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力
公主嶺市第一中學
現代學校制度視野下的歷史教師必備素養分析
張慧力
公主嶺市第一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滲透,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也在迅速普及。對歷史學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多參與教學研究,構建良好的平臺,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教師一旦參與其中,就會有所思、有所悟,而且還會有所得,有所成就,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思維水平和研究能力,與新的教育理念一起成長,與時俱進,實現教育創新,逐漸建立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實現創新教育和特色教學共同發展。不管是從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角度出發,還是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需求等,提高歷史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都是很有必要的,在這種教育理念的鞭笞下,能促使教師不斷學習、積累、總結、反思、實踐,不斷開拓進取,逐漸建立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利于歷史教師把教學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對待,再從敬業到精業方向突破。本文結合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高中歷史;教育教學;素質;教師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風靡,歷史教師也要樹立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是改革歷史課程教學的前提與基礎。教學理念不僅僅影響著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同時還決定著教師自身業務素養的提升和發展。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也對歷史教師提出新的要求,要在教學中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多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平臺,讓他們自由表現自我。在課堂上合理安排時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空間,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把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調動出來。
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層面的鉆研上,但是很少涉及到教育理論上的鉆研探究。實際上,教學實踐和教育理論是兩個相互聯系的概念,猶如房子和地基一樣,如果缺少了教育理論,教學實踐的根基也會不穩,教育理論本身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教學實踐。
但在實踐中,教育理論和教師的傳統固有思維模式以及行為習慣發生矛盾,這樣則會造成短期內教師的教學過程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司空見怪的,不足為奇,不要因為它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而放之不理。不管是從教師的層面上看,還是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來看,都是需要歷史教師不斷深入,繼續探究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尤其是新課改理論,歷史教師要及時吸收這些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加強新課改的意識,在行動上,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落實這些理論,逐漸實現由傳統的教育理論向新課改理論方向轉變,以此來推動課改向著更深層次邁進。
隨著史學研究的領域不斷擴大,研究也在逐漸深入,有相當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也逐漸被高中歷史新課程教材所采納,這也要求歷史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歷史學與考古學的新動態、新成果,便于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此外,歷史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杰出歷史學家,比如說陳寅恪、傅斯年、錢穆、剪伯贊以及郭沫若等大量的傳世著作中,選擇一些較為精彩的篇章來學習、研究,這樣便于自己多角度地了解歷史問題的側面。除此之外,也要多閱讀歷史教學專業期刊(比如說《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等),這些刊物都比較貼近高中歷史課程教學,其中,有很多學術論文以及經驗文章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當教師具備了這些知識以后,才能有參與歷史學術問題討論的能力,有利于使得自己的專業發展向著更高的層次沖刺。
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歷史教材。在《歷史課程標準》中,歷史教材則不再是一字都不能動的“圣經”,不再以作者所表達的意義作為唯一的標準。允許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增刪、詮釋甚至是重新編排。此外,還要把圖書資料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借助相關的歷史文獻,歷史讀物或者是歷史報刊等,既能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資源,又能拓寬學生們的視野范圍。此外,在實際教學中,歷史教師也要利用好音像資料和互聯網。結合教學內容,多在互聯網上收集一些相關的歷史圖片、照片、錄音或者是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將其用到具體的課堂教學當中。比如說,我們熟悉的《大國崛起》和《世紀中國》等,充分利用好現有是課程資源,能夠為歷史課堂增光添彩。
學生資源可以說是很多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略的資源,但是,學生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很多學生的閱讀量比較大,對某些知識的關注程度或者是了解程度有時候可能會超過教師的掌握情況,這恰恰是值得每一位歷史教師需要及時捕捉的信息,讓這些學生把現有的資源發揮出來,和其他的學生一同分享。比如說,有些學生喜歡收藏毛澤東像章,就可以讓他們拿到教室里,師生一起欣賞,然后再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相關知識的探究,便于學生了解中國現代史的相關歷史信息。使得歷史教學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補充教師的“專業知識”。
總的來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歷史教師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也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牢牢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但是專業素養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很多方面。正是因為如此,歷史教師在對歷史課程的新要求加以詳細分析后,再及時地找出自己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之處,根據不足再制定出合理的培養目標,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調整,使其不斷完善,將自身的專業素養優勢發揮出來,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1]彭艷麗.資本主義萌芽、新航路開辟與文藝復興關系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0年04期.
[2]江蘇省盱眙縣馬壩初級中學范蘭楠;當代歷史教師所必備的史學素質[N];學知報;2010年.
[3]敖小紅.試析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體現[J].高考(綜合版),2013,09(01):660-661.
[4]辛志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