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娟
(蘇州市工業園區婁葑醫院康復科,江蘇215000)
醫療體操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療效分析
王慶娟
(蘇州市工業園區婁葑醫院康復科,江蘇215000)
目的分析和探討醫療體操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1)和觀察組(n=21),對照組患者給予手法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醫療體操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Cobb角、彎腰實驗、椎體旋轉角度積分改善優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Cobb角、彎腰實驗、椎體旋轉角度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醫療體操治療和手法治療均能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醫療體操治療有利于更好地降低Cobb角,改善椎體旋轉角度,糾正脊柱側彎,具有簡單方便、無痛苦、依從性高等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青少年; 脊柱側凸; X線膠片; 體操; 治療結果
脊柱側彎是臨床骨科和外科常見疾病,這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矢狀位、冠狀位、軸位上序列異常,臨床經正位X射線片顯示脊柱有大于10°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1]。臨床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以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有利于減少畸形,減輕對心肺功能的影響,避免曲線進一步發展,但由于手術治療費用十分昂貴,并非所有家庭都能承擔,同時術后會導致青少年矯正度數出現丟失[2]。因此,探尋一種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臨床資料,探討醫療體操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42例患者中,男16例,女26例,年齡 8~18歲,平均(11.23±2.34)歲。診斷標準[3]:經檢查,體格檢查軀干不對稱;腰彎實驗陽性;X射線片顯示Cobb角大于10°;排除脊柱結核、創傷等原因引起者。納入標準[4]:年齡在8~18歲且Cobb角小于40°者,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治療依從性良好者。排除標準:背部局部大面積皮膚損傷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既往病史治療對療效評估有影響者,治療依從性差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4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1.2.1.1 對照組患者采用手法治療,根據脊柱側彎中心點,將人體脊柱和附屬結構分為前、后、左、右、上、下6個象限,通過觀察每一象限彎曲、旋轉與肌肉組織的張力,根據診斷結果選擇手法治療,肌肉痙攣嚴重的象限,受累肌肉采用肌肉牽伸技術進行反向牽張,相鄰的象限采用Maitland手法和脊柱矯正手法對小關節松動、旋轉、側彎等進行對抗矯正。每次治療30 min,2 d治療1次,60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5個療程[5]。
1.2.1.2 觀察組患者采用醫療體操治療,首先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醫療體操治療的目的、意義、安全性、有效性等,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教會患者相關體操動作,并將視頻刻錄成體操碟片進行發放,體操鍛煉時應動作平穩緩慢,充分用力,配合深呼吸,主要包括站立動作和墊上動作,站立動作是單臂上舉、并腿側屈、腰部大環繞、分腿側屈、含展胸部、并立彎軀等,墊上動作包括頭部運動、坐姿提沉肩、坐姿腿屈曲、跪撐俯臥撐、俯臥背翹、塌腰拱背等[6]。在治療過程中,可通過分班授課的方式進行干預,確保每位患者定量完成治療。每2天治療1次,每次30 min,60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5個療程。
1.2.2 觀察指標 (1)采用Cobb角判斷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效果,評定方法為:根據X射線片確立中立椎體,在上位椎體上緣和下位椎體下緣各畫一條關節面線,同時畫一條與兩條線的垂直線,相交度數為曲線Cobb角度數。(2)彎腰實驗。治療前后進行彎腰實驗,雙足并攏,雙膝伸直,手掌對合,軀體向前彎曲,從背部中央切線方向觀察上胸段,胸腰段、腰段兩側是否等高、對稱等,若存在一處及以上不等高、不對稱即為陽性。雙側等高且對稱為0分,1處不等高不對稱為3分,2~3處記為6分,4處及以上記為10分。(3)椎體旋轉角度。采用椎弓根法測量椎體旋轉程度,無旋轉記為0分;Ⅰ度旋轉為2.5分,Ⅱ度旋轉為5分,Ⅲ度旋轉為7.5分,Ⅳ度旋轉為10分。彎腰實驗積分與椎體旋轉角度積分越高,表明疾病越嚴重。(4)結合青少年脊柱側彎療效判定標準,規定治療后痊愈:陽性體征和自覺癥狀全部消失,脊柱平衡,全脊柱X射線片Cobb角小于5°;有效:陽性體征和自覺癥狀明顯緩解,脊柱平衡,全脊柱X線Cobb角下降5°以上;無效:自覺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全脊柱X射線片Cobb角下降小于5°。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8]。
1.3 統計學處理 將所收集整理的實驗數據錄入表格,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Cobb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較治療前Cobb角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Cobb角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表示無此項。
對照組2122.31±6.1920.31±5.34a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彎腰實驗和椎體旋轉角度積分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彎腰實驗和椎體旋轉角度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上述指標改善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指標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彎腰實驗和椎體旋轉角度指標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彎腰實驗和椎體旋轉角度指標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bP<0.05。
組別觀察組彎腰實驗總分 椎體旋轉角度積分對照組21 21 21 21 n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83±1.25 2.51±0.81ab4.81±1.24 3.53±0.56a6.38±2.15 2.46±1.21ab6.39±2.19 4.32±1.01a
2.3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脊柱側彎好發于嬰幼兒和青少年人群,比較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導致患者身體變形,影響青少年正常健康發育,隨著病程的延長,對心肺功能、脊髓造成影響,最終導致癱瘓,給患者正常生活、學習及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脊柱側彎發病原因及機制比較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是非結構性脊柱側彎,如腰腿疼痛、雙下肢不等長,姿勢性側彎,炎癥刺激等,第二是結構性脊柱側彎,與先天性、特發性、神經肌肉性、間質病變、神經纖維瘤病、營養代謝等因素。特發性脊柱側彎較為常見,約占總數的75%~85%,也是青少年常見脊柱畸形。特發性脊柱側彎病因不明,與脊柱生長力線不平衡引起的生長發育障礙、動靜力系統失衡、神經內分泌紊亂、遺傳等多因素作用有關,若早期不予干預,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側彎加重,骨骼發育異常,導致胸廓變形,不僅會影響心肺功能,還會影響美觀,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
近年來,臨床對脊柱側彎臨床治療研究越來越多,手術治療效果非常好,但價格昂貴、術后存在矯正度數丟失現象,限制臨床廣泛應用。醫療體操療法是一種新型的非手術治療手段,任凱等[9]在不同非手術治療對兒童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效果的對比研究中,30例患者采用醫療體操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Cobb角明顯低于治療前,且Cobb角低于手法治療患者,說明醫療體操臨床治療效果十分顯著。本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71.43%較對照組38.10%更高,Cobb角、彎腰實驗及椎體旋轉角度積分低于對照組,說明醫療體操治療有利于緩解陽性體征和自覺癥狀,改善Cobb角、椎體旋轉角度,糾正脊柱側彎,增強凸側椎旁肌肌力,調整脊柱兩側肌力平衡,減輕對心肺功能的影響,進而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采用醫療體操進行干預,具有簡便、經濟性高、療效顯著等優勢,有利于改善癥狀,糾正脊柱側彎,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值得推廣應用。
[1]于振剛,仲春光,王林,等.矯形器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09,21(4):61-62.
[2]何燕,余寧先,何曉紅,等.健康教育光盤在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3):200-201.
[3]楊寧,徐盼.運動干預青少年脊柱側彎Cobb角的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23(22):4161-4168.
[4]周萬勇,于峰,王世芳,等.矯形器配合矯形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47):78-79.
[5]任凱,龔曉明,章榮,等.不同非手術治療對兒童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5):25-27.
[6]何曉紅,何燕.特發性脊柱側彎青少年患者支具治療期間功能鍛煉指導[J].護理學報,2010,17(16):41-42.
[7]蘇再發,張魁賢.帶氣囊色努矯形器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J].頸腰痛雜志,2015,36(1):32-35.
[8]何敏娟.矯形器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護理指導[J].浙江臨床醫學,2015,9(2):326-327.
[9]任凱,章榮,曾祥斌,等.醫療體操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19(12):581-58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32
B
1009-5519(2015)20-3128-03
2015-07-06)
王慶娟(1982-),女,江蘇蘇州人,本科,主管治療師,主要從事康復方面工作;E-mail:9406666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