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宗春
摘要:介紹了蘆山烏骨雞的養殖技術。
關鍵詞:蘆山;烏骨雞;養殖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831.8+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5-0045-01
烏骨雞是我國黑色食品中特有的寶貴資源,因其烏皮、烏骨而得名,具有很高的滋補、藥用和觀賞價值。千百年來被民間作藥食兩用的滋補佳品。其特點是營養全面,肉質鮮美,具有很高的食療滋補功效。《本草綱目》記載:“烏骨雞氣味甘平,無毒,主治補虛勞,贏弱,治消渴,中惡鬼擊腹痛,治女人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病”。現將蘆山烏骨雞的養殖要點介紹如下,共養殖戶參考。
散養的蘆山烏骨雞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肉、蛋屬綠色食品,近年來在市場上頗受人們青睞,價格不斷攀升,市場前景廣闊,放養規模每公頃林地以放養100羽蘆山烏骨雞為宜,規模大不便管理,規模小效益低[1]。在農村雞舍的建設相對比較簡單,也可就地取材,節約材料成本。圈舍放置地應選在避風向陽、地勢較平坦的草山草坡,旁邊應有樹林或果園,以便雞群在天氣炎熱時到樹下乘涼,還要有一片較平坦開闊的地帶,最好有豐富的青草、沙粒,讓雞自由地棲息和啄食。
1 放養蘆山烏骨雞的基本條件
(1)了解市場。農戶結合自身條件,確定養殖規模一來可以降低飼養成本,二來可以利用多余的勞動力飼養,達到增加家庭收入。計劃一年養2~3批,從而充分利用房屋及設備。
(2)根據養殖規模建造雞舍。房舍:可用舊房改造或新建雞舍。放養場地:充分利用荒地、旱田、茶園、果園、林地放養,放養場地有一定土壤層,有利于植被生長,放養場地以0.5~1.5 m2飼養一只為宜。
(3)掌握飼養技術,提高成活率,減少飼料消耗,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4)水、電、路較通暢,不影響進料、賣雞,對環境、對他人不構成影響。
2 飼養管理
2.1 溫、濕度管理
溫度控制是育雛的關鍵。剛孵出的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育雛室內的溫度要保持在32~33 ℃,并保持相對穩定,波動范圍不可超過2 ℃。 剛進雛雞時,室內濕度應保持在60%~65%,入舍10 d后室內濕度降到55%~60%。后期,應保持較低的濕度,因為濕度過高,微生物容易滋生,雞糞產生氨氣增多,影響雞的呼吸系統,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不利于雞的生長及飼料的保存和疾病的控制。光照時間每天保持在16~20 h,光照強度300 lx左右。
2.2 飼養密度
嚴格控制雞的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大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雞群生長不均勻,個體差異大,易發病。同時應減少舍內有害氣體、補充新鮮空氣、保持舍內一定的氣流速度,調節舍內的溫度和濕度。良好的通風狀態在呼吸道疾病的控制中起很大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2]。
2.3 墊料管理
墊料要松軟,不容易起灰,無霉變,沒有病原體污染。墊料在進入雞舍前,須嚴格消毒。
2.4 采食管理
飼料貯存在陰涼、干燥處,杜絕使用變質、發霉的飼料。烏骨雞散養由于其發病率低、成活率高、投資少的特點,不僅降低了飼養成本,還提高養雞經濟效益。
(1)蘆山烏骨雞的特點是放牧,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而且產蛋率高、品質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適于放養,深度消費者的喜愛。
(2)飼料的選擇。一般來說,蘆山烏骨雞的生長速度較慢,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比較低,但也不能只飼喂單一的谷物性飼料,以免造成營養缺乏,影響生長發育,降低成活率。應當選擇優質系列全價顆粒料或混合飼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種植的南瓜、木薯等雜糧代替部分混合料。
(3)雞舍的搭建、場址選擇。場地選擇應遵循如下幾項原則:①交通方便,遠離住宅、礦區和主干道路。②場地宜選在高燥、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③場地內要有遮陰設備,以防暴曬中暑或淋雨感冒。④場地要有水源和電源,并且圍得住,以防走失。避風向陽,地勢較平坦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樹木。還有放養場盡量選擇在林草植被好、蟲蟻多、隔離條件好的地方。有條件的種植一些優良牧草以及地瓜、玉米、高粱、木署、豆莢等雜糧用于彌補雞的飼料。⑤雞舍的建設要因地制宜選用土坯石料,木板、竹子等均可。要冬暖夏涼。圍欄可用鐵絲網也可用竹編網。大面積的也可種植小灌木。
(4)環境消毒和病蟲防治。①環境消毒。無論是有圍欄,還是無圍欄的養雞戶,都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消毒。環境消毒可用生石灰撒于放養區,一般每周1次,也可用消毒靈、百毒殺、新潔爾滅等消毒液進行消毒。②病蟲防治。放養雖可增強雞的抵抗力,但由于與外界接觸,也易感染疾病和寄生蟲病。因此,必須做好定期防疫和驅蟲工作。
參考文獻:
[1] 劉曉云,王海英.鹽津烏骨雞養殖管理技術淺談[J].山東畜牧獸醫,2011(9):12-13.
[2] 王 君.烏骨雞林地養殖的技術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2014(6):14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