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一 河南省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
一個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程度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河南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在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工作過程中,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事業改革,培養大批的高素質的職業人才,以滿足中原經濟區建設對大量的行業技術工人的需求,是加快發展、振興河南的一個關鍵點。
近年來河南省的職業教育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有了很好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專業人才,推動了河南省經濟的發展。同時河南省提出了振興中原經濟,實現中原經濟崛起的戰略,此戰略的提出對河南省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為社會培養合適的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河南省開始設立第一批的高職院校,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這些高職院校為河南省職業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很堅實的基礎,為此后河南省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參考。1998年,我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河南省的職業教育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的高職院校數量達到了58所,河南省的高職教育水平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在河南省高職院??焖侔l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高職教育的提高。
二 河南省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 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職業教育在這些國家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我國的歷史原因,社會普遍沒有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把它作為我國產業機構升級必備的一個基本條件來看待,因此職業院校在大家的心中形象很差、地位很低。再加上我國的職業教育在高考錄取中是最后一個批次,因此人們一直認為只有考不上大學的差生才會上職業院校,是不得已的選擇。
2 現有職業院校專業特色不明顯
目前,河南省有職業院校58所,各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同質化程度很高。在專業設置上,一聽說就業熱點就盲目開設,沒有考慮到自身條件,結果造成你有的專業我也有,你沒有的專業我也沒有,省內高職院校的生源競爭更加激烈。
比如軌道交通專業,鄭州的地鐵項目得到國家的批復,鄭州開始建設地鐵。于是省內的各大職業院校都想借地鐵項目分一杯羹,匆匆上馬軌道交通專業。有些學校連任課教師都沒有,只能開設一些和軌道交通專業沒有任何關系的課程。結果造成學生不滿意,影響學校后續招生工作。另外學生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學習,走上工作崗位沒法快速融入工作崗位,也造成用人單位的不滿。
以上種種均是由河南省各職業院校忽視了職業教育區域性的特點,在開設專業時沒有做好定位,沒有根據河南省的省情和學院自身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特色專業。
3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根據河南省高職學生的就業率數據,我們不難看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對口就業率是很低的。因此高職院校也在不斷的改革。為此各高職院校引進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對口就業率。但是,目前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只是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沒有后續的實質工作開展。
一方面,企業作為盈利性的組織,在接受學生到企業實習時,只是把學生當成廉價的勞動力來使用,只讓學生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學校通常把教授學生技能的工作推給企業,在學校教育時,只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專業技能的培養。學生到企業實習,為了學生的安全,學校要專門派出教師對在企業實習的學生進行管理,學院教師普遍都不愿意去一線,教師一般不會支持校企合作的真正開展。因此校企合作更大的只停留在合同階段。
4 專業教師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分為兩類,一種是學校正式教師,另一種是企業聘請教師。河南省各職業院校正式教師多為研究性教師,實踐能力較差。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近幾年學校開始嘗試向校外聘請企業的技術能手到學校教課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學校能夠給企業能手的報酬很少,希望企業能手能無償的培訓學生,這樣企業能手來校講課的熱情自然不高。另一方面,企業技術能手在學校只能兼職上課,無法正式成為學院教師。企業的工作本就很辛苦忙碌,因此企業能手就更無法抽出時間來學校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了。
5 重視技能教育忽視素質教育
在一些高職院校,高校教師認為只要教會學生相應的專業技能就行了,人文教育、素質教育就可以忽視。高校甚至在課程設置上砍掉大量素質教育的課程,認為這些是沒有用處的。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目前,我國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殺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對社會對家庭的認識偏頗造成的。
技能教育教會了學生基本的求生技能,素質教育教會的是學生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并服務社會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的過程。單純的技能教育使得學生功利性很強,急功近利,只注重個人利益眼前利益,一旦個人利益受損就會無法適從,做出一些不利于個人、家庭和社會的事情。
教育的目的是向社會培養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職院校不能忽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三 促進河南省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政策建議
1 發揮政府的作用,改變群眾觀念
發展職業教育,轉變群眾觀念很重要。在改變群眾觀念中,政府應該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應明確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只要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工資都是令人敬佩的。職業教育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是德國。政府可以通過公眾媒體向社會公眾介紹德國職業教育在德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紹德國職業人才的社會平均工資、福利水平,吸引大家將目光聚焦到我國的職業教育上來。
其次應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水平。河南省也可以借鑒上海、深圳的做法,通過向高技能人才提供當地戶口和住房的優惠,吸引高技能人才。進而通過榜樣的示范效應,鼓勵大家關注職業教育,投身職業教育。endprint
最后,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在專業設置和辦學質量上加大對高職院校的監管力度,敦促高職院校務實辦學,提高教學質量,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對口就業率,讓學生和家長看到職業教育的優勢,自覺選擇職業教育。
2 立足全省整合資源,推行“校校聯合”
河南省是糧食大省,未來也將在糧食上大做文章,對糧食相關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需求缺口也較大。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沒有考慮到河南省的省情,培養的人才大多向東南沿海流失,不利于河南省的經濟發展。在專業申報時,政府應引導高職院校向糧食方向傾斜,體現職業教育的區域性,為河南省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
河南省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追求“大而全”,專業數量很多,一些專業沒有優勢,根本就招不來學生,或者只招到很少的學生,專業無法真正開設,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為此,政府應整合全省資源,推行“校校聯合”。
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和鄭州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都是河南省較好的職業院校,兩所院校均開設有數控和旅游管理專業。從辦學條件到辦學歷史我們都不難看到,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在數控專業上具有比較優勢,鄭州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旅游管理專業具備比較優勢。根據比較優勢理論,各自開設沒有比較優勢的專業對社會來說是資源沒有達到充分利用,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兩個院??梢圆捎谩靶PB摵稀钡姆椒?,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達到最佳配置,為社會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為縣域發展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加大院校與企業的地域聯系,改善校企合作模式
產業聚集已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不二選擇,為了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政府在規劃產業聚集區的時候要考慮到學校的因素,將產業聚集區設置在高校附近,這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開展。此外也可以在產業聚集區設置教學培訓點,通過教學培訓點來推動校企合作的開展。
為了解決企業在對學生培訓時“留一手”的情況,可以通過訂單教育的方式解決。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根據企業和學校的情況,共同設置專業課程,企業和院校共同組建教學隊伍、共同培養學生,使學生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解決學生的對口就業問題,提高職業教育的效果。
4 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吸引企業人才進入高校
職業教育是向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行業,它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實驗、實訓,因此對教育資金的需求量就很大,為了發展職業教育政府就需要增加教育資金的投入。
首先應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入。實訓基地擔負著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重擔。一些職業院校由于實訓基地設備陳舊,嚴重影響到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實訓基地一般是比較燒錢的項目,例如一些硬件設施動輒百萬,高校沒有實力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加強對實訓基地的投入,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實訓設備,提升實訓效果。
其次應加大教師待遇方面的投入。職業教育擔負著為區域培養人才,提高本地經濟的重擔,河南省高校的教師待遇和其他省份相比是處于較低水平,企業優秀的技術人員因為薪酬的原因也不愿意投入職業教育行業。
最后應增加教師培訓投入?!懊麕煶龈咄健保瑳]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怎么培養一流的技術工人。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應不斷的提供培訓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準備。
未來20年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黃金上升期。雖然河南省的高職教育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嘗試,改變不足,搭上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順風車,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水平,促進河南省經濟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瑛.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矯正策略[J].安徽職 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2]王曉梅.陜西職業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分析[J].價值工程, 2011(07).
[3]李秋紅.高職院校發展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對接探討[J].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