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彤 孟祥忠 羅昌瀲 吳思璇 高盼 李龍
摘要:隨著人們對空調要求的提高,我們提出了一套新型智能換氣節能環保空調系統,該系統彌補了傳統空調不能換風的設計缺陷,更適合人們的生活需求。通過在室外設計一個換風扇,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通過換風管道引入到室內的出風口,完成對新風的引入,同時,把冷凝水進行回收再利用,利用蒸發散熱降低冷凝器溫度,提高制冷效率。該設計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經濟適用性,既不影響原有空調的運行,也可對傳統空調進行改裝,使其也擁有新型換氣系統,還可達到引入新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節能減排 智能自動控制 換風系統 能源利用 冷凝水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 TB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B)-00
1、 研制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條件的提高,空調的使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人們對空調的要求自然也越來越高。目前的家用分體式空調是閉式系統,無新風的引入,所以人們極易患因無新風引入的“空調綜合癥”,處在一種對人體來說極不舒適的環境中。對于這一系列的問題,該新型智能換氣系統,它不僅可以解決換風問題,還可以讓普通家庭享受到換風系統所帶來的新風享受。通過電路的控制,可以自動控制換風系統的開啟與關閉,實現控制的智能化。通過換風系統不僅可以引入更加新鮮的空氣,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減少空調的制冷能耗,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2、設計方案
2.1 電路控制系統
此系統采用全自動裝置,在空調的室內外機上裝上感應器,感應器所反映出的數據通過放大器的放大,傳輸至控制中樞。在控制中樞中,用采集到的數據與空調設定數據(用戶在開機時所設置的溫度與濕度)進行對比,控制系統就能根據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指標(溫度、濕度、空氣清新度等中和指標)的變化調節換風系統和制冷系統的開啟與關閉。在換風的時候就停止制冷,在制冷的時候就停止換風,如此循環往復,以達到自動控制室內環境的目的。
圖1 電路控制系統圖 圖2 室外換氣扇與空調室外機
2.2 機械部分
(1)室外換氣扇與空調室外機
該機械設計部分如圖2所示,左部的箱體為換風系統的室外換風扇,其上連接的管道與室內的風口相連通;右部的箱體為空調的室外機,其上連接的管道與空調的室內機相連通。換氣扇就是在普通風扇電機上加了一組正負相反接線,通過切換開關改變電源接入電機的接線組實現風扇的反轉,這樣風扇就可以切換進行進、排氣來更換房間空氣,以達到換風的目的。
圖3 室內機與換風風口 圖4 冷凝水收集器及噴灑器
(2)冷凝水收集器
該機械設計部分如圖4所示,為了能夠合理的利用冷凝水,在空調室外機的上部增設了一個專門用于收集冷凝器的水箱,通過噴灑裝置將冷凝水噴灑到高溫的冷凝器上,輔助冷凝器散熱,降低冷凝器的溫度。通過降低了冷凝器的溫度,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安全系數,同時,隨著室外機風扇的轉動變得相對緩慢,也節約了很大一部分的電能。
冷凝水收集裝置的設計如圖4,其工作原理:室內機①產生的冷凝水,通過管②流至室外機散熱片上部的小水箱⑤,浮球③會隨著水位的上升逐漸上浮,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橡皮塞④會被浮球(因為浮力)而拉起,水箱⑤中的冷凝水涌至噴口⑥,通過噴口⑥均勻噴至室外機散熱片⑧上,冷凝水在散熱片上蒸發吸收大量的熱量,以達到輔助冷凝器散熱的效果。
(3)室內機與室內換風風口
將換風口做成了和空調室內機一樣的擺葉,不僅可以實現新風的上下左右擺動吹入,讓整個房間的換風更加徹底;還避免了因臟物進入換風口,影響了新風質量的問題,更有利于對換風口的清洗與保養。同時,擺葉的設計也讓換風口看起來更加的靈活和美觀,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也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觀念。
(4)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智能換風系統采用全自動裝置,在空調的室內外機上裝上感應器,感應器所反映出的數據通過放大器的放大,傳輸至控制中樞。在控制中樞中,用采集到的數據與空調設定數據(用戶在開機時所設置的溫度與濕度)進行對比,控制系統就能根據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指標(溫度、濕度、空氣清新度等中和指標)的變化調節換風系統和制冷系統的開啟與關閉。在換風的時候就停止制冷,在制冷的時候就停止換風,如此循環往復,以達到自動控制室內環境的目的。該系統的智能化,省去了手動控制的麻煩,同時通過換風系統與空調的交換式開啟與關閉,也節約了很大一部分的電能。
冷凝水再利用裝置,是通過將室內機析出的冷凝水收集到冷凝水收集器內,通過噴灑裝置將其噴灑到室外機高溫的散熱片上,通過降低冷凝器的溫度,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安全系數,同時,隨著室外機空間內溫度的降低,風機也將自動轉動得相對緩慢,減少了風機的工作能耗,從而節約了電能。
(5) 創新點及應用前景
①相對現有家用分體式空調的閉式循環系統,該智能換氣系統有很大的優勢,它可讓普通空調擁有像中央空調一樣的換風技能。
② 將換風系統與室外機分離安裝,可實現普通空調的節能減排型轉化,很具靈活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可應用于普通空調的改裝。
③設計的冷凝水再利用裝置,不僅做到了資源的合理循環利用,也大大降低了空調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同時也能節約電能。
參考文獻
[1]蔡增基,龍天渝.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 (第五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 (2):291-305.
[2]沈維道,童鈞耕. 工程熱力學(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49-362.
[3]付祥釗,肖益民. 流體輸配管網(第三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146-167.
[4]彥啟森,石文星,田長青. 空氣調節用制冷技術(第三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2):82-92.
[5]楊世銘,陶文銓. 傳熱學(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5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