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印,徐衛(wèi)東,董德平,吉飛躍,徐 建
(1.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海安226600;2.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蘇海安226600;3.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檢驗醫(yī)學部江蘇南京210029)
尿透明質(zhì)酸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
張忠印1,徐衛(wèi)東2,董德平1,吉飛躍1,徐 建3
(1.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海安226600;2.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蘇海安226600;3.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檢驗醫(yī)學部江蘇南京210029)
目的評價尿透明質(zhì)酸(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學法檢測了63例初診膀胱癌患者,其中尿路感染33例、血尿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4例,以及31例健康個體尿中的HA濃度。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法分析尿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并分析其與膀胱癌腫瘤分期的關系。結(jié)果膀胱癌患者尿HA水平較非膀胱癌患者顯著增高(P<0.01)。尿HA診斷膀胱癌的曲線下面積為0.81。當診斷界值設定為147 μg/L時,HA診斷膀胱癌的敏感性為0.76,特異性為0.77。尿HA隨著膀胱癌分期的遞進而增加。結(jié)論尿HA是診斷膀胱癌的有益標志物,同時還具有潛在的預后評估價值。
膀胱腫瘤/診斷; 透明質(zhì)酸; 泌尿道; 腫瘤標記
膀胱癌是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每10萬人中就有6.69人患膀胱癌[1]。由于膀胱癌的早期缺乏特異性的癥狀和體征,多數(shù)患者在就診時已經(jīng)處于疾病晚期,預后不良[2]。研究表明,早期膀胱癌的預后要明顯優(yōu)于晚期[3-4]。因此,早期診斷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膀胱癌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膀胱鏡和尿液脫落細胞學檢查。膀胱鏡檢查會造成不適,且其檢查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者的經(jīng)驗,因此其臨床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尿液細胞學檢查雖然對膀胱癌的診斷具有一定幫助,但是診斷敏感性不理想,約有一半以上的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無法檢測出腫瘤細胞,且細胞學檢查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病理醫(yī)師的臨床經(jīng)驗。相比之下,腫瘤標志物具有客觀、定量、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因此對膀胱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5]。與其他實體腫瘤不同的是,膀胱癌屬于泌尿系統(tǒng)腫瘤,其腫瘤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腫瘤標志物可以直接進入尿液,因此檢測尿液腫瘤標志物是膀胱癌常用的診斷手段之一[6-7]。
透明質(zhì)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種酸性黏多糖(葡萄糖氨基聚糖),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促進關節(jié)潤滑、調(diào)節(jié)傷口愈合、參與水電解質(zhì)擴散及轉(zhuǎn)運、穩(wěn)定細胞間纖維和膜蛋白結(jié)構等。在膀胱癌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過程中,癌細胞本身的增殖可以導致HA合成增多,因此HA是潛在的膀胱癌診斷標志物。本研究分析了尿液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就診于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的63例首診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的膀胱癌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或尿液細胞學確診,并排除了合并肝硬化、結(jié)締組織病等患者。膀胱癌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9∶24,平均年齡(61±10)歲。根據(jù)TNM分期,無0期患者,Ⅰ期8例、Ⅱ期15例、Ⅲ期22、Ⅳ期18例。另從同期來本院住院或體檢的人群中選取111名非膀胱癌患者作為對照。非膀胱癌患者共分為四組,即血尿組、良性前列腺增生組、尿路感染組和健康組。其中血尿患者(經(jīng)證實均為腎源性血尿或膀胱結(jié)石,并排除膀胱癌)23例,男10例,女 13例;年齡(56±14)歲;尿路感染患者33例,女27例,男 6例,年齡(57±14)歲;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齡(56±14)歲:健康者 31例,男 16例,女 15例,年齡(56±17)歲。
1.2 方法 于所有研究對象接受治療前,留取其隨機尿2 mL,置于無菌試管中并保存于-80℃待測。待所有標本收集完成后,于室溫下統(tǒng)一復融后測定HA濃度。HA的檢測采用放射免疫學法,所用試劑盒購自上海海研醫(yī)學生物技術中心,操作過程嚴格按照實際說明書進行。為避免檢測偏倚,所有的標本均隨機編號,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均對負責檢測的實驗室技師設盲。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由于數(shù)據(jù)不服從高斯分布,因此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的形式展示結(jié)果。兩組連續(xù)變量間的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三組連續(xù)變量的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者特征(ROC)曲線法分析尿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取約登指數(shù)最大的界值為推薦的診斷界值,并計算對應的敏感性、特異性及其95%可信區(qū)間(95%CI)。所有的統(tǒng)計學處理均在GraphPad Prism 5.0中完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患者尿HA比較 膀胱癌患者尿HA濃度為(296±195)μg/L,血尿患者尿HA濃度為(115±73)μg/L,尿路感染組患者尿HA濃度為(135±96)μg/L,良性前列腺增生組尿濃度為(161±136)μg/L,健康者尿HA濃度為 (91±29)μg/L。Kruskal-Wallis H檢驗結(jié)果表明各組HA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膀胱癌患者的HA水平均顯著高于其他四組(P<0.01)。
2.2 尿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 圖1為尿HA診斷膀胱癌的ROC曲線圖,其曲線下面積為0.81(95%CI:0.74~0.88)。當HA診斷界值設定為147 μg/L時,HA診斷膀胱癌的敏感性為0.76(95%CI:0.64~0.86),特異性為0.77(95%CI:0.69~0.85),陽性預測值(PPV)為0.66(95%CI:0.54~0.76),陰性預測值(NPV)為0.85(95%CI:0.77~0.91),診斷準確性為0.77(144/174)。
2.3 尿HA與膀胱癌分期的關系 膀胱癌Ⅰ、Ⅱ、Ⅲ、Ⅳ期患者尿HA濃度分別為(179±67)、(234±176)、(314± 221)、(376±182)μg/L。Kruskal-Wallis H檢驗結(jié)果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隨著膀胱癌分期的遞增,患者尿HA水平有逐漸增高的趨勢。

圖1 尿HA診斷膀胱癌的ROC曲線圖
本研究選取了幾種容易與膀胱癌混淆的疾病(血尿、尿路感染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為對照,分析了尿HA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作者發(fā)現(xiàn)膀胱癌患者的尿HA水平較血尿患者、尿路感染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個體明顯增高,提示尿HA是潛在的膀胱癌診斷標志物。值得注意的是,與健康者相比,血尿、尿路感染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HA水平略微增高,說明尿HA并不是膀胱癌特異性的標志物,因此當使用HA診斷膀胱癌時,應考慮上述良性疾病的可能。
HA是一類重要的細胞外基質(zhì),以往的研究認為其主要的生物學功能是穩(wěn)定細胞物理結(jié)構,但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參與了多種生理或者病理學過程[8]。膀胱癌患者尿液中HA增高的可能機制是[9]:在膀胱癌發(fā)生的過程中,腫瘤細胞所處的微環(huán)境存在持續(xù)的炎性反應,促進了腫瘤細胞合成和釋放HA。由于腫瘤組織代謝比較旺盛,部分腫瘤細胞或發(fā)生脫落和凋亡,導致細胞內(nèi)以及部分細胞外的HA釋放至尿液中,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尿液中HA水平隨著腫瘤分期的遞進而逐漸增高。由于腫瘤分期與預后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HA可用于輔助確定腫瘤分期,同時也是潛在的膀胱癌預后指標。
一般認為,待評價試驗的AUC介于0.5~0.7時,表明其對目標疾病的診斷效率有限;若AUC介于0.7~0.9,表明待評價試驗對目標疾病具有中等診斷效率;如果AUC>0.9,則表示該試驗隊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效率。本研究發(fā)現(xiàn)HA診斷膀胱癌的曲線下面積為0.81,提示其對膀胱癌具有中等診斷效能,可以用于臨床實踐。HA診斷膀胱癌的敏感性分別為0.76和0.77,表明若以其作為膀胱癌的唯一診斷依據(jù),將導致約24%的膀胱癌患者被漏診,23%的非膀胱癌患者被誤診。因此,不宜將HA作為膀胱癌的唯一診斷指標,對其檢測結(jié)果的解讀應該結(jié)合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此外,作者也注意到,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尿液膀胱癌標志物,比如CYFRA 21-1[10]、尿膀胱癌抗原(UBC)[11]等,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HA與其他尿液或血液膀胱癌標志物聯(lián)用是否會提高總體診斷準確性。
總之,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了尿HA為膀胱癌診斷的有益標志物,其同時還是潛在的膀胱癌預后標記物。有必要進一步開展大型的隊列研究,對HA的預后價值進行深入的評估。
[1]溫登瑰,單保恩,張思維,等.2003-2007年中國腫瘤登記地區(qū)膀胱癌的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腫瘤,2012,32(4):256-262.
[2]Zhao J,Xu W,Zhang Z,et al.Prognostic role of HER2 exp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Urol Nephrol,2015,47(1):87-94.
[3]謝立平,毛祺琦.膀胱癌發(fā)病及影響預后的危險因素[J].臨床外科雜志,2009,17(11):725-726.
[4]Na SW,Yu SH,Kim KH,et al.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less than 40 years with bladder cancer[J].J Cancer Res Ther,2014,10(3):710-714.
[5]黎瑋,齊進春.膀胱腫瘤診斷的實驗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0,27(3):279-281.
[6]沈周俊,胡明明.膀胱癌尿液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和應用現(xiàn)狀[J].臨床外科雜志,2009,17(11):726-728.
[7]楊國良,薄雋杰.尿液中膀胱腫瘤標志物檢測的研究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7):557-561.
[8]Petrey AC,de la Motte CA.Hyaluronan,a crucial regulator of inflammation[J].Front Immunol,2014,5:101.
[9]Nikitovic D,Tzardi M,Berdiaki A,et al.Cancer microenvironment and inflammation:role of hyaluronan[J].Front Immunol,2015,6:169.
[10]夏勇,龍嘉杰,郭旭光.尿液CYFRA21-1診斷膀胱癌的Meta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5):2053-2056.
[11]黃益恒,周念,徐勛,等.聯(lián)合檢測特異性核基質(zhì)蛋白-4、膀胱癌抗原在膀胱癌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22):3608-361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37
B
1009-5519(2015)20-3139-02
2015-07-08)
張忠印(1977-),男,江蘇海安人,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工作;E-mail:189216216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