降低再出血發生率,提高臨床療效,且未引發明顯不良反應。
胃腸出血/藥物療法; 奧美拉唑; 質子泵抑制劑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上胃腸道疾病、門靜脈高壓及其鄰近組織或器官疾病等原因所致,以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要特征的常見內科急癥[1]。上消化道出血發病原因很多,常見有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不相同。常見臨床癥狀有嘔血和黑便,出血部位位于幽門以上者2種癥狀均可出現,而出血部位位于幽門以下者臨床表現僅見黑便[2]。隨出血量增加患者還可出現貧血、頭暈及四肢發冷等[3]。出血量達全身總血量的30%及以上者即可發生休克,治療不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腔鏡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為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治療方法,常用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而質子泵抑制劑是近幾十年來臨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應用最普遍且療效較好的抑酸藥物[5]。本研究選用奧美拉唑鈉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旨在觀察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對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急性胃炎5例,復合性潰瘍18例,胃潰瘍36例,十二指腸潰瘍引發出血15例。將7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28~59歲,平均(36.4±1.2)歲;發病時間11 h至4 d,平均(1.3±0.8)d。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30~57歲,平均(36.1+1.3)歲;發病時間12 h至4 d,平均(1.3±0.9)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 入選標準[6](1)臨床癥狀及X線鋇餐、鏡檢等相關檢查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2)大便隱血檢查陽性;(3)無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疾病,無糖尿病、腫瘤及凝血異常等疾??;(4)排除由肝臟疾病引起的門靜脈高壓、胃癌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引起的出血;(5)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充分休息,監測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給予吸氧、輸血、補液等上消化道出血基礎治療,對休克患者積極給予抗休克治療,伴貧血或出血迅速者及時給予輸血治療,維持患者血容量。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鈉(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效公司,批號:20130104)靜脈注射,給藥量為每次40mg,每12小時1次;觀察組給予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首先以80 mg給藥量5 min緩慢靜脈注射,再以8 mg/h給藥量持續靜脈滴注,連續給藥3 d。兩組患者均未采用其他止血及抑酸劑治療。
1.2.2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24 h內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有效:治療后24~72 h內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無效:治療72 h后上消化道出血未見明顯變化,仍存在活動性出血[7]。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32,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輸血量比較 觀察組平均每例患者紅細胞懸液輸入量[(1.94±0.27)U]明顯低于對照組[(4.19± 0.58)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393,P<0.01)。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再出血發生率[2.70%(1/37)]低于對照組[10.81%(4/37)],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858,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其他不良反應。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等疾病引起的、臨床表現以嘔血及黑便為主要特征的常見內科急癥疾病,病情進展快,處理不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消化性潰瘍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病因,常見潰瘍性疾病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復合性潰瘍[9]。消化性潰瘍引起的出血受胃酸及胃蛋白酶水平影響,近年來研究發現,消化性潰瘍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胃酸及胃蛋白水平明顯改變,尤以胃酸水平異常升高最為顯著。因此,有效控制胃酸水平對治療消化性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發病24~72 h內若提高患者胃內pH值至中性水平并持續維持即可止血[10]。因為人體內凝血系統中血小板凝集最適條件需要pH≥6,pH值較低時血小板凝集形成的血塊可被體內活性酶消化,且酸性環境還可降低血小板凝集能力,導致機體凝血系統無法正常發揮凝血功能[11]。
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最常用的方法為藥物治療,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且不良反應小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療藥物。奧美拉唑鈉為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且具有選擇性[12]。奧美拉唑鈉可抑制胃內氫-鉀-腺苷三磷酸(hydrogenion-kalium-adenosine triphosphate,H+-K+-ATP)酶,該酶主要分布于分泌性微管及包漿內的管狀泡上,而微管及管狀泡主要由胃壁細胞構成,胃壁細胞主要功能是分泌胃酸。H+-K+-ATP酶受抑制后導致胃壁細胞內H+無法進入胃腔。因此,奧美拉唑鈉選擇性抑制分泌性微管及包漿內的管狀泡上H+-K+-ATP酶,能有效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降低胃酸水平,且起效迅速,無明顯不良反應。此外奧美拉唑鈉還可抑制體內胃蛋白酶水平,對基礎胃酸、飲食及激素引起的胃酸異常升高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時間持久。奧美拉唑鈉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內pH值升高,有助于促進血小板凝集功能的發揮。此外胃內pH值升高,還可大大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使胃蛋白酶對形成的血塊消化能力減弱,使出血部位容易形成肉芽組織,更有利于達到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目的。胃內pH值升高既能促進血小板凝集,降低胃酸,還能反饋性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加血中胃泌素含量,從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促進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愈合。本研究選用奧美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探討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4.59%(35/37)]顯著高于對照組[75.68%(28/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5.232,P<0.05)。由此作者認為,奧美拉唑鈉為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持續靜脈滴注給藥能有效調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內pH值變化,使胃內pH值維持在較高水平,從而促進上消化道出血部位血小板快速凝集,促使機體凝血系統更好地發揮凝血功能,形成血痂而達到止血效果,提高療效。對兩組患者紅細胞懸液輸入量進行比較,觀察組平均每例患者紅細胞懸液輸入量[(1.94± 0.27)U]明顯低于對照組[(4.19±0.58)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393,P<0.01),表明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能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情況,降低患者由于出血迅速或止血效果差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嚴重程度,補充血容量所需的紅細胞懸液量明顯減少。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再出血發生率[2.70%(1/37)]低于對照組[10.80%(4/37)],表明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能快速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穩定,患者再出血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鈉持續靜脈滴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能提高療效,止血效果穩定,降低患者因出血量過多或止血效果不佳對紅細胞懸液的需求量,且患者再出血發生率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白云磊.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應用潘妥拉唑鈉注射液治療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4):272-273.
[2]危貴君,鄧中民,胡奕.醋酸奧曲肽聯合云南白藥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2):304.
[3]謝軍飛,劉瓊華,毛永連.奧曲肽與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2,21(16):71-72.
[4]袁興洪.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614-2615.
[5]易文全,戴志毅,郝衛剛.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5):122-124.
[6]楊梅,陳光明.埃索美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2(8):76-77.
[7]刁依娜,楊正兵,蔣學華.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65例十二指腸潰瘍伴出血患者的療效[J].華西藥學雜志,2014,29(5):611-612.
[8]范鈞先.小劑量持續微泵泮托拉唑鈉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7):278-279.
[9]劉志敏.泮托拉唑鈉加云南白藥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5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1):4304-4305.
[10]趙軍.持續微泵注入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J].醫藥前沿,2012,2(17):175.
[11]張小敏.醋酸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6):104-105.
[12]易董,李海成,潘俊泰.頭孢曲松鈉聯合奧曲肽、奧美拉唑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12,13(3):4-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4.039
B
1009-5519(2015)24-3786-02
2015-08-03)
敖棟基(1979-),男,貴州畢節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消化內科相關的研究;E-mail:s62327c4b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