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晶(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234)
基于引文分析的核心作者研究——以建筑類圖書為例
許晶晶
(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上海200234)
〔摘要〕利用CNKI統計出2004—2009年6年間建筑類圖書所涉及的作者及其發文量、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根據指標的重要性確定權重,并根據權重計算出最終結果,按最終結果排序遴選出前100位作者為核心作者,對核心作者進行分析,以期為圖書館采訪工作從核心作者角度提供幫助。
〔關鍵詞〕核心作者建筑類圖書主題連續研究數
面對當代文獻出版資源高度冗余狀態,遴選有價值的圖書成為采訪的重點。目前,對于將核心出版社作為幫助采購決策的方法的研究已經多年,尤其是利用被引頻次、h指數等指標來確定核心出版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盡管核心出版社代表了文獻資源的學術價值,但核心出版社會受到出版商的主觀選擇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作者的研究則成果較少,且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分析高產作者,但高產作者只體現作者的科研產出數量,并不能準確判斷作者的研究水平,因此,應考慮從核心作者的角度進行研究,為高校圖書館采訪提供新的途徑。
核心作者是指那些在各學科領域造詣較高、學術活動較頻繁、發表論文較多從而影響較大的作者。[1]他們在學科中發揮著導向作用,不斷將學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2]衡量一位作者的學術水平有多個指標,一般有發文量、總被引頻次、篇均被引頻次、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等。其中,發文量是指一位科研人員所發表論文數量的總和,是反映科研人員產出的重要指標,但是無法體現論文的影響力和深度。[3]總被引頻次是指科研人員所發表論文被引次數的總和,能夠反映作者學術水平高低,但受作者發文量影響較大,因此無法準確衡量發文量少的作者的學術水平。[4]篇均被引次數是指作者的總被引次數與發文量的比值,能夠比較不同時期作者的學術水平,也受作者發文量影響較大,無法準確衡量發文量較大的作者的學術水平。[5]h指數作為評價科研人員科學產出的指標,是指一位作者的h指數等于其至多發表了h篇至少被引h次的論文。衡量一位科研人員的成果時,其數值越大說明科研人員的成果越多,學術影響力越大。[6]但h指數不能反映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學術水平。[7]主題連續研究數則指某一位作者對某一主題研究、推進、拓展、繼承的數量[8],只能反映作者在研究內容上的延續性及同一研究領域的發文數量。這些指標單獨用來衡量作者的學術水平,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夠合理。[9]
根據以上分析,為了使核心作者的確定更具有合理性,選擇以發文量、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三個指標相結合的方法,綜合數量和質量及研究內容來衡量作者學術水平。三者相結合更能反映作者研究的動態變化,權重的確定需要考慮每個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發文量、h指數在核心作者的確定過程中比主題連續研究數重要些,因此賦予相應的權重為:發文量40%,h指數40%,主題連續研究數20%,由此則三個指標的綜合衡量結果=發文量*0.4+ h指數*0.4+主題連續研究數*0.2,通過計算、排序,選取排名前100位的作者為該領域內的核心作者,則其所著圖書成為重點采購對象。
3.1數據來源及數據篩選
考慮到最近幾年建筑類圖書的學術價值尚有待確定,故選擇2004—2009年6年間的建筑類(TU)書目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歷年采訪數據較全面的中標書商的書目數據,主要有人天書店、三新、百萬莊等三家公司提供的建筑類圖書共計14701種。其中,2004年3014種,2005年3092種,2006年3467種,2007年1141種,2008年1872種,2009年2015種。各書商的書目數據相互補充使得選取書目數據較全,基本能反映這幾年間TU類圖書的出版情況。
根據在該領域內對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描述分析總結具有一定創造性這一選擇標準[10],對14701種圖書進行篩選,選出6403種學術圖書為研究對象,具體刪除了:①各類大專、中專、高職類教材;②各類職業認證考試、等級考試教材;③各類教學輔導材料、習題集、資料集、作品集、論文集、圖集、攝影集、案例集;④各類職業教育、崗位培訓、科普讀物、普及讀物、工具書、手冊;⑤各類政策法規(包括建筑規范及建筑材料規范及指南等)、政府出版物;⑥作者為出版社、編輯部、協會、創作室、公司等無法對作者進行研究的圖書等六大類圖書。
3.2分析方法
將6403種圖書的第一作者,刪去同一研究方向的同一作者,最終確定5951位作者為研究對象。選擇CNKI數據庫作為評價數據庫,盡管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該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在國內外尚無針對作者發文量、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的權威統計方法之前,用CNKI數據庫來統計這些指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3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的確定
將5951位作者選擇“第一作者”及“作者名字”在CNKI數據庫中逐一查詢,匹配后查出作者發文量、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將這些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將結果進行排序,選取前100位,得出建筑類圖書前100位的核心作者(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

21 王淑瑩 89 10 49 49.4 71 劉伯英 32 12 23 22.2 22 賈珺 73 5 71 45.4 72 劉金龍 37 9 18 22 23 徐亞豐 66 11 61 43 73 李湞 40 5 19 21.8 24 鄭俊杰 69 16 45 43 74 姚愛軍 32 9 26 21.6 25 莊惟敏 75 8 48 42.8 75 韓選江 37 6 21 21.4 26 顧朝林 63 17 51 42.2 76 張培紅 35 8 21 21.4 27 沈蒲生 63 14 52 41.2 77 丁成日 32 17 8 21.2 28 陸新征 71 21 21 41 78 金豐年 44 8 2 21.2 29 宋玉普 64 17 41 40.6 79 吳兆麟 43 9 2 21.2 30 程大章 66 6 51 39 80 聶慶科 38 5 18 20.8 31 李百浩 58 14 46 38 81 李乾朗 28 23 2 20.8 32 湛軒業 63 5 54 38 82 曹雙寅 31 13 16 20.8 33 貢金鑫 61 22 23 37.8 83 邢麗貞 27 11 27 20.6 34 段德罡 65 8 43 37.8 84 馮霄 32 7 25 20.6 35 余建星 67 11 32 37.6 85 董光器 35 6 21 20.6 36 王寶民 61 8 47 37 86 劉金礪 28 13 20 20.4 37 梁興文 54 12 49 36.2 87 崔京浩 36 6 18 20.4 38 卜良桃 59 10 42 36 88 李啟明 35 10 10 20 39 朱文一 59 8 38 34.4 89 柴華友 27 10 26 20 40 王貴祥 53 7 51 34.2 90 方德平 34 7 17 19.8 41 張永興 54 11 33 32.6 91 呂拉昌 27 17 10 19.6 42 胡勇有 55 13 23 31.8 92 劉連新 32 7 20 19.6 43 莊晨輝 51 10 34 31.2 93 方曉風 36 4 18 19.6 44 秦佑國 58 15 8 30.8 94 施楚賢 27 10 23 19.4 45 完海鷹 56 8 26 30.8 95 陳祖建 29 8 23 19.4 46 錢鋒 47 7 35 28.6 96 黃培彥 38 6 8 19.2 47 王連廣 40 16 31 28.6 97 彭震偉 28 9 21 19 48 楊志法 52 13 12 28.4 98 范秋雁 28 10 19 19 49 何敏娟 43 10 33 27.8 99 代國忠 30 5 24 18.8 50 彭小芹 43 6 40 27.6 100 鮑詩度 31 1 30 18.8
4.1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所屬機構分析
由表2可知,核心作者分別來源于42所高校,8所研究所、科學院和2所其他單位,其中高校占了80%,這說明高校是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主要來源。原因為高校教師從事建筑類教學研究工作,對專業問題有較多的接觸和思考;另外職稱評定需要有一定質量和數量的學術成果也是原因之一。研究所占據了15%的比例,這說明研究所也是科研的主要單位,建筑類相關研究所大多承接一定的工程項目,尤其是建筑這種實踐性強的專業,研究所更具有理論結合實踐的研究優勢。
另外,100位核心作者中,有33%來源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這三所高校均是學術氛圍濃厚,學術成果層出的高校。其中清華大學有3個學院10個專業與建筑相關,涵蓋了土木工程、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設計等,相關專業有教授145人,在建筑領域科研實力雄厚,研究水平遙遙領先;同濟大學是以建筑專業為主的高校,有3個學院11個專業屬于建筑領域,在大跨度橋梁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等方面取得了標志性科研成果;大連理工大學有2個建筑類相關學院9個相關專業,在水利工程及建筑藝術方面卓有成效。有1位核心作者丁成日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1位核心作者李乾朗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這說明國外及臺灣建筑類圖書對我國本領域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可以說我國學者對國外及臺灣建筑類領域的研究頗為關注。

表2 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所屬機構
其他2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等,8所研究所、科學院包括: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等,其他2家單位指中國地震局、福建省林業廳。
4.2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性別分析
在100位核心作者中,女性12位占12%,男性82位占82%,另有6人未作標注。數據顯示,男性比女性有顯著的優勢,這說明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以男性為主,男性比女性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多,這與建筑行業男性的性別優勢有很大關系,男性比女性精力更加充沛,便于實踐考察、施工工地指揮等高強度的實踐活動,更能夠高效地投入科研工作。
4.3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職稱分析
對100位核心作者的職稱進行統計發現,正高職稱占了82%,其中58位是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建筑類相關專業的研究工作,成果豐碩,是業界的知名學者,是核心作者中的核心。副高職稱占了17%,副高職稱的作者一般都經歷了一定時間的學術積累,處于科研的上升階段,思路開闊,容易出成果,但研究深度尚需進一步提高。中級職稱僅有1位,說明中級職稱的作者在高水平作者隊伍中還處于劣勢地位,主要是因為中級職稱作者年紀比較輕,科研產出量還不夠多,科研成果尚未被公眾認可。12位女性作者中有11位為正高職稱,這說明女性核心作者雖然在數量上比男性少很多,但是普遍層次較高,科研實力并不比男性核心作者弱。
4.4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年齡分析
對100位建筑類圖書作者的年齡進行統計發現,60歲以上的作者在核心作者隊伍中占比22%,說明老一代學者仍然奮戰在科研前線,學術影響力不減;41-60歲的作者占比74%,是核心作者隊伍中的中流砥柱,尤其是51-60歲的作者約占了核心作者的一半,這比較符合各個年齡段對應的知識層次和學術水平;30-40歲之間的作者較少,主要原因是:30-40歲之間的作者由于比較年輕,從事研究的時間不長,而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積累知識,但年輕的核心作者是科研工作的后備力量。從整體上看,核心作者年齡普遍集中在51歲以上,尤其是60歲以上占了22%,而40歲以下僅占了4%,核心作者年齡呈現出老齡化,這種年齡分布不利于專業學術科研的發展,應該鼓勵和支持年輕學者從事科研工作,給予足夠的激勵機制促進年輕學者的科研產出和學術影響力。另外,女性核心作者年齡較輕,60歲以上的女性核心作者僅有1位,這說明女性核心作者老齡化現象并不嚴重,其較男性核心作者年齡分布更為合理。
4.5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研究方向分析
對100位建筑類圖書作者的研究方向統計得出表3。從表3可以看出,從事地下建筑研究的最多,從事建筑科學研究的次之,從事建筑基礎科學和房屋建筑設備的核心作者僅有1人,從事建筑施工機械和設備的核心作者為零。這說明各研究方向核心作者分布不均衡,核心作者集中出現在個別方向,而個別方向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核心作者。主要原因是,建筑科學、建筑結構、地下建筑等方向是建筑類專業多年的研究熱點和難點,也是建筑類專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從事熱點難點研究方向的人數一直都有增無減;建筑基礎科學、建筑施工機械和設備等方向屬于交叉學科的研究方向,建筑基礎科學主要有建筑物理學、建筑環境學等,需要具備物理學等專業背景,而建筑施工機械和設備更傾向于機械專業和電器及自動化的研究,建筑類專業出身的研究人員很難在這些方向達到很高的造詣,而具有其他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也很少從事這些研究方向。

表3 建筑類圖書核心作者研究方向分布
通過對2004—2009年間建筑學科學術圖書的研究,以其在CNKI數據庫中的發文量、h指數、主題連續研究數統計作為依據,遴選出建筑學科在統計年限中的核心作者,并分析了這些核心作者的所屬機構、性別、職稱、年齡、研究方向等,統計分析從核心作者的角度為高校圖書館采訪決策另辟新徑。
發現:①核心作者單位呈現集中化,主要集中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研究所、設計院等單位所占比例較少;②核心作者性別懸殊顯著,男女比例相差較大,女性核心作者雖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整體實力較強;③核心作者職稱分布呈倒三角,正高職稱占了絕大部分;④核心作者年齡分布呈老齡化特征,青壯年核心作者所占比例較少;⑤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理論、 區域規劃、城鄉規劃、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巖石(巖體)力學及巖石測試等。
(來稿時間:2014年12月)
參考文獻:
1.蘇志芳,張建中,胡惠芳. 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中文社科圖書核心作者決策研究. 圖書情報工作, 2010(1):41-45
2.杜秀杰,葛趙青,劉楊,等. 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學報核心作者群分析.編輯學報, 2006, 18(5): 366-368
3.楊添安,等.我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高水平作者分析.情報雜志,2011,30(2):29-32
4-6.張玢,王敏,張燕舞,等.評價學術影響力的引證分析指標研究綜述.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9-14
7.穆衛國.哲學圖書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傾向研究——基于h 指數和g 指數實證研究.圖書情報知識, 2011(2)
8.Hirsch JE. An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 ‘s Scientific out pu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102(46):16569- 16572
9.秦惠民. 學術管理中的權力存在及其相互關系探討.中國高教研究,2000(1):49-51
10.王鐵梅. 基于核心書目的館藏測評案例分析——以法律類文獻為例. 圖書與情報, 2010(3):136-140
〔分類號〕G253
〔作者簡介〕許晶晶(1982-),女,碩士,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知識服務、文獻采訪。
A Study on the Core Author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Taking Architectural Books for Example
Xu Jingj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
〔Abstract 〕By citation analysis CNKI statistics of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h-index and continuous research data of topical subject from 2004 to 2009,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ive importance and weight calculation 100 authors are selected as core authors analyzing their subsidiary organ, sex, the title of a technical post, age, research dir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method of library acquisition from the angle of core authors.
〔Keyw ords 〕Core authorArchitectural booksContinuous research data of topical 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