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軍
【摘要】:針對河道規劃管理中,使其能夠符合生態學原理,有助于提升河道水質,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以下本篇以西苕溪河道管理為實例,分析生態河道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先進技術以及其經驗教訓等,提升河道規劃管理水平。
【關鍵字】:河道規劃管理、生態景觀、生態河道、水利工程
中圖分類號:TV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b)-0000-00
引言
分析生態景觀河道建設問題,針對河道規劃管理,可以合理規劃河道空間結構,構建生態景觀,提出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的規劃策略,滿足河道規劃管理實際效益,發揮重要作用。以下就對此做具體分析。
1、 項目簡介
西苕溪流域上游為山區性河流,下游為平原河道,西苕溪是苕溪流域洪水入太湖的主要通道之一。西苕溪干流發源于浙江省安吉縣與安徽省寧國縣交界獅子山南麓的大沿坑,納上游各支流,經安城向東北流至梅溪匯渾泥港、昆銅港來水,經范家村至湖州市區的霅水橋,向東北流至白雀塘橋與東苕溪(環城河)匯合。西苕溪(白雀塘橋以上)干流長139.1km,集水面積2267.5km2。
目前西苕溪流域有賦石和老石坎兩座大型水庫。賦石水庫建成于1977年,集水面積331km2,總庫容2.18億m3。老石坎水庫建成于1970年,集水面積258km2,總庫容1.15億m3。在支流上有天子崗、大河口、和平、鳳凰等一批中型水庫。
2、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的意義
針對河道規劃管理中,實現水利工程項目融合生態景觀規劃,可以提升河道利用、管理效力,還可以確保水質安全,控制洪水,保護河道周邊的生態環境穩定,通過構建生態景觀,合理利用及保護現有水資源,科學合理的調配水資源【1】。在水利工程項目河道規劃化管理中,構建生態景觀,做好水利工程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河道規劃管理中,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其因風沙、氣候等不良自然因素,對水利工程河道造成侵害,還可以強化保障水利工程項目中河道的周邊生態穩定,降低河道的水質污染。同時,針對河道建立生態景觀,防風固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當前河道規劃管理中的抗風、抗旱能力,同時,也可以保護好水土資源,發揮景觀觀賞價值,改善當地水土流失狀況,發揮實際的應用意義。
3、分析當前河道規劃管理的弊端
3.1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缺乏水土保持對策
對于當前河道規劃管理中,缺乏對河道水土保持的方案規劃,不僅不能結合河道實際情況,不能有效分析當前的水土保持工作,并且,還缺乏有效的監督【2】。河道規劃管理中,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水土,保持生態安全,不適應河道規劃中的水土治理需要,并且水土保持中采取的治理措施技術含量低。
3.2景觀缺乏特色
對于河道規劃中,在生態景觀建設中,缺乏生態環保效益,不僅沒有發揮生態環境價值,并且還不具特色,不足以吸引人,不能發揮經濟引導價值,降低河道規劃效益。同時對于生態景觀建設中,沒有實現其與水利工程的融合,不能結合水利工程項目特色,構建生態景觀。
4、實現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項目的措施
4.1優化河道水生態景觀完整性
對于河道規劃管理中,在其水利工程項目中融合生態景觀,為有效提升河道水質治理,應該確保水生態環境,避免水生態系統破壞【3】。應用湖濱濕地生態手段,清淤和恢復水生植被,提高水質,降低營養鹽濃度,加強對內源沉積物治理力度,控制內源污染。同時,可以結合水利工程實情,設置荷花生態觀賞景觀、水生植物景觀,選出具有一定耐受性、可以適應河道水質現狀的先鋒物種,并維護重建植被群落,避免風浪、水位升高、水質下降因素,造成水生植物死亡,使其形成生態穩定性。河道規劃管理之中,利用植物根部的吸附力,有效改善水質壞境,確保河道生態穩定。處理河道斷面,確保河道水質安全,避免發生水源污染。
4.2提升生態景觀特色
針對河道規劃管理中,融合水利工程項目,結合生態景觀建設特點,建設具有特色的生態景觀,使人們可以對河道治理有更加感官的認識,提升河道規劃管理水平??梢栽诤拥酪巹澒芾碇校诓挥绊懛篮榍疤嵯拢m當設置親水平臺,使其觀察生態景觀,建設各種各樣水際空間,設置護岸斷面,采用個性化、立體式、分層式、臺階式護岸,提升河道生態景觀特色,帶來更多觀賞性【4】。營造綠化,以樹陰遮蓋河道,利于市民坐臥休息,使人能夠在各種距離與河道水接近,提供觀水、戲水景觀。有效利用河道河灘地,采取多層臺階式斷面結構,豐富灘地景觀。同時,還可以在生態景觀建設中,引入文化內涵,以文化來帶動生態景觀效益,挖掘河道人文、管理歷史,提升河道生態景觀構建特色。在生態景觀建設中,實現與水利工程項目的融合,能夠以喬木、灌木以及花草相結合配置,確保景觀布局合理、設計美觀。
4.3保持項目水土
在河道規劃管理之中,種植有觀賞價值的樹木,實現河道邊坡綠化,發揮生態景觀價值。并且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還應該針對河道邊坡以及土夾石邊坡,能夠結合河道的邊坡高度以及巖土環境條件,可以在河道邊坡采取撒草籽的方式,也可以應用噴播、植草、護坡等多種措施,有效防止河道規劃中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5】。減少水庫、河道的淤積,盡量避免點源污染,從而可以有效確保河道迅速綠化,達到穩固河道規劃中的邊坡穩定目的。并且,還應該嚴禁亂砍亂伐河道沿線的植被,這樣可以為河道生態景觀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有效保證河道規劃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河道規劃管理質量的提升。
4.4強化監管與維護措施
在當前的河道規劃管理工作中,實現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的融合管理,可以在規劃管理中,有效應用監測手段,監測河道水質情況;并且可以采取調查監測的方法,有效的收集在河道規劃管理過程中的土壤、植被、氣象與水文資料,分析在河道規劃管理中的水土流失狀況,根據景觀生態建設,認知分析其水土保持的現狀,并且能夠收集整理河道的地質情況,制定維護管理措施??梢栽诤拥浪こ讨?,根據水利工程線形開發建設項目特征,針對其階段性水土流失情況,定位觀測河道的水土流失動態,并且還將會監管維護生態景觀建設,避免雨滴擊濺傷害植物的根系,從而可以有效穩定河道坡面的土體。做好河道規劃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根據河道規劃監管,有效保護河道兩邊生態。
結論
綜上所述,在河道規劃管理中,實現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項目的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河道的景觀價值,也可以發揮河道在水利工程中的實用價值,促進河道水質提升,發揮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楓.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規劃設計研究 [D].福建農林大學,2011
[2]劉德東,高華,姚雙彥.生態景觀河道治理模式分析 [J].山東水利, 2013, (06), pp.21-22
[3]袁敏,唐運平,孫貽超.濱海生態景觀河道對污水處理廠出水凈化效果研究 [J].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 (11), pp.6-9
[4]張寶森.構建黃河下游生態景觀河道探討 [J].黑龍江水專學報, 2010, (02), pp.124-127
[5]宋威 , 張亞培.城市景觀河道生態景觀設計與管理淺析 [J].科協論壇(下半月), 2011, (10), pp.13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