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任立維
重慶市秀山縣人民檢察院
重慶市某縣衛生系統職務犯罪調查報告
廖瓊,任立維
重慶市秀山縣人民檢察院
衛生系統職務犯罪受到社會的特別關注。2013年至2014年,我院共查辦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案件8件8人,占全部案件的40%,均為受賄案件。從辦理的情況來看,均案發在基層衛生院采購大型醫療器械設備中的招投標工作中,反映出當前基層在醫療設備采購中存在問題,極易滋生腐敗破壞正常的招投標秩序,應當引起重視。
職務犯罪;衛生系統;原因分析;改進措施
首先是涉案主體、罪名集中。一是一把手涉案率高。由于這些人在藥品、醫療器械采購中具有決定權,因此成了藥品、醫療器械經銷商進攻的目標。查處的8人都是鄉鎮衛生院院長。二是涉及罪名集中,從查辦的案件看,罪名都是受賄罪。其次是受賄數額巨大。從這一系列案件中我們發現,涉案的設備絕大部分是進口設備,而這些進口醫療設備在價格方面往往缺少相應的市場參考價或政府指導價,一些銷售商借此以巨額回扣為誘餌,致使國家和集體巨額資金遭受重大損失。再次是作案時間長、次數多。醫療領域的賄賂具有時間跨度長、收受次數多的連續化特點,這是該行業與其他行業賄賂顯著不同之處,而醫療器械購銷是長期的不間斷的采購行為,所以商業賄賂也表現出長期連續的行為。典型的手段是按量定期結算回扣,使賄賂呈現長期而連續的特點。我們從案中發現,涉案人員作案時間最短的有一年半,最長的近6年,受賄的次數少則2、3次,多則幾十次。而且受賄的時間越長,購銷之間的聯盟越是牢固,潛規則越加隱蔽,也越難發現。最后,受賄發生在招投標環節。供應商與招標單位勾結“量身定標”。一是與供應商互相串通勾結,排擠他人參與平等競爭。二是利用職權和影響,老部下、老同學、老熟人、老朋友、老同事等關系和渠道干預招投標。
我院查辦的醫療器械招投標環節職務犯罪案件中,供應商為提高自身銷量,在銷售環節中承諾給予部分衛生院院長好處費已成該行業的潛規則。一是行受賄行為發生時間點均在支付貨款前后。二是按照招標價格10%到15%的固定比例給予好處費。以我院查辦的某濤受賄案為例,某濤在任某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期間,收受彩超供應商好處費6萬元,該彩超中標價為37.9萬元。某良受賄案中,某鎮中心衛生院在某處購買了一臺價格為46萬元的彩色B超,某良收受供應商感謝費5萬元。
首先是“醫藥不分,以藥養醫”現象催生腐敗。目前,藥品銷售的主渠道不是零售藥房而是醫院。醫院50-60%的利潤來源于藥品銷售。因此,相當多的一部分醫院受利益驅動,故意鉆國家允許醫院將藥品價格在采購價的基礎上再上浮15%出售并且所得差額歸醫院所有的政策空子,在采購藥品時有意選擇定價高、折扣大的藥品,同時也給私下“回扣”交易埋下伏筆。
其次是醫療機構內部缺乏有力的監督和制約。內部監督不力從客觀上給賄賂型職務犯罪提供了空間。內部監督流于形式,“一把手”權力過大。筆者所辦案件中涉及的這些發案單位監督制度流于形式,院務公開透明度不夠,權力過分絕對化。上級不去監督下級、同級不敢監督同級、下級不能監督上級的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腐敗行為的發生。
再次是行業風氣糜爛,潛規則盛行。衛生系統自身存在的行業風氣不正,權錢交易等潛規則的流行,是導致大面積發案的突出原因。所謂法不責眾,對這種權錢交易習以為常,并爭相效仿,公然索賄,甚至事先確定回扣點數,事后計算分成等行為大行其道。
1.加強對醫藥器械采購的集中管理
健全和規范采購工作流程,確保采購工作公開、透明、公正。一是規范招投標管理,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參加投標的供應商資料完整登記,特別是對參加投標環節的公司聯系人資料登記完整,防止一人多個公司的情況出現。將衛生院設備安裝等售后服務環節和付款環節納入跟蹤范圍。二是建議統一設備標準,由主管部門負責牽頭深入細致地對需求進行分析和論證,同步組織開展市場調研,廣泛收集各類主流產品的信息,對有關參數進行分析比較,確定功能需求和主要技術參數,由專家論證通過后提交政府集中采購機構,編制設備采購指導目錄。
2.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從制度上防范未然
首先,醫療機構要針對內部醫療設備、醫用耗材等采購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一些關鍵人員,制定切實可行又可操作的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防范制度。二是對已經進入藥品及醫療設備集中招標采購的醫療機構,應切實加強對招標采購的藥品及醫療設備在中標單位配送環節的監督,制定相關防范制度和措施。三是醫療機構內部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作用,將制度監督、職能部門監督、群眾監督有機結合,形成監督合力,進一步增強內部監督透明度,使那些違規、違法行為無立足之地。
3.加強對采購等重點崗位的監督
加強對采購等重要崗位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法制宣傳教育,促使其緊繃“防腐”之弦。采取引進競爭機制、重點崗位人員定期交流等措施,建立定期輪崗交流機制。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科室必須定期輪換,防止權力過于集中和“一人說了算”。強化監督檢查,善于抓住傾向性、苗子性問題,舉一反三,防微杜漸。
4.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力度,增強醫療機構干部職工的法制觀念
醫療單位要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開展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醫療衛生部門工作人員的法制理念,增強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明確醫療工作職業道德的底線,在內心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同時,檢察機關也應積極主動地與醫療系統開展合作,“廉潔行醫,廉潔從政”檢衛合作,共筑廉政堤防,形成預防腐敗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
[1]徐旭紅,呂寶康.當前醫療衛生系統賄賂犯罪的預防對策[J];法制與社會;2007.05
[2]吉先潔,王文華.淺談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的預防對策[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09
廖瓊(1968-),女,重慶秀山人,大學本科學歷,就職于重慶市秀山縣人民檢察院,主要研究方向:法學研究與實踐,任立維:重慶市秀山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