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岳雪皎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靜脈留置針(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代替普通頭皮針的應用與臨床,使用安全,減少血管損傷,減輕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為危重患者搶救開辟靜脈“綠色通道”。留置針能減少護士工作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1]。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并發癥,如液體外滲、靜脈炎、堵管等。靜脈炎是由于輸入高濃度、強刺激性藥物引起穿刺局部炎性反應或置針使用不當引起血管非穿刺性損傷、血管壁內皮完整性被破壞引起,嚴重時導致液體在血管壁薄弱處向深部組織外滲,可引起局部腫脹、疼痛,甚至壞死等不良后果 [1]。近日我科成功的護理了一位長期臥床患者靜脈留置針輸液導致的靜脈炎。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74歲,患者因“頭暈伴口眼歪斜、言語不利1h”由急診收入我科。入院前1h患者入廁時滑倒臀部著地,進而感頭暈、惡心、嘔吐大量胃內容物,言語不利,感左側肢體麻木,活動受限,無大小便失禁及意識喪失。診斷:①急性腦梗 ②心肌缺血。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甘露醇脫水等治療,輸入腸外營養素脂肪乳保證營養攝入。一周后,患者留置針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診斷為靜脈炎。
護理問題及產生原因
皮膚完整性受損原因包括:患者屬高齡患者,因疾病原因不能下床活動,長期臥床。患者活動受限,容易引起的消化不良、 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染的發生。同時靜脈炎的發生與患者年齡大,血管彈性差、血流緩慢,長期反復靜脈穿刺應用藥物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形成血栓,從而引起靜脈炎 [2]。患者長期輸注甘露醇,脂肪乳高分子液體刺激血管。輸入藥物的性質與靜脈炎的發生有關[3]。20% 甘露醇為高滲性組織脫水利尿藥,對局部血管損傷較為嚴重 , 血漿滲透壓增高是導致局部血管損害的主要因素之一[4]。該患者長期輸液,每天輸入液體量大,留置針刺激血管時間長。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的關系:使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長短也是影響靜脈炎發生的重要因素[5]。
疼痛——與靜脈炎有關
知識缺乏——缺乏留置針保護相關知識
護理措施
遵醫囑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靜脈炎:蠶沙有活血通經的功效,蒲黃涼血止血,活血消瘀,冰片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加上利多卡因,硫酸鎂調成糊狀,敷于患處,一天后手臂留置針處癥狀減輕。
加強肢體功能鍛煉,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經常按摩其肢體,防止肢體僵硬,促進血液循環。用熱毛巾在穿刺部位上方濕熱敷,促進靜脈回流,減少對血管的傷害。
合理保護靜脈:該患者長期用留置針靜脈輸液,所以要合理利用靜脈。提高穿刺技術,穿刺時力求準、穩,爭取一次穿刺成功,減少患者痛苦同時,減少對血管的損傷。嚴格無菌操作,消毒嚴格。
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輸液情況,聽取患者主訴。積極治療靜脈炎,減少患者痛苦。
認真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實施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并發癥的早發現,早治療。對應用靜脈留置針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既促進了護患之間相互溝通和理解,又滿足了患者的知情權,還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6]。
討論
長期臥床患者因機體活動少,易造成肌肉萎縮,血液循環不良及營養缺乏等后果,又因多種并發癥及長期靜脈輸液從而引起靜脈穿刺困難[2]。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運用廣泛,特別是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本例患者長期輸入甘露醇,脂肪乳等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所以更容易引起靜脈炎的發生。本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護理靜脈炎,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進一步推廣運用于臨床。
小結
靜脈炎不僅對經外周靜脈繼續用藥造成困難,而且給患者身心帶來痛苦。雖然靜脈炎能通過各種手段治愈,但是最理想的方法是預防發生,盡量不增加患者痛苦。所以,在臨床工作中,為避免應用留置針時產生并發癥如靜脈炎等,護士應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加強工作責任心,提高操作技能來減輕患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鳳艷.靜脈留置針輸液致液體外滲及靜脈炎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J].衛生職業教育,2008,(18).
[2] 王會霞.長期臥床患者應用靜脈留置針問題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1,(21).
[3] 黎旌紅.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原因分析與對策[J].南方護理學報,2004,(01).
[4] 林華瑤,王惠瑩,王秋杏等.脈沖式沖管預防甘露醇輸注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03).
[5] 趙曉燕,寧寧,王曉芳.留置時間與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相關性研究[J].華西醫學,2009,(02).
[6] 陳紅字,王虹,胡君鵝,臨床實施護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調查明[J].中國健康教育,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