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崇++楊新瓊

【摘要】目的 探討提高心衰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的方法。方法 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衰感染患者設為觀察組,抽取同期120例心衰未感染患者設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資料的全面分析,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抗生素應用情況、侵襲性操作、心功能、合并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12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51例(42.5%),上呼吸道感染者32例(26.7%),泌尿感染者13例(10.8%),其余為胃腸道16例(13.3%),皮膚感染8例(6.7%);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3.8±3.2d明顯長于對照組8.6±2.3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心功能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抗生素應用、侵襲性操作少于觀察組,合并癥明顯少于觀察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護人員應嚴格規范各種侵入性操作,嚴密監控有合并癥患者,準確把握其適應性,對感染者應提前進行藥敏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關鍵詞】心衰;醫院感染;侵入性操作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志碼】A
心衰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非常大,同時,感染可加重心衰,影響患者的預后情況[1]。因此,必須要不斷強化醫院感染控制工作[2]。本文以120例心衰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提高心衰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的方法進行分析探討,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衰感染患者設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符合研究條件,其中男74例,女46例,患者的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為(44.5±3.1)歲,患者的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3±3.2)年,抽取同期120例心衰未感染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72例,女48例,患者的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為(45.1±3.2)歲,患者的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6±3.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資料的全面分析,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抗生素應用情況、侵襲性操作、心功能、合并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感染部位的分布情況:12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51例(42.5%),上呼吸道感染者32例(26.7%),泌尿感染者13例(10.8%),其余為胃腸道16例(13.3%),皮膚感染8例(6.7%)。
臨床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3.8±3.2d,明顯長于對照組8.6±2.3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心功能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抗生素應用、侵襲性操作少于觀察組,合并癥明顯少于觀察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的對比[N(%)]
結論
心衰感染是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3],抗生素藥物使用、侵襲性操作、應用抑酸劑、住院時間、合并癥以及心功能等因素均為引起心衰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一些重癥心衰患者身體機能嚴重下降,再加上住院期間可能會出現合并性基礎疾病,具有較高的感染率。本組研究以120例心衰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抽取同期120例心衰未感染患者作對照,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12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51例(42.5%),上呼吸道感染者32例(26.7%),泌尿感染者13例(10.8%),其余為胃腸道16例(13.3%),皮膚感染8例(6.7%),說明心衰感染以以呼吸道感染為主,此結果與寧丹霞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4],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3.8±3.2d,明顯長于對照組8.6±2.3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心功能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抗生素應用、侵襲性操作少于觀察組,合并癥明顯少于觀察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證實,抗生素應用情況、侵襲性操作、合并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等因素與心衰患者感染密切相關。因而,在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有合并癥患者應重點監控及保護,并在必要時使用增加免疫的藥物以減少感染發生,對感染患者參照感染相關細菌譜、耐藥情況、經驗性用藥等,提前進行藥敏試驗并視結果進行用藥指導;在患者符合出院條件時及時安排患者出院,進而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劉傳穩.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常見感染危險因素及處理[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5).
[2] 陳新紅,寧志芳,符霞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心血管術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04).
[3] 楊莉君,余桂英,李瑜秀等.老年患者植人水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的護理和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醫藥,2009,(17).
[4] 寧丹霞,楊雪英,劉年安等.326例心血管疾病醫院感染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