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龍會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四川610031)
醫生指導下護理干預對房顫射頻消融圍術期管理及隨訪的影響
袁龍會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四川610031)
目的研究醫生指導下護理干預對房顫射頻消融圍術期管理和術后進行隨訪的影響。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該科住院行射頻消融治療的心房纖顫患者156例,以數字法隨機分為試驗組78例,采用醫生指導護理干預模式;對照組78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結果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費用比對照組明顯減少[(46 889.4±1 648.6)元vs.(57 588.9±1 863.3)元,P<0.01],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縮短[(9.6±0.78)d vs.(12.8±0.96)d,P<0.01],發生醫院內感染率更低(6.49%vs.16.7%,P<0.05)。術后隨訪階段,試驗組每次隨訪的平均時間更短[(1.4±0.16)h vs.(2.6±0.19)h,P<0.01],隨訪比例更高(94.9%vs.83.3%,P<0.05),使用華法林依從性和滿意度均好于對照組(94.9%vs.83.3%;96.2%vs.87.2%,P<0.05)。試驗組發生總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3%vs.10.3%,P<0.05),生活質量提高(96.2%vs.87.2%,P<0.05)。結論醫生指導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減少不良事件,節約患者費用,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導管消融術; 心房顫動; 圍手術期護理; 隨訪研究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可導致心力衰竭和栓塞事件,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根據201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心房顫動治療指南,經過合理藥物治療仍有癥狀的AF患者,推薦射頻消融治療,但手術本身比較復雜,手術費用高,術前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及充分溝通,圍術期需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并發癥,術后需要服用華法林及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為心內科專科護士應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增加在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在醫生指導下護理干預對房顫射頻消融圍術期管理和術后隨訪,了解該措施對患者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科住院行射頻消融治療的心房纖顫患者156例,男86例,女70例,年齡45~75歲,陣發性房顫96例、持續性房顫60例,以數字法隨機分為試驗組78例和對照組78例,對照組78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試驗組78例采用心內科制定的醫生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模式。兩組在年齡、性別、合并基礎疾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做好術前溝通,術前、術中、術后護理。醫生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模式。這是心律失常病區對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加強醫護溝通,制定的一套適合該手術的醫護流程,核心在于采取醫護聯合查房,提高護士的專科護理水平,加強醫生、護士、患者及家屬之間的溝通,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設立醫護配合的隨訪門診,方便患者隨訪。(2)試驗組采用醫生指導護理干預模式,包括①加強術前溝通:房顫射頻消融術的費用比較高,患者對手術寄予很大希望,患者及家屬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但是目前房顫射頻消融的成功率距離患者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持續性房顫的患者術后復發率偏高,術后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確定手術是否成功。故必須加強術前溝通。②聯合查房:采取醫護聯合查房,提高護士的專科護理水平,加強醫生、護士、患者及家屬之間的溝通,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時發現患者需求并積極解決。③加強術后隨訪,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設立專門的醫護配合的AF患者術后隨訪門診。出院建立房顫射頻消融術后隨訪卡,詳細記錄患者的手術及服藥情況,標記隨訪時間。護士電話隨訪患者,對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及華法林抗凝的患者應強化健康教育,教會自測心率、心律,告知定期監測凝血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和服用藥物的必要性及不良反應,使INR維持在1.8~2.5。強調定期來醫院復查,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1.2.2 院內感染預防 針對房顫射頻消融術易發醫院感染發生的特點,采用以下預防措施,護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反復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重視手衛生,嚴格執行無菌操作。(2)加強病區消毒和隔離,及時通風,防止交叉感染。(3)積極治療原發病,及時控制其他慢性疾病,糾正心肺功能不全,注意改善營養狀況,增強免疫力。(4)心房纖顫射頻消融手術時間長,遵醫囑術前30 min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減少感染率。(5)感染患者盡早取樣送檢,遵醫囑合理使用抗菌藥物。(6)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警惕厭食、乏力、低熱、萎靡等不典型癥狀,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1.2.3 觀察指標 (1)圍術期情況:記錄對比患者的滿意度,院內感染的控制情況,平均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2)術后隨訪情況:觀察兩組患者每次隨訪所需的時間,堅持隨訪比例,華法林使用依從性、隨訪滿意率。(3)術后生活質量調查: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大于80分為生活質量良好,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死亡、致殘等嚴重并發癥,不良事件包括:心包填塞、出血、栓塞、動脈瘤、心力衰竭、心搏驟停、復發住院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圍術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滿意率高于對照組,醫院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情況比較
2.2 術后隨訪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隨訪率為94.9%,對照組為83.3%,經過醫生和護士對患者的詳細講解,患者明確了術后隨訪的重要性,護士電話隨訪患者,減少了失訪比例,隨訪門診有護士的參與,指導患者調整藥物的劑量,可以減少醫生的工作量,縮短患者排隊時間,提高了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的隨訪滿意度(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隨訪情況比較
2.3 術后發生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術后感覺生活質量良好者比例高與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不良事件發生及生活質量情況比較[n(%)]
AF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我國AF總患病率為0.77%,80歲以上自然人群中的AF患病率高達7.5%[1]。AF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異常和血栓栓塞,是導致心力衰竭和腦梗死的常見病因,可增加致殘率、死亡率和醫療費用,帶來嚴重的醫療和社會問題。射頻消融治療AF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及較低的并發癥發生率,越來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介入治療[2],但手術本身較復雜,因此需要高水平的導管技術和高質量的護理配合,護士應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以提供準確、預見性的護理配合。研究表明,84.5%的患者表示基層醫務人員并不會與患者溝通AF知識,96.5%的患者希望從醫務人員處獲得AF相關知識[3]。國外的研究表明,在經過醫務人員的書面和口頭解釋后,患者對AF的危害和治療方案的理解有明顯改善[4]。因此,護士要不斷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開展健康教育,細致準確地觀察病情,是該項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5],因此應該加強醫護之間的溝通,醫護聯合查房,能提高護士的專業水平和細致準確觀察病情的能力,對醫療起到了促進作用。
國內外目前對導管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的抗凝治療尚無定論,國內雖參考歐美AF指南中建議,但臨床華法林應用率低,患者依從性差。加強術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隨訪尤為重要[8]。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合適的出血風險評估監測以及合理的隨訪制度建立,能提高患者的抗凝知識知曉率,減少出血的發生,加強服藥依從性和INR的監測,從而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降低危險性,同時也能向臨床研究提供準確的資料,為建立合適的房顫導管消融術后患者標準抗凝策略作依據[9]。本研究采取醫護配合的AF術后隨訪門診,可以減少患者的每次隨訪時間,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心臟介入診療技術的廣泛開展及多種侵入性操作的實施,抗菌藥物的更新及廣泛使用,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增加了感染的機會,侵入性檢查與治療是引發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10]。房顫射頻消融術后如果發生院內感染,可能導致AF復發、住院時間延長,甚至引起嚴重感染、重癥肺炎導致患者死亡,后果是非常嚴重的[11],加強院感預防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患者的醫院內感染率,減少的患者的住院時間,節約了住院費用。
在醫生指導下,貫徹房顫射頻消融治療的每一個細節,對手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把醫護工作精細化、人性化,體現了醫護工作以患者為核心的理念,顯示了其有效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周自強,胡大一,陳捷,等.中國心房顫動現狀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7):491-494
[2]黃永麟,王家宏.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近代處理原則[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6,20(3):201-204.
[3]秦學明,朱劍峰,李原林.基層醫院心房纖顫患者華法林應用狀況[J].中國社區醫師,2013,43(4):42-43.
[4]Etienne A,Gunter B,Josep B.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physician andpatient understanding,perception,and attitudes to atrial brillation and itscontribut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Europace,2010,12(5):626-633.
[5]戴文漪,翟虎.120例房顫射頻消融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102-103.
[6]唐思.舒適護理在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的應用[J].現代護理,2013,12(5):474-475.
[7]湯慧紅,錢憶超.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的護理及常見并發癥的處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5):71-72.
[8]黃緒紅,黃小惠,寶杰.健康教育在房顫患者華法林治療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1,8(5):164-165.
[9]黃潤,周珽.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抗凝治療現狀與護理[J].中國醫師雜志,2012,增刊下冊:145-148.
[10]況瑜天,徐建,何海生.杭州地區三級醫院心血管內科醫院感染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10-312
[11]王紅雷,李長嶺.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感染的臨床特征[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8,18(11):1567-156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44
B
1009-5519(2015)20-3152-03
2015-04-22)
袁龍會(1977-),女,四川成都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5744760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