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文,王秋程,韓 雪,荊 慧,邵 華,孫一欣,劉 釗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超聲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81)
新型教學模式聯合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在超聲教學中的應用
程 文,王秋程,韓 雪,荊 慧,邵 華,孫一欣,劉 釗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超聲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81)
超聲檢查是一種集診斷與操作技術于一體的影像專業技術檢查,需要超聲醫生具有高水平的臨床診斷能力及良好的操作手法。在超聲人才的培養方面既要注重對理論知識、診斷思路的培養,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術及規范報告書寫能力。這需要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使用傳統“填鴨式”或“筆記式”教學模式進行人才培養,而要采用先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及獲得優秀教學成果。
教學方法; 超聲檢查; 基于問題的學習; 案例教學; 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
超聲檢查作為一項重要的影像學檢查,具有集實時操作技術與臨床診斷于一體的特點,這就需要超聲醫生具有綜合臨床診斷知識與優秀的操作手法。因此,為超聲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診斷要求。自2015年以來,我國已基本全面實施高等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政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國際上先進發達國家通行的醫學教育模式,對引導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生以保證臨床醫生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如何在超聲基地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中取得更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已成為教學醫生亟待研究的熱點問題。本院自2011年以來,經過多次改革教學方法,依據超聲診斷的特點制訂了案例教學、PBL教學法、實時操作聯合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一體化教學與考核體制,并得到了理想的教學成果,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或“筆記式”教學已不能滿足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的要求。“教師教,學生記”的教學方式易造成課堂氣氛枯燥、乏味,不易加深記憶;且往往會使學生的思維固定、受局限,致使思維不夠靈活,從而缺乏創造力與創新力。本院采用課堂教學后實踐操作的教學方式。而常規的理論課程講授后,實踐操作常常僅針對某一課堂教授的內容進行操作,造成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相對獨立、不連貫,不能形成知識系統及知識網。經多方探索與實踐,最終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接受規范化培訓學生具有一定超聲理論基礎,案例教學可提高學習興趣,在學習和分析過程中可以將以往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并將各個知識點穿成線,建立“點-線-面”的知識網絡體系。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知識點空白,學習新的知識和理論,達到融會貫通。
PBL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基于問題的學習,啟發和誘導學生尋找答案,解決問題[2]。超聲診斷從問診、超聲所見到作出最終的診斷,需要嚴謹、綜合的診斷思路。對于剛剛步入臨床學習和工作的研究生及住院醫師,如何使其建立起規范的診斷思路及靈活、開放的診斷思路是教育工作的重點所在。從檢查開始對患者問診,“怎樣來問,問什么,問的目的是什么”,讓學生在思考中提出問題。同時進行超聲檢查,針對超聲圖像所見,綜合問診結果在腦海中形成初步診斷。此過程中,教師擔任著重要角色,從問題的設計、學習小組的分配及對學生的指導技能等起著關鍵性作用[3]。所謂只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有高質量的學校教育[4]。
在此教學過程中,問題只是一個載體,重點在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及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學會主動思考、學習。例如,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知識后,在案例分析和診斷過程中往往要經過疾病的鑒別診斷。鑒別診斷過程中要對哪些疾病進行鑒別,需鑒別診斷的疾病各自具有哪些臨床特點及超聲聲像圖特點,各個疾病之間的鑒別要點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由學生自主思考提出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PBL教學法現已成為本院培養超聲專業人才的重要教學方法。
“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是美國教育家特內根據當今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基本思想而創立的。該提問模式將教學提問由低到高分為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共6個層面,每一層面的提問均與學生不同類型或4個水平的思維活動相關聯[5-6]。本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歷,將學生階段性或出科考試也分為6個層次,具體如下。
3.1 知識水平的提問 對基礎知識的提問是最基礎的,一切診斷都建立在準確的基礎知識水平之上。看似最低層次的提問確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只有基礎知識準確記憶、牢固掌握,才能有更深層次、更多元化的發揮。這類提問本院超聲教學考核以筆試考試為主,多提問的是概念、名詞解釋、簡答或論述,關鍵詞以“哪幾點”、“什么聲像圖表現”多見。
3.2 理解水平的提問 在已經掌握一定超聲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理解,該過程又是一次“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在此水平中,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求學生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和闡述出來。掌握了各種病變的規律,能分析出聲像圖應有的特征性表現,從而有助于進一步應用。
3.3 應用水平的提問 此應用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利用已儲備的知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或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超聲醫學診斷的專業型研究生或超聲專業的住院醫師,本院采用上機時間操作和邊操作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帶教教師給予相應打分(表1)。如:對某部位不適的患者進行問診、觸診、超聲檢查等,如何進行超聲標準切面的規范化操作,操作手法的熟練掌握;對于陽性體征采取教師提問或自我提問,如“何種疾病會出現此陽性癥狀?需要與哪些疾病鑒別?各種疾病的表現又有哪些不同點和相似點?”。

表1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生考核表(超聲)
3.4 分析水平的提問 該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對較復雜、對不同層次學生相對疑難的病例或知識進行分析或提問,將案例的前因、后果及診斷思維受阻或受干擾之處進行仔細的分析整理。本教研室搜集大量疑難病例及案例超聲圖片或資料,供學生自主提問、分析理解,鍛煉診斷思維能力并拓寬診斷思路。
3.5 綜合水平的提問 這一水平提問目的是讓學生對零散、分離的各個知識點整合成知識線及知識面,達到“點-線-面”的教學成果。將知識打亂后重新組合的方式,會使學生擺脫思維固定模式,最終達到對知識完成整體理解,用靈活的、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
3.6 評價水平的提問 該水平的提問是提問的最高層次,目的是幫助學生結合在超聲科輪轉的自身經驗,在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基礎上,對所學知識的價值做出評價,提出新見解,構建完整的新知識體系。
在階段性科內考核中,本院采用超聲分部位教學,即把教學內容分成淺表、心臟、血管、腹部、婦產科、介入等幾個部分分別進行學習和實踐,并在各教學內容完成后進行階段性考核。根據“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的6個層次,由淺入深對學生進行考核。
總結本院的教學經驗,將案例教學、PBL教學與應用“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相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尤其是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具有重要教學意義:(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同水平的問題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能夠促使學生提高注意力,引起其進一步探究的動力和熱情。(2)有利于培養思維能力。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解答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師與學生分別對問題的評析又是思維方法的傳授與切磋。(3)有利于增強表達能力。實施課堂提問,為每一位學生建立一個展示自我與大膽發表建議的平臺,充分闡釋自己的觀點,并偶爾形成激烈的討論,即鍛煉了思維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4)有利于提供教學反饋信息。學生對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及一些要求大膽提出,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準確、有效地反饋,促進教學方法和其中各環節的改進與不斷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利用以上教學方法,本院超聲科參與規范化培訓的研究生和住院醫師在完成培訓后經過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和出科考核,學生整體知識掌握和操作水平及超聲綜合診斷能力顯著提高。對于超聲科培養研究生及住院醫師的優質方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雙向、及時地討論與反饋,為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提供更多幫助,為教研室整體提高教學質量樹立了典范。
[1]秦小明.我國住院醫師培訓的現狀問題和對策中國衛生法制[J].中國衛生法,2010,18(3):31-32.
[2]柏樹令,喬敏,王世鵬,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醫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1):81-82.
[3]俞穎,李曉,黃麗麗,等.淺談PBL教學模式下教師的重要性[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1):116-119.
[4]向和.依靠教師辦學提升教師素質[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1.
[5]黃小波,李宗信.布魯姆-特內教學提問模式在中醫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12):107-108.
[6]韓雪,程文,荊慧,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影像專業超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62-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56
B
1009-5519(2015)22-3492-02
2015-08-03)
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規劃課題(GBC1213128)。
程文(1969-),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從事超聲診斷與超聲介入工作;E-mail:chengwen69@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