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妮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對于整個護理工作都存在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安全的護理工作以及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避免或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前提,也是對患者身體、心理健康的負責[1]。護理安全文化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它既是保護患者的基礎,也是良好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墊腳石。優質的護理服務是良好診療過程的前提,而在優質護理工作中,安全文化的管理占有重要地位[2]。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神經內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前后的臨床效果,探討安全文化在優質護理中的重要性,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和方法
資料:本研究選取我院神經內科自2013年2月開展優質護理以來一年內的護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對2009年2月~2010年8月未開展優質服務期間的護理資料回顧性分析。
方法:對我院護理工作實施整改,以神經內科作為示范科室,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示范性實施,對我可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文化知識教育和培訓。
(1)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①強調不良事件的危險性以及預防的重要性;②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強調盡早發現和上報不良事件的重要性,鼓勵護理人員積極發現和上報不良事件,同時做好不良事件發生后的補救措施。③經驗總結,每周進行一次學習,對上周工作中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討論、總結、學習補救措施、積累經驗。
(2)安全意識教育和宣傳:對我科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專業培訓和宣教,樹立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掌握基本安全措施;同時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和宣傳,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個體化預防措施,予以書面教導合并口頭講解。
(3)不良事件危險因素的預防和排查:①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盡量實行考核制,保證每一位護理人員均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處理突發事件能力。②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教育工作應盡量達到基本知曉且重視,以保證能和護理人員完成配合。③住院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檢查并排除患者住院環境中多有具有安全威脅的因子。
觀察及評價標準:①統計我院神經內科在實施優質護理前后護理資料記錄的不良事件發生次數,計算其發生率。②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實施優質護理前后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統計。③對實施優質護理前后神經內科24名護理人員對出現不良事件后的心理變化進行調查統計。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x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實施優質護理前后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優質護理實施前后不良事件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護理人員心理變化評價: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后,24名護理人員中焦慮、不敢上報、怕患者投訴、怕丟面子發生率分別為:4人(16.67%)、4人(16.67%)、3人(12.50)、5人(20.83%)明顯低于實施前的:11人(45.83%)、12人(50%)、14人(58.33%)、17人(7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強調基礎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圍繞患者及其家屬的病情及心理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簡化護理工作流程,實現優質、高效、低消耗、高滿意度的護理服務工作[3]。護理安全文化是患者在接受護理的全程中,避免或減少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研究表明,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工作是良好醫療工作開展和完善的前提[4]。
優質的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而護理安全文化又是優質護理工作的良好開端。為了更好地實現護理工作優質和高效,我院在神經內科實行優質護理工作作為示范。本研究通過對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前后護理資料的統計分析,發現實施優質護理工作后,科室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經歷不良事件后心理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實施前的情況,提示護理安全文化的開展對于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素英,鄭紅.護理安全文化在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踐研究[J].河北醫藥,2013,(16).
[2] 權明桃,李曉娟,奉麗敏等.護理安全文化在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踐研究[J].全科護理,2011,(24).
[3] 屈雅婷,馬寶山,羅紅丹等.護理安全文化在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5).
[4] 周麗英,唐安弟.著重探討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安全文化的有效運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