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娟,顧 燕
(1.江蘇省中醫院,江蘇南京210029;2.江蘇睿博醫藥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1112)
黃芪泡騰片的制備工藝研究
王燕娟1,顧 燕2
(1.江蘇省中醫院,江蘇南京210029;2.江蘇睿博醫藥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1112)
目的摸索黃芪泡騰片的制備工藝。方法通過正交試驗確定黃芪的提取工藝,通過篩選確定泡騰片的處方組成。結果黃芪用30%乙醇浸漬24 h,6倍量30%乙醇以2.0~2.5 mL/min滲濾,收集滲漉液,減壓濃縮至稠膏,加0.85倍量糊精真空干燥,粉碎,將主藥、泡騰劑、輔料混合均勻、濕法制粒、干燥、加入適量輔料壓片,即得。結論該處方簡單可行,重復性好,所得片劑符合泡騰片的要求,可用于大生產。
黃芪; 乙醇; 浸漬; 干燥法; 工藝學,制藥; 片劑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莢膜黃芪的干燥根。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精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通麻木、癰疽難潰和久潰不斂[1]。
黃芪含有多種皂苷、黃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亞油酸、生物堿、膽堿等復雜的化學成分。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強心、降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廣泛地應用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疾病的防治[2-6]。市面上有黃芪片、黃芪膠囊、黃芪注射液、黃芪顆粒、黃芪建中丸、黃芪生脈顆粒等單方或復方制劑銷售。本研究擬將黃芪制成泡騰片劑,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1.1 材料 安捷倫高效液相色譜儀,黃芪藥材(黃芪甲苷0.14%,購自江蘇省醫藥公司),30%乙醇、枸櫞酸、碳酸氫鈉、羧甲基淀粉鈉(CMS-Na)、預交化淀粉、阿司帕坦、硬脂酸鎂黃芪甲苷(批號:0781-200311,供含量測定用,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等。
1.2 方法
1.2.1 黃芪甲苷的測定方法
1.2.1.1 色譜條件選擇 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柱(5 μm,250.0 mm×4.6 mm);流動相:水∶乙腈(68∶32),流速:1 mL/min;柱溫:25℃;蒸發光散射檢測器。
1.2.1.2 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配置 (1)對照品儲備溶液:取黃芪甲苷對照品,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的溶液,即得。(2)供試品溶液:取黃芪提取液適量(折合藥材約2.5 g),精密移取,蒸干,用甲醇溶解轉移至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適量提取3 h,蒸干甲醇,殘渣加水10 mL溶解,水飽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4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40 mL,棄去氨試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以少量甲醇轉移至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混勻,即得。
1.2.1.3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20 μL,供試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1.2.2 黃芪的提取方法研究[7]黃芪口服液的工藝:以30%乙醇為溶劑,浸漬24 h后進行滲漉,收集滲濾液,濃縮,加入輔料制得。參考黃芪的制備工藝,在乙醇濃度(30%)及浸漬時間(24 h)不變的前提下,對滲漉速度、滲漉液體積、干燥及成型工藝進行優選。
1.2.2.1 滲漉條件的選擇 在原工藝的基礎上,選擇“滲濾速度(A)”、“滲濾體積(B)”2個因素。分選3個水平,以黃芪甲苷浸出率和出膏率為參考指標,觀察2種因素各水平的影響,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取黃芪粗粉900 g,30%乙醇浸漬24 h,按照正交表的滲濾速度和滲濾體積進行提取,收集提取液,編號1~9號,分別取提取液適量,按照1.2.1.3的方法測定計算黃芪甲苷的轉移率;分別精密吸取1~9號洗脫液各50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皿中,水浴蒸干,105℃烘干5 h,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卻30 min,稱質量,按藥材量計算出膏率。出膏率計作y1,黃芪甲苷轉移率計作y2,將出膏率轉換為分數,值越小越好,把結果最好的項定為100,其加權分數值為y1′=100y1/y1a,綜合加權公式Y= 1/5y1′+4/5y2加權系數按照重要性進行區分出膏率占1/ 5,黃芪甲苷轉移率占4/5。
1.2.2.2 滲漉工藝驗證 對優選的工藝進行驗證,具體方法:取已知黃芪甲苷含量的黃芪粗粉300 g,按優選出的提取工藝進行處理,測定干浸膏中黃芪苷量,計算黃芪苷浸出率及出膏率。
1.2.2.3 干燥工藝的研究 提取液減壓濃縮后得浸膏,經實驗考察黃芪浸膏易吸濕,需真空干燥;不加輔料真空干燥,亦無法得到干品。因而考慮向浸膏中加入適量糊精再干燥,并對糊精加入量進行考察。取黃芪2 kg,按照優選工藝提取,濃縮至約500 g,平均分成5份,按浸膏∶糊精=1∶X(g/g)比例加入糊精,糊精的加入量分別為40、55、70、85、100 g,根據干燥的難易程度及干燥后的吸濕性進行考察,確定工藝。
1.2.3 片劑處方篩選[8-12]選擇常用的枸櫞酸作為酸源,碳酸氫鈉作為二氧化碳源,并通過實驗確定枸櫞酸與碳酸氫鈉的最佳比例與用量,使其發揮最佳的泡騰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制劑的穩定性。
1.2.3.1 枸櫞酸與碳酸氫鈉比例的確定 依次取枸櫞
酸與碳酸氫鈉比例為0.50∶1、0.75∶1、1.00∶1、1.25∶1的混合物各50 g,分別與50 g黃芪提取物混合均勻后直接壓片,測定崩解時間,根據崩解時間選擇最佳的比例。
1.2.3.2 泡騰劑用量的篩選 黃芪提取物與泡騰劑(枸櫞酸、碳酸氫鈉按1∶1的比例混合)分別按1∶0.35、1∶0.50、1∶0.65、1∶0.80、1∶0.95比例混合,壓片,測定崩解時間,在保證崩解時限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要求的情況下,泡騰劑的用量越少越好。
1.2.3.3 輔料的選擇 直接壓片,流動性比較差,也不易保存。因而考慮將常用的輔料糊精作為填充劑,CMSNa、預交化淀粉作為崩解劑,并按不同的方式加入,95%乙醇濕法制粒。片重約2.8 g。不同處方工藝:處方1,內加糊精10%;處方2,內加CMS-Ma 10%;處方3,內加內加CMS-Na 4%和預膠化淀粉6%;處方4,內加CMS-Na 4%并外加預膠化淀粉6%。
1.2.3.4 甜味劑的篩選 為達到較好的口感,選擇常用的阿司帕坦作為甜味劑,并分別以0.2%、0.5%、0.8%、1.0%的用量加入,比較口感。
1.2.3.5 潤滑劑種類的選擇 為了選擇最佳的壓片工藝,對壓片前的顆粒進行了流動性測定。采用固定圓錐底法,將顆粒從固定于圓形器皿中心點上方的漏斗中流出,直至平皿上緣溢出為止。測定半徑(r)及圓錐體的高(h),由tga=h/r求得a。連續測定3次均值為48.3°,流動性較差,直接壓片容易造成片重差異超標,須加潤滑劑加以改善。選擇常見的潤滑劑滑石粉、硬脂酸鎂、微粉硅膠,分別以相同的用量(1%)加入粉末中,測定休止角。
1.2.4 穩定性及可行性工藝驗證 取黃芪3 kg,平均分成3份,按照選擇的工藝制備黃芪片,并進行全檢,考察工藝的穩定性和可行性。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正交設計助手V3.1版本處理數據。
2.1 滲漉條件的選擇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見表2、3。洗脫體積對試驗結果有顯著影響,流速則無顯著影響,而滲漉體積為6倍與8倍的黃芪甲苷浸出率相差甚小,從生產成本考慮,選擇滲濾體積6倍、滲濾速度2.0~2.5 mL/min作為優選的提取工藝。

表2 測定結果及直觀分析表

表3 方差分析表
2.2 滲漉工藝驗證 3批提取工藝驗證結果見表4。實驗表明工藝穩定,優選的提取工藝符合要求。

表4 工藝驗證結果
2.3 干燥工藝的研究 在真空度為0.09~0.10 MPa的條件下進行干燥考察,結果見表5。綜合干燥情況、抗吸濕效果及泡騰片的相關參數,糊精的加入量確定為浸膏∶糊精=1∶0.85(g/g)。

表5 黃芪提取物真空干燥結果
2.4 枸櫞酸與碳酸氫鈉比例的確定 當枸櫞酸與碳酸氫鈉的比例是0.50∶1時崩解時限為4.5 min,0.75∶1時為3.6 min,1.00∶1時為3.1 min,1.25∶1時為3.0 min。1.00∶1時崩解時限較短,枸櫞酸比例加大后崩解時限變化不大,為便于操作,確定枸櫞酸與碳酸氫鈉的比例為1.00∶1。
2.5 泡騰劑用量的篩選 當黃芪提取物與泡騰劑的比例為1∶0.35時崩解時限為8.2 min,1∶0.50時為6.7 min,1∶0.65時為 4.4 mim,1∶0.80時為 4.2 min,1∶0.95時為4.1min;從1∶0.65的比例開始崩解時限符合要求,加大泡騰劑的用量,崩解時限變化不大,因此確定黃芪提取物與泡騰劑的比例是1∶0.65。
2.6 壓片處方的選擇 內加糊精10%的崩解時限為3.5 min、內加CMS-Na 10%為3.1 min、內加CMS-Na 4%和預膠化淀粉6%為3.0 min、內加CMS-Na 4%并外加預膠化淀粉6%為2.5 min;選擇崩解時限最短的處方,即內加CMS-Na并外加預膠化淀粉工藝,其他工藝不變。
2.7 甜味劑用量 采用阿司帕坦用量0.8%時,片劑口感較好。
2.8 潤滑劑種類的選擇 加入硬脂酸鎂后休止角為39.5°,滑石粉為40.8°、微粉硅膠為41.3°。所以選擇硬脂酸鎂作為潤滑劑,用量為1%。
2.9 穩定性及可行性工藝驗證 3批黃芪泡騰片均符合要求,崩解時限分別為2.7、2.4、2.6 min,得率分別為95%、93%、96%,工藝穩定、可行。
黃芪泡騰片最終的工藝為取黃芪適量,加入30%乙醇沒過藥材,浸漬24 h,用30%乙醇以2.0~2.5 mL/min滲濾,乙醇用量為藥材柱體積的6倍量,收集滲濾液,濃縮成黏稠浸膏,按照浸膏∶糊精=1∶0.85比例加入糊精,攪勻,真空干燥約18 h,干膏粉碎,按照干粉∶泡騰劑(枸櫞酸與碳酸氫鈉1∶1)為1∶0.65混合后,內加CMS-Na4%,用95%乙醇適量制粒,干燥,外加預膠化淀粉6%,阿司帕坦0.8%,硬脂酸鎂0.1%,混合均勻,壓片,即得。
中藥浸膏粉末放置時間較長,易出現吸潮現象,因而進行了吸濕性試驗及臨界相對濕度的測定,結果顯示,放置80 h吸濕可達到平衡。粉末臨界相對濕度為45%。因此,在壓片過程中,環境濕度必須控制在45%以下,以減少水分對粉末穩定性的影響,從而確保壓片的順利進行。
參照黃芪口服液的劑量,根據黃芪提取的出膏率及各類輔料的用量,折算生藥材用量與黃芪口服液一致為原則,確定片重為2.8 g。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三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83-284.
[2]沈自強.黃芪的現代藥理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9):117-122.
[3]李慶.黃芪的藥理藥效研究進展[J].醫藥產業資訊,2006,3(11):128-129.
[4]王林麗,安秦小.黃芪及其復方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2002,11(9):76-77.
[5]左軍,張文釗,胡曉陽,等.黃芪現代藥理及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14,31(1):111-112.
[6]李璞.黃芪及其制劑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9):15.
[7]薛立安,李林燕,許益清.黃芪精泡騰片的生產工藝[J].醫藥導報,2008,27(6):687-688.
[8]陳洪軒,胡海廷,陳松林,等.復方婦康安泡騰片的研制[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23(2):20-21.
[9]章麗華.口服泡騰片劑及其處方設計[J].國外醫藥:合成藥、生化藥制劑分冊,1991,12(2):105-109.
[10]柯仲成,朱大偉,巴曉靜.維生素C泡騰片的制備工藝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1,13(3):44-46.
[11]宋良斌,陳三寶.銀黃泡騰片的制備工藝研究[J].齊魯藥事,2011,30(1):8-9.
[12]郭慧玲,向竹枝,胡律江,等.正交設計法優選三黃泡騰片處方[J].江西中醫藥,2011,42(11):44-45.
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Effervescent Tablets
Wang Yanjuan1,Gu Yan2
(1.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Jiangsu 210029,China;2.Jiangsu Ruibo Pharmaceutical Co.,Ltd.,Nanjing,Jiangsu 21111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Effervescent Tablets.Methods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was determined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nd the formula composition of Astragalus Effervescent Tablets was determined by screening.ResultsRadix astragali was impregnated with 30% ethanol for 24 h,percolated by6 times the amount of 30%ethanol at a speed of 2.0~2.5 mL/min,the diacolation liquid was collected,concentrated to the thick paste by decompression,0.85 times the amount of dextrin was added for conducting vacuum drying and crushing.The main medicines,effervescent agent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were mixed,the wet granulation was conducted,drying,adding suitable amount of auxiliary materials for tabletting,the tablets were finally obtained.ConclusionThe prescription is simple and feasible with good repeatability,and the obtained tablets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 of effervescent tablets,which can be used for mass productio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Ethanol; Immersion; Desiccation; Technology,pharmaceutical;Tablets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08
A
1009-5519(2015)20-3067-03
2015-06-07)
王燕娟(1985-),女,江蘇泰州人,主要從事藥劑調配工作;E-mail:2932506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