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燁
【內容摘要】針對學校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和問題,引用心理學的“貼標簽”效應進行分析,結合自身的教學實例,分析“貼標簽”效應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探討如何正確運用“貼標簽”效應,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貼標簽”效應 學校教育
心理學上有一種“貼標簽”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之所以會出現“貼標簽”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簽”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在學校教育中,積極標簽可以引導學生正面思考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積極克服困難,從而取得成績,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好感。相反,消極標簽會給學生留下屈辱的烙印,在消極標簽的作用下,學生會慢慢產生自我降格的心理,進而順應社會評價成為實至名歸的“差生”。
當學生行為發生偏差時,老師會不自覺地給這些學生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并且希望通過教育能讓學生立馬改正錯誤。一旦在一段時間內,老師看不到學生的起色,或是發現有些學生依舊“我行我素”,內心就會產生“這個學生真的無可救藥”的失望情感。而當學生被貼著“我在某方面不行”的標簽時,這種定型化思維就會讓他在認知上出現偏差。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經遇到這樣一位學生A,學生A的每次歷史默寫,只寫幾個字,然后就在那呆坐著或趴著。在我心里,已經給學生A貼上“不合作”“懶惰”“不自覺”等“壞”的標簽。我與學生A進行幾次談話,以下是幾次談話的大致內容。我問:“你怎么回事?為什么又沒默出來?”A答:“還沒背好”。我又問:“為什么還沒背好?”A答:“來不及背,背不出來,沒時間背。”我反問:“怎么可能,平時都干了些什么?課堂也留時間背,為什么還背不出來,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在背?”A沉默不語。我接著說:“不要給自己找理由,其他同學為什么能夠完成,而唯獨你完不成呢?”A繼續不語。我語氣變得更加生硬:“我看你就是不想好好背,不拿歷史課當回事,不想學好,是不是?”“下次再不好好默寫,你就不要默寫了,默了也沒有用。”“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接連幾次談話的內容,差不多都是這種模式,但學生A的默寫還是沒有起色,甚至是“變本加厲”,連歷史課也不認真聽,眼神總是游離于課本之外,甚至在課上打瞌睡。在我看來,A學生已經放棄了歷史課,冥頑不靈,無可救藥了。
但一次偶然的事件,讓我徹底對A學生刮目相看。一次與A學生的語文老師相遇,語文老師談起A學生,問我A學生在歷史學科上是不是表現挺好的。我一驚,問這位語文老師她為什么會這么覺得。這位語文老師說,A學生在語文作業周記(每周一篇小作文)中,大部分寫的周記都是有關歷史的,而且都是他對古代歷史人物或事件獨特的見解。聽到語文老師這么說,我很好奇,于是去語文老師那里翻閱A學生的周記本。當翻開周記本時,讓我目瞪口呆,A學生對歷史很感興趣,歷史功底也很深厚,而且一些看法非常獨到。此外,在周記的最后,A學生往往會寫上幾行他與語文老師交流歷史問題的心得。看到這樣一本周記本,真的是讓我百感交集。第一,吃驚于A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熱情;第二,為自己之前對A學生的態度與做法懊惱不已;第三,看到A學生與語文老師在周記本上的互動,讓我自慚形愧。
于是,在下一節歷史課上,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我表達對A學生的欣賞和表揚,并為自己之前的態度道歉。下課后,A學生主動來找我,希望以后他的周記本能不能也讓我批閱,他希望能通過周記本與我交流一些歷史問題與心得,此外,A學生也為之前他在歷史課堂上的不良行為道歉。
此后,在歷史課堂上我慢慢地發現A學生像變了一個人。上課能認真聽講,回答問題也非常踴躍,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不再游離于課堂之外,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
這個小小的教學案例,讓我感覺到“貼標簽效應”對學生產生的巨大影響。
教師要正確利用“貼標簽”效應,多給學生貼正面、積極、發展性的標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在老師良好的暗示和期望下,學生可能會爆發出巨大的潛能。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笑容、肯定的評價,形成了期待效應。期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學會自主、自強、自信、自立。相反,學生如果一直在老師壓抑的教導中,特別是在“差生”的負面標簽下,會使學生心理發生偏離,出現反感情緒,甚至厭學。我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可以先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出發,先褒后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激勵學生奮進。比如“老師看得到你的進步”“只要你好好學習,肯定會學好的”“你的潛力很大,用心學就會好”“最近學得不錯,你看小用功一下,就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后要再接再厲”“你很努力,你有其他學生身上所沒有的毅力”等。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理解教師評價對學生的影響,要合理利用“貼標簽”效應,對教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毫不吝嗇地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標簽,積極為被消極標簽禁錮的學生解開心理枷鎖,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全面、自由、積極向上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健. 班主任工作中的標簽效應,《中國校外教育》,2013.9.
[2] 徐代珍、向東春. 淺談標簽理論在學校教育中的運用,《教學研究》,2010.5.
[3] 楊海麗. 負面標簽效應的心理機制及抵制策略,《校園心理》,2009.4.
[4] 祁智 主編.《剝開教育的責任》,江蘇教育出版社,第47頁.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