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英
(宜春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西宜春336000)
IgA腎病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
梁文英
(宜春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 探討開展個性化護理模式對IgA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該院收治的IgA腎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開展個性化護理模式,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總有效率等。結果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42.9±3.1)分]、總有效率[96%(48/50)]明顯優于對照組[分別為(53.4±3.8)分、50.0%(25/5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不同分級IgA腎病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消極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腎小球腎炎,IGA/護理; 個性; 護理工作; 消極情緒
IgA腎病又稱為Berger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腎小球性腎炎,該病多于兒童和青年時期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和血尿,其中部分患者可能會合并腎病綜合征或急性腎炎綜合征[1]。IgA腎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且相當復雜,可累及體內多個臟器,該病治療標準也因此無統一說法,但患者在發病前往往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應引起醫生的注意。該病十分常見,在全部腎小球疾病中占40%以上,病程發展十分迅速,尚未有很好的辦法控制疾病發展,近50%患者在發病后10年內發展為終末期腎病[2]。而個性化護理在一些疾病的臨床護理研究中顯示出顯著效果,因此,本研究選取IgA腎病患者50例實行個性化護理,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IgA腎病患者100例,均經穿刺活檢后確診。輕度系膜增生25例,局灶增生硬化27例,局灶增生20例,局灶增生壞死28例。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齡(34.2±7.1)歲;分級:Ⅰ~Ⅱ級8例,Ⅲ級30例,Ⅳ~Ⅴ級12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31.6± 7.9)歲;分級:Ⅰ~Ⅱ級10例,Ⅲ級31例,Ⅳ~Ⅴ級9例。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繼發性IgA腎病,以及合并感染、嚴重糖尿病、嚴重臟器疾病等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觀察組開展個性化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入院時與患者保持良好關系,給患者及家屬留下良好第一印象,評估患者病情程度。了解患者主訴、癥狀、心理狀況、經濟狀況等,明確患者愛好,針對性地開展個體護理計劃。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情緒進行及時干預和調整,保證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講,保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給予患者飲食方面指導,根據醫囑和患者疾病狀態告知患者進食種類和禁忌的食物,并觀察患者進食后的反應及時調整患者飲食。增強與患者的溝通,使患者充分信任醫護人員,給予患者積極的精神支持和疾病治愈的信心。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
1.2.2 觀察指標 (1)負性情緒評價:治療前后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估,分數越低表明患者情緒狀態越好。(2)檢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超敏C蛋白、血漿清蛋白、血β2微球蛋白等。
1.2.3 療效判定標準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于0.2 g/d、腎功能正常為完全緩解;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減少50%以上、肌酐減少1/5以上或恢復正常水平為顯效;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減少1/3~1/2、肌酐減少1/5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者為無效??傆行?(完全緩解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38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s表,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s表,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護理前 護理后50 50 t P --54.2±4.1 54.1±4.0 3.674>0.05 42.9±3.1 53.4±3.8 11.381<0.05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62,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既往認為,IgA腎病的治療無特異性方法,且該病預后不甚樂觀,因此,應尋找更多、更好、更高效的方法延緩該病進展和發生,隨著近年來很多臨床試驗的展開,對該病有了相對多的了解和深入認識,許多研究證明,積極治療和護理對疾病的改善和預后具有十分顯著效果[3-4]。因此,應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對患者個體實行護理和治療。
人性化護理模式受到相當多醫護人員的認可[5]。該種護理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針對性地對患者飲食及生活提供合理的護理計劃,對腎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酸性食物的攝入量,日常飲食均需以植物油為主,少進食動物油脂,多補充優質低蛋白,多食用富含有機活性堿食品,保護腎臟,延緩疾病進展。
在該病的個性化護理模式中應鼓勵患者進行適當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酸性物質,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許多研究顯示,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6-7]。本研究也十分重視患者心理護理,取得顯著效果,很好地驗證了以上觀點,尤其是IgA腎病的病程較長,多數患者在疾病后期需給予腎臟替代治療,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和壓力,不利于治療的很好實施[8],更加說明了個性化護理模式中給予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本研究針對50例患者開展了個性化護理模式,依據不同疾病分級患者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AS評分[(42.9±3.1)分]、總有效率[96%(48/50)]明顯優于對照組[分別為(53.4±3.8)分、50%(25/5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消極情緒,保證良好的治療心態。并使療效得到提高。
總之,針對不同分級IgA腎病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模式對IgA腎病患者的治療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黃恒潔,李月娥,陳萬莉,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腎病綜合征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5):68-70.
[2]陳小青,陳素青.腎功能失代償期IgA腎病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外醫療,2011,30(8):140.
[3]周桂芝,馬秀青.生活護理干預對IgA腎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代謝水平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5):14-15.
[4]宋潔玲,陳巧瓊.綜合護理干預對腎病綜合征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8):105-107.
[5]王英,申紅玲.綜合護理干預提高腎病綜合征患者激素治療依從性的經驗交流[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5):193-194.
[6]王然.個性化護理模式對不同分級IgA腎病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0):221-222.
[7]曹紅霞,路玲.對106例腎病綜合征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2):667-668.
[8]宋潔玲,陳巧瓊.綜合護理干預對腎病綜合征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8):105-10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4.051
B
1009-5519(2015)24-3808-02
2015-07-06)
梁文英(1977-),女,江西宜春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腎內科臨床護理工作;E-mail:liuguiping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