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寧 彭小猛
中國紅歌的題材和內容初探
董 寧 彭小猛
中國紅歌作為一種音樂史上的特殊歌曲,描寫了豐富多彩的題材,反映了波瀾壯闊的內容,蘊含了深刻重大的價值。因此,筆者嘗試從中國紅歌的題材和內容入手,挖掘其有益的價值。
中國紅歌;題材;內容;價值;
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紅歌即紅色歌曲,就是贊揚和歌頌祖國的歌曲,它們普遍具有濃韻的感情基調,有較強的節奏感。”中國紅歌作為我國特殊時期和特殊時段產生的一種歌曲,既有劃時代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好》等,又有歌頌偉大祖國的《祖國頌》、《今天是你生日,中國》和《我和我的祖國》等;既有描寫祖國錦繡山河的《長城長》、《青藏高原》和《長江之歌》等,又有描繪民族花環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烏蘇里船歌》等;既有稱贊勞動情懷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為祖國獻石油》和《眾人劃漿開大船》等,還有贊揚軍旅生活的《當兵的人》、《血染的風采》和《軍港之夜》等。總之,這些紅歌數量眾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意義深刻,因此筆者嘗試從中國紅歌的題材和內容入手,挖掘其有益的價值,這對于我們當今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著積極意義。
從上文得知,中國紅歌確實數量可以說是汗牛充棟,題材涉及各種方面,描寫的內容豐富多彩。筆者初步統計了一下,中國紅歌的題材和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史詩般紅歌。中國紅歌的產生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有些紅歌譜寫了史詩般的波瀾壯闊的場面,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走進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和《中國夢》等。在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世紀紅歌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反映了中國人民爭取解放、爭取獨立、爭取自由的偉大革命斗爭,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為成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具有音樂歷史上里程碑的重大意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充分說明了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一心救中國的宗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光明和富強之路。《春天的故事》表現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實行改革開放,給神州大地帶來巨大新變化的美好藍圖。《中國夢》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中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夙愿。
二是歌頌偉大黨和祖國的紅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懷和偉岸的軀體孕育了無數優秀兒女,取得了偉大成就,這是多么值得我們去歌頌和贊揚。于是產生了一批歌頌偉大祖國的紅歌,如《祖國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歌唱祖國》、《我的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啊,親愛的媽媽》、《我愛你,中國》、《祖國,慈祥的母親》、《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我和我的祖國》、《今天是你生日,中國》、《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和《東方之珠》等。在這些紅歌當中,有典型意義的《祖國頌》和《黨啊,親愛的媽媽》。《祖國頌》是1957年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八周年錄制的紅歌,整首歌曲氣勢恢宏、鼓舞人心、意境高遠,歌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充滿了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感。《黨啊,親愛的媽媽》有機融合了中國和西洋雍容爾雅的美聲唱法,深刻反映了在黨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黨的感恩之情。
三是贊嘆祖國錦繡河山和民族花環的紅歌。這些紅歌描寫了祖國各地的錦繡山河,有的是贊揚祖國西部邊疆的《珠穆郎瑪》和《青藏高原》,有的是稱贊祖國東海之濱的《大海啊故鄉》;有的歌頌祖國北疆的《我愛你,塞北的雪》,有的是頌贊祖國南土的《多情東江水》;還有的是謳歌自己家鄉的《誰不說俺家鄉好》、《鄉戀》、《鄉音鄉情》和民族花環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烏蘇里船歌》、《阿里山的姑娘》等等。
四是贊揚人民奉獻青春和辛勤勞動的紅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中,勞動人民奉獻青春和智慧,用辛勤和汗水譜寫了一首首經典的紅歌,如《我為祖國獻石油》反映了石油工人積極獻身祖國石油事業建設的氣吞山河的萬丈豪情;《少年壯志不言愁》曲調激昂慷慨、古樸典雅,表現了人民警察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成為當時年輕人奉獻青春、無悔人生的象征。
五是謳歌崢嶸歲月的革命歷程和軍旗高揚的軍旅紅歌。我們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是用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新中國的成就來之不易,是靠無數光榮軍人長期守護的。振奮人心的音調、鏗鏘有力的節奏是抗戰紅歌《保衛黃河》的主基調,再現了中華兒女為了保衛母親河、保衛全中國而浴血戰斗的壯麗場景。旋律舒和的節奏、情深意切的韻味是軍旅紅歌《想家的時候》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為了守衛祖國的和平安寧而獨自忍受與家人、親人離別的思鄉之情。
六是歌頌偉人和英雄的紅色贊歌。偉大的時代催生偉大的人物。我們的新中國正是在偉大的毛主席的領導下而成立的,于是當時出現了《東方紅》、《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和《沁園春·雪》等歌頌偉大的毛主席的紅色贊歌。《英雄贊歌》、《公仆贊》和《為了誰》等紅歌則是稱贊英雄人物江姐、焦裕祿和抗洪英雄。
七是其他多彩繽紛的紅歌。筆者發現,除了上述反映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紅歌外,還有些紅歌描寫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正能量的事件,如《牡丹之歌》通過贊揚國色天香的牡丹把美麗帶給人間,寓意著人民對美好的向往;《男兒當自強》反映了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極有濃郁地方色彩和情調的新疆民歌,展現了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流露了熱愛家鄉的豪邁情懷。
這些紅色贊歌基本通俗易懂、節奏歡快、膾炙人口,刻畫了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贊揚了新中國的壯麗山河與取得的偉大成就,謳歌了偉大人物和英雄人物,主題明確,思想深刻,宣傳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對我們當代大學生和青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指導意義。
[1]http://www.jlhs.net/_siteId/65/pageId/10/columnId/19/ articleId/5118/DisplayInfo.aspy.
[2]唐應龍.“紅歌”的現代意義及其價值實現[N].光明日報,2009-08-14.
[責任編輯:李佳佳]
董 寧(1978—),女,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辨證音樂治療心理學方向;彭小猛(1978—),男,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辨證音樂治療心理學方向。(江西南昌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