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目的 探析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治療小兒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和觀察兩個小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西醫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護理,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治療,觀察組35例痊愈,4例好轉,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2%,而對照組25例痊愈,9例好轉,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5.2%,并且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幾率較低,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運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患兒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出現幾率,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兒預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慢性胃炎;小兒
【中圖分類號】R361.2 【文獻標識碼】A
小兒慢性胃炎主要指的是各種原因持續反復作用于胃黏膜所導致的慢性炎癥,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其誘發因素與微生物、飲食、膽汁反流、藥物以及毒素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在臨床上表現為反復腹痛、反酸、早飽、食欲不振、頭暈、惡心以及乏力等癥狀,患兒發病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往往會導致病情嚴重,增大臨床治療難度。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小兒胃炎患兒的數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治療小兒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兒,所有患兒入院后,經全面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隨機將其分為對照和觀察兩個小組,在對照組的40例慢性胃炎患兒中,25例為男性,15例為女性,年齡5~12歲,平均年齡為(9.12±2.59)歲,病程1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6.21±5.31)月;而在觀察組的40例慢性胃炎患兒中,22例為男性,18例為女性,年齡4~13歲,平均年齡為(9.23±2.61)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8.21±7.31)月。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40例慢性胃炎患兒,臨床上主要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和護理,即運用阿托品、硫糖鋁、西咪替丁以及阿莫西林對患兒進行治療,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患兒的飲食護理、腹痛護理、用藥指導以及嘔吐護理等綜合護理;而對于觀察組的40例慢性胃炎患兒,在對照組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中醫辨證護理聯合治療,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對于寒邪犯胃型患兒,臨床護理主要遵循散寒止痛的基本原則,運用良附丸加味,湯劑盡量趁熱喝,或者運用砂仁、陳皮以及生姜等煎水熱服,同時,還可以運用熨藥法、毛巾熱敷法、坎離砂法、暖水袋等,以暖胃散寒;(2)對于飲食停滯型患兒,臨床護理主要遵循消食導滯的基本原則,運用承氣湯或者保和丸化裁,在治療的過程中,先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等病情有所緩解后,再給予患兒軟食、半流質或者流質食物;(3)對于脾胃虛寒型患兒,臨床護理主要遵循溫中健脾的基本原則,運用黃芪建中湯化裁,湯劑盡量趁熱喝,在服藥后,飲食上應該給予患兒熱飲、熱粥,以助藥力,同時還可以飲用姜糖水。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對患兒的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關注,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降低不良反應的出現幾率。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上在評價治療效果時,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標準:(1)痊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胃鏡檢查,胃黏膜趨于光滑;(2)好轉。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出現明顯好轉,經胃鏡檢查,胃黏膜糜爛程度較治療前縮小60%以上;(3)無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沒有出現任何變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治療,觀察組的40例慢性胃炎患兒,35例痊愈,4例好轉,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2%,而對照組40例慢性胃炎患兒,25例痊愈,9例好轉,6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5.2%,并且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幾率較低,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 討 論
小兒慢性胃炎在中醫學上屬于“胃脘痛”范疇,在臨床上以上腹疼痛為主要癥狀。中醫學上認為,由于小兒脾胃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擾,導致氣機壅阻,經脈凝滯不通,從而導致疼痛[2]。中醫將小兒胃脘痛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濕熱中阻、外邪犯胃、脾胃虛寒、飲食積滯以及肝郁所滯等型[3]。臨床觀察所見,大多數患兒都比較喜歡食用肥甘甜膩的食物,尤其是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為主,并且家長沒有及時進行干擾,不分潔穢,不知節制,日久生石化熱,從而誘發該病。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由于小兒慢性胃炎的臨床癥狀沒有任何特異性,大多數患兒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消化不良的癥狀,并且該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遷延、反復發作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難度。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治療小兒慢性胃炎患兒,可以根據患兒病情特點,制定有針對性治療方案,治愈率較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出現不良反應幾率低,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由此可見,運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治療小兒慢性胃炎患兒,不僅副作用小、出現不良反應幾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兒預后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韓子巖.韓松巖.韓蘇穎.慢性胃炎中醫辨證分型與悉尼胃鏡分類及HP感染相關性研究[J].中醫雜志,2012,42(9):556.
[2] 李 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費學院學報,2013,23(4):153.
[3] 陳彩霞.鄒科文.朱藝成.小兒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醫藥產業資訊,2013,12(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