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漢
(湖北文理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襄陽市郊區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樊文漢
(湖北文理學院,湖北 襄陽441053)
摘要:本研究以襄陽市郊區建制鎮中心幼兒園673名4-6歲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及走訪等方式對其社會性發展水平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郊區農村留守幼兒現象有所緩解,農村幼兒社會型發展整體水平偏低;在自我概念維度和好勝心維度上,男孩發展要優于女孩;留守幼兒在情緒穩定性、自我概念、好勝心等維度上急需幼兒園、教師及家長的關注與干預。
關鍵詞:城市郊區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
社會性發展是幼兒重要的發展領域,是一個幼兒從一個生物人,掌握必要的社會生活技能,實踐與內化社會道德行為規范,從而逐漸成長為一個社會人,并獨立適應社會的過程。幼兒期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幼兒逐漸掌握所處情景中所要求的各種行為規范,并形成與同伴交往、與他人相處必要的各種態度、習慣和能力,為以后適應更復雜的社會生活做好準備。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長期學校教育體系中的應試教育實踐及科學早期教育理念的缺失,使得幼兒社會性發展被嚴重忽視。筆者在湖北省襄陽市郊區建制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一定范圍內的調查走訪,以期在了解掌握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現狀與特點基礎上,提出促進其發展的對策。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體抽樣的方法,抽取襄陽市襄州區東津鎮中心幼兒園和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中心幼兒園共計741 名4-6歲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741份,回收711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673份,其中男性兒童351人,女性兒童322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陳會昌 《4歲—7歲兒童社會性發展量表》為主要調查工具,該問卷制定有全國常模,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較好。問卷調查15個因素由60個小項目構成,并且全部為正向題,適合一定規模的調查。具體的調查過程為,通過幼兒園集中將問卷發給幼兒家長,列有較詳細的填寫要求和注意事項,再由幼兒園集中回收,同時,配合指導家長回答問卷的需要,并輔之以走訪等方式。
(三)數據整理與分析
以年齡、性別、是否因留守等情況作一定分層處理,在SPSS19.0進行數據錄入,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一)樣本一般情況

表1樣本一般情況
從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看,在673份統計數據中,其中男性351人,占52%,女性322人,占48%,留守幼兒占29.7%。(二)
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現狀

表2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得分
將本研究對象在量表15個維度上的得分分別與常模比較,統計結果顯示,調查對象社會性發展總分的平均分為201.14,標準差為26.12,與常模比較,數據顯示幼兒社會性發展總分較好級別的比例最高,占35.2%,其次為中等,占30.1%。與常模比較,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整體分值較低,但基本符合常模一般分布。
具體而言,在意志、同伴關系、獨立性和好勝心這四個維度上,達到較好的比例分別為42.1%、41.9%、47.3%和42.1%,而在生活習慣、情緒穩定性和自尊心這三個維度上較差的比例較高,分別占20.2%、15.2%和12%。這表明在這三個維度上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較差。
(三)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性別差異與分析

表3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性別差異(本表格只顯示有顯著差異維度)
數據顯示,農村男性幼兒和女性幼兒在社會性發展總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遵守社會規則維度和無侵犯性維度上,男孩和女孩存在顯著差異,顯示女孩更遵守社會規則,男孩反之,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及在遵守社會規范維度上得分較低。但是在自我概念維度和好勝心維度上,男孩與女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男孩發展更好于女孩。
(四)留守與非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差異與分析
數據顯示,在遵守情緒穩定性維度、自我概念維度、好勝心維度上,非留守幼兒得分顯著高于留守幼兒,其他維度上則沒有明顯差異。

表4受調查幼兒社會性發展與留守狀態多重分析(本表只顯示有顯著差異維度)
1.本次研究樣本為城市郊區建制鎮幼兒園幼兒,留守幼兒約占三分之一,反映中部城市承接東部產業專業轉移,農民工能夠在家鄉附近就業,郊區農村幼兒留守現象有所緩解。但是數據顯示,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整體水平偏低,家庭、幼兒園、教師及社會應當積極關注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2.女性幼兒在遵守社會規則維度和無侵犯性維度上,顯著差異優于男性幼兒。這一特點符合一般的調查結論。
3.調查顯示,在自我概念維度和好勝心維度上,男孩發展要優于女孩,這與一般結論有所差異。在訪談過程中要注意到,一般家長在教養過程中會更注重男孩的觀點和意見,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存在類似的情況,因此男孩相對于女孩有著更多的自我意識發展鍛煉的實踐機會。對此家長和幼兒園應當更新教育觀念,切實關注女孩自我意識的發展。
4.留守幼兒在情緒穩定性、自我概念、好勝心等維度上急需幼兒園、教師及家長的關注與干預。
參考文獻:
[1]李穎,李敏.預防“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異常的幾點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7,06:16-18.
[2]張蒞穎,孫敬.學前流動兒童社會性發展現狀及其特點[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37-40.
[3]戚海燕,朱家存.促進隔代撫養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策略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144-147.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6歲農村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1B428;湖北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鄂西北學前教育研究中心”立項課題“農村幼兒社會性發展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5Y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