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摘要】藥物半衰期(half-life time,t1/2)指血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時所需的時間,是判斷藥物在體內消除快慢的重要參數。如果能夠靈活的掌握消除相半衰期,那么就能夠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藥物半衰期;個體化給藥方案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志碼】A
藥物半衰期(half-life time,t1/2)指血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能夠反映藥物在體內消除的快慢程度。t1/2有分布半衰期(t1/2)和消除半衰期(t1/2)之分。由于藥物消除相半衰期在合理用藥中有重要作用,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
如何通過消除相tl/2確定給藥方案
超快速消除類(t1/2≤1h) [1]:這類藥物的特點是吸收與消除的時間很短,在體內蓄積的量非常少,因此這類藥物是能夠多次應用的,若應用不恰當,就會造成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偏低,也就達不到治療的效果了。這類藥物能夠很快的進入到體內,使得血藥濃度大大標準要求,或者還可以在藥物的劑量上相應的增加,用沖擊治療方法,使高度的血藥濃度保持長時間,這樣同樣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但也應考慮過高血藥濃度是否會引起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所以,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后再確定用藥方案[2]。
快速消除類(t1/2=1~4h):這類藥物吸收的很快,消除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快的,我們建議可以進行多次用藥,由于消除所需要的時間比較短,體內所積蓄的藥物的量往往被忽視了,這就使得藥物的毒性相應的增加了。所以在制訂給藥方案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些方面,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中速消除類(1/2=4~8h):這類藥物最合適的給藥方案為3~4次/d給藥,最好6h給藥1次或者是8h給藥1次,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慢速消除類(t1/2= 8~12h):此類藥物主張 2~3次/d的給藥方案,最好為8h給1次或l2h給1次。
超慢速消除類(t1/2>24h):此類藥物可1次/d或者是幾天服用1次,1次每天的服用方法比幾天服用1次的效果要好,這是由于1次/d的服用方法血中藥物濃度波動范圍小,每天規律的服藥,比較安全可靠。
非線性動力學類 此類藥物t1/2是根據藥物劑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服藥的人不同變化也不一樣,這樣就導致了藥物的劑量不好確定。若患者需要長期的用藥,我們建議先監測血藥濃度,根據血藥濃度的結果調整用藥方案,這樣是比較穩妥的。
以消除相半衰期為依據預知藥物在體內的變化趨勢
血液濃度穩態:連續應用藥物達到7個消除相t1/2,血藥濃度為 99%穩態,這表示血藥濃度在人體內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對需要長時期進行服藥的患者在血藥濃度穩定的時候進行監測血藥濃度是有重要意義的。根據監測出的血藥濃度的結果能夠制定一個比較適合的用藥方案。
藥物消除:用一次藥物或者是長久的用藥停止應用藥物之后的5個消除相t1/2,人體內的藥物含量消除了95%,這表示藥物濃度在人體內基本得到了消除,如果沒有相關的因素干擾t1/2的話,就可以停止對血藥濃度的監測了。若患者停藥的時間比 5個半衰期少而突然發病。這時應用靜脈負荷用藥就要謹慎考慮藥物的應用劑量了,給藥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則就有可能會發生藥物中毒的不良現象了。
靈活應用消除相半衰期
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藥物之間發生相互的作用使t1/2延長,這時候我們建議最好是根據對患者的血藥濃度的監測結果之后再制定用藥方案。
影響t1/2的病理因素:相應的疾病就會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不同的藥物作用的位置的不同,這就會使t1/2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在給患者制定給藥方案的時候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合理制定給藥方案。
影響t1/2的生理因素:t1/2受到年齡等相關生理因素的影響,年齡增長會使t1/2明顯延長,患者的用藥時間越長其造成的副反應就越大,即治療窗變窄。對于那些服用安全性較低的藥物的患者,就要監測血藥濃度,血藥濃度波動在治療的下線時,用藥比較安全。
t1/2與抗菌后效應(PAE):藥物的種類不同 PAE的長短也不同,這是因為PAE的長短與藥物劑量(濃度)呈依賴性、與抗菌活性成正比、與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關系比較緊密。
多種因素影響:若患者所患的疾病種類多,病情復雜不穩定,應用的藥物種類多,藥物之間可能存在著多種的影響,這時判斷消除相半衰期以制定用藥方案是最困難的。這時可對消除相兩點血濃度:Co為第1點,Ct為第2點進行監測。計算出t1/2,根據計算出的t1/2值來制定用藥方案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用藥方案的制定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具有針對性。我們在臨床為患者制定用藥方案時要依據消除相半衰期這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合理應用消除相半衰期,促進臨床更合理的用藥,提高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3-8]。
參考文獻
[1] 劉寶洪,范愿軍,沈琳.生物半衰期在臨床中的應用[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6,(05).
[2] 鐘景林,胡中和.開展臨床藥學工作、促進合理用藥[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1991,(04).
[3] 王曉波.發揮合理用藥潛能促進醫院健康發展[A].全國醫院藥事工作研討會暨2005臨床藥師論壇——在職臨床藥師實踐與培養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楠.合理用藥四大要素[N].農村醫藥報(漢),2008年.
[5] 閆世俊.合理確定給藥間隔時間[J].醫藥導報,2000,(03).
[6] 易曉玲.抗菌藥物后效應與全日劑量單次給藥的臨床意義[J].現代醫藥衛生,2003,(06).
[7] 宮曙光.老年病人合理用藥的適當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02).
[8] 李淑萍.藥物半衰期與合理用藥[J].內蒙古中醫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