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第七小學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探究
劉麗娟
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第七小學
新時期,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呢?本文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
數學教學;表達能力;交流;培養;創新
表達能力,是一個人思維理解、分析判斷、表述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們要教學好數學,學生要學好數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入手,逐步培養學生表達的準確性,表達的層次連貫性,以及表達的多樣性。并以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有效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思想。然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們著力解決的一個難題。
為此,近幾年來,我開始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方法和途徑,逐步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實際來實施,并不斷總結經驗和進行改進和完善。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在學生以有知識和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通過思考、匯報、交流,最后得到結論,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形成能力。然而這一過程,貫穿始終的是學生的表達和理解。所以在常規課堂教學中,每學一課的新知識,我都重點教給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周密的具有邏輯性的豐富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嘗試練習表達自己的理解。學會分析清楚題意,明算理,講算理,再由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比如講進位加減法時,通過動手操作擺小棒,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進滿十進一,為什么要退一當十;講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時,我引導并讓學生說清:用十位上的數和乘數相乘時,積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解答實際應用題時,我要求學生在反復讀懂題意的基礎上,分析和表達清楚題中的已知信息和所求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以及如何正確列式和計算的過程。
數學的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做數學作業的過程中是以主動思維為前提,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來探求知識并不斷培養創新能力。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我重點讓學生多說多練外,我還要求學生每天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選兩道典型題,從讀題,到分析,到理解,到解答,逐步講給家長聽,把自己是怎樣想的,怎么算的,為什么這樣算說清楚。并請家長簽字時寫明,孩子講得怎么樣。布置這樣的作業前,我都事先在飛信中對家長進行詳細指導和說明,需要家長了解和配合,家長也都能認真對待。這樣做,可以使孩子在課上學的知識和表達能力,在課下得到鞏固和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
學生數學作業上出現的錯題,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真的一點兒都不理解,不會做,而是因為學生計算馬虎或者對應用題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的,所以,一旦看到老師批出的錯號,大多學生能夠很快找到錯因,并能夠正確改正。為此,在自習時間或者面批面改的時候,我都要求學生當面說清為什么錯了,然后再回去改正。時間少的時候我就讓學生互相說,然后進行匯報。沒有時間說的時候,我讓學生回去給家長講錯因。對于平時復習卷單元測試中學生出現錯題時,我也通過讓孩子和家長編錯題的類似題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用這種口頭加書面的表達形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然而要使學生能堅持經常,保持積極思維的習慣,僅靠數學課上那點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還要通過平時鼓勵和開展小小的評比活動來進行,當然也需要家長的努力和配合。因為我是從一年級開始帶上來的,而且課上總是引導鼓勵孩子們發散思維,鍛煉表達,現在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形成習慣,家長也很積極,每次卷子發回去,我都會收到一張張寫的、畫的工工整整的改錯題本或紙,真的讓我很是感動和欣喜。孩子們舉一反三改正的錯題,不讓我看后表揚,他們都不甘心呢!有時間,我就讓孩子們比一比,說一說,誰的題改得好,有創意,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識,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做作業的快樂。
我還通過開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的活動,給孩子們空間,給他們平臺,“變我讓他們講,變成他要自己講”。從根本上讓數學學習不再是死板板的硬學,而是在快樂的講述中活學。
從接班開始,我就用我的Q Q號建了兩個群,一班一個,叫“數學交流群”,家長會上把群號告訴家長,讓他們都加進來。并對家長講明了建群目的以及入群須知。這個群的作用可真不小,孩子小記不住作業的可以互相問問;練習冊上的難題和拓展題,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切磋,然后對孩子進行輔導;有什么問題還可以給我留言,我上來看到再給予解答。開始時是這樣,到二年級以后,因為學生大了,有些孩子會上了,有問題也經常留言,同學間進行交流,后來,又逐步用語音功能交流了,科技的發展,真的是我始料未及,感到意外的。所以我就規定:有問題的同學想在群里和同學交流,一定要在下面想好怎么說,練習一下,然后再語音留言,之后應該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想解答的同學,也是聽到問題留言后,準備好怎么說,再上去解答。可以請家長幫助。現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這種形式來進行表達交流。
如果說以上的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更適合中等以上的學生的話,那么對于班里的少數學習能力差不善表達的學生,我則通過一些評比活動,來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表達的欲望。我除了對學生課上發言情況進行評比外,開學初,針對思維靈活,反應快,書寫速度快,尤其是平時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在自薦的和同學認可的基礎上,每班評出五名首批“智慧星”。他們熱情洋溢的表達充滿著真誠和自信,“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他們共同的心聲!下面的同學傾聽時更是認真的,羨慕的,敬佩的!他們的掌聲也是自發的,熱烈的!反映出積極向上,感恩幫助的心態!當然,我的心也是被感動著的……孩子們是那樣的可教!可愛!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創新的工程,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