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國
【摘要】觀察透皮技術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
【關鍵詞】流行性腮腺炎;透皮技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51 【文獻標志碼】A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成人中也有發病。臨床上以腮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發熱拌咀嚼受阻為特征,冬春易于流行,常可引起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近兩年我采用了青黛粉加消腫止痛貼(亞寶藥業生產,內有沙蒿子)帖敷腮腺的方法治療本病,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門診就診、診斷為“腮腺炎的患者20例年齡2歲~32歲,病程1~7d。
診斷標準:按《傳染病學》流行性腮腺炎的診斷標準確定診斷;根據流行情況,接觸史以及腮腺腫大特征;
血象:血細胞計數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血清學檢查:用補體結合試驗,S/V比例高,其效價高于1:200。
主訴:耳下部腫脹、發熱、畏寒食欲不振、周身不適等。
治療方法:青黛粉適量,用消腫止痛貼專用藥液稀釋和成糊狀,再把藥液用注射器均勻的噴灑在消腫止痛貼的沙蒿子上面以濕潤為度(忌液體過多),然后攤在沙蒿子上面,將腫脹的腮腺部位用酒精消毒,待干燥后,將上述藥貼貼于腮腺上面,24h換藥一次,忌食酸辣食物,體溫38℃以上時口服賴氨匹林散,一般3~5貼即可痊愈。
療效觀察:
療效判定臨床標準:①顯效:經貼敷后腮腺腫脹消失,疼痛癥狀消失或減輕,發熱消失;②好轉:用藥貼敷后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③無效:用藥貼敷后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治療結果:20例患者均在3~5d后治愈,有效率為100%。
典型病例:患者,男,31歲,小學教師2d前出現發熱、頭痛、兩耳下腫脹疼痛且局部有灼熱感,壓痛明顯,咀嚼及吞咽動作困難伴疼痛,T:38℃,診斷為流行性腮腺炎。按上述方法敷貼兩側腮腺部位,3d后即痊愈。
討論
流行性腮腺炎,臨床較為常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季易于流行,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多見,又稱“痄腮”,嬰幼兒和學齡期兒童機體免疫力差,易患此病,但近年成人也較易患本病,我利用中醫外治法中的透皮療法,貼敷腮腺部位治療腮腺炎,療法簡單,經實用不良反應少。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故對腮腺炎有較佳療效。沙蒿子:解毒消腫,故兩藥合用對腮腺炎的治療有較滿意的效果。
透皮技術是根據中醫經絡學的理論,外治法,從整體出發進行治療,將中藥貼敷于腮腺部位,藥物透過皮膚直達病所。
總之,本方的原則是清熱解毒、消腫,用于治療腮腺炎效果很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煜峰.傳染病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