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摘要】目的 調查旺蒼縣死因登記工作中死亡病例的漏報情況,準確評估我縣全部人群死亡率。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旺蒼縣8個鄉鎮和3個縣直醫療衛生單位,通過入戶調查獲取2012年居民死亡數據,與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核實死亡信息,統計漏報率。結果 2012年旺蒼縣居民死亡報告率為95.25%,漏報率為4.75%。結論 旺蒼縣死因監測漏報率雖較低,但還需進一步健全死因報告制度,加強多部門協調機制。
【關鍵詞】死因監測;漏報;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R18 【文獻標志碼】A
死因監測數據是切實評估全縣公共衛生信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來源之一,也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據。為準確反映人民健康狀況,評估人群死因監測數據的完整性,估計漏報率,校正全人群報告死亡率,以獲得相對準確的全人群死因死亡率數據。充分利用死因監測數據是為政府保障居民健康狀況,制定人口政策與疾病防治規劃、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提供科學依據。旺蒼縣疾控中心于2013年3月中旬開展并完成了死因漏報現場調查:
調查目的
評估縣級醫療機構及鄉鎮衛生院死亡病例的報告率和報告工作質量;
通過報告信息的反饋,督促報告單位改進并規范報告工作,提高報告質量和報告率,杜絕漏報。
調查單位和內容
調查單位:縣直醫療機構3家,鄉鎮衛生院8家;
調查的內容:
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生前住址、死亡日期、死亡地點、死亡原因、填卡日期、錄入日期、漏報環節、科室(村名)名稱、門診/住院等;
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姓名、性別、死亡日期、填卡時間、填寫主要信息漏項情況、錄入時間、報告及時性、死因鏈的填寫、根本死因及編碼。
調查方法
從3家縣級醫療機構和8家鄉鎮衛生院構急診科(室)、危重患者救護科(室)搶救死亡記錄、住院部出、入院登記本中各抽取5例2012年死亡患者。急診科(室)不足5人時,抄取2012年全部死亡病例,并增加危重患者救護(室)人數;
8家鄉鎮衛生院中除一個鄉鎮全部調查外,其余7個鄉鎮各抽取2個村,由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醫生和村、社干部組成調查小組入戶調查核實各村社2012年度死亡病例詳細情況。
現場抽查核對:將所抽調的鄉鎮社區居委會、村、社調查到的死亡病例數與該單位網絡直報—死因報告登記管理系統中的報告信息、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死亡登記薄進行核對,判斷漏報率和報告質量等指標。
調查結果分析
2012年全縣死亡報告及漏報情況:本次共調查了3家縣級醫療機構和8家鄉鎮衛生院,共調查死亡病例316例,查出漏報15例,漏報率為4.75%;2012年網絡報告死亡病例2707例,粗死亡率5.89‰,低于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性調查結果6.0878‰[1];其中縣級醫療機構調查48例,共漏報8例,漏報率為16.67%;漏報最高的為縣醫院5例,漏報率22.73%。鄉鎮衛生院調查268例,漏報7例,漏報率為2.61%;漏報環節中醫生漏報率為2.22%,醫院漏報率為2.53%;調查中發現,縣級醫療機構漏報主要集中在急診科和搶救室。
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質量調查:在抽取的134份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中,填寫規范率為84.33%。缺項最多的是出生日期、根本死亡原因及ICD編碼,極個別卡片未填寫填卡日期和最高診斷單位、最高診斷依據。根本死因確定準確率為85.82%。問題主要表現在傷害的根本死因填寫成直接死因、心血管疾病缺乏診斷依據等。錄入一致率為83.58%;主要表現在年齡、填卡日期和錄入日期的錄入與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填寫不一致。死因鏈填寫準確率為82.09%,主要是基層醫務人員混淆了死因鏈的合理描述、疾病之間的邏輯關系。
不同年齡組死亡漏報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死亡漏報情況
從表中看出,0~10歲組、15~45歲組死亡漏報率較低,而50歲及以上年齡組漏報率較高。
討論
對照《全國死因登記信息網絡報告規范》、《衛生部慢病防控工作規范》的質量控制要求,我縣本次死因調查反映出全縣根本死因確定準確率85.82%低于國家(95%),粗死亡率5.89‰低于國家(6‰),以50歲及以上年齡組漏報為主,導致漏報的主要原因是:①一些監測報告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夠,人員變動頻繁,日常工作與公安、民政、計生、婦幼等部門銜接不到位;②城鎮化趨勢加劇,人口流動量大,非戶籍死亡人口增多;③醫院急診科死亡漏報較高,住院部死亡漏報偏低;④基層醫療機構死因監測人員相關知識掌握不夠,主要表現在根本死亡原因及ICD編碼、死因鏈的填寫存在邏輯混淆現象。⑤我縣部分鄉鎮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為土葬改革區,因此人口死亡不需要開具死亡證明書,增加了死因監測工作漏報率。
針對以上原因采取措施,切實提高死亡報告質量,杜絕漏報,更好的監測我縣全民死亡率、疾病死亡譜構成、死因順位及其變化趨勢。①建議政府盡快出臺可行的法律法規,規范各部門職責;健全死因監測工作的規章制度,穩定死因監測隊伍,強化死因監測報告人員工作責任心;②完善醫院內部報告程序、明確報告責任人及報告時限,嚴格落實院內自查、考核制度;③加強對醫療機構死因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④公安部門嚴把銷戶關,民政部門堅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⑤加強與公安、民政、計生等職能部門的協調機制,定期核對信息交換數據。⑥當地政府部門應當多關愛、關注孤寡、留守高齡老人。
參考文獻
[1] 王勝勇.死因分析與評價方法的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