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雄
一、民生檔案與民生資源體系概述
民生,顧名思義就是人民的生計,是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安定團結的重要問題。其中,民生問題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民眾的基本生存情況;第二,民眾的長期發展;第三,民眾的社會保障。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民生工作的重要性被再一次肯定,其中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提出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重要內容,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謂的民生檔案,由于其是民生工作的重點,因此具有范圍廣、內容多、時效性強、隱私保密、以人為本、民生效用明顯等特征。
所謂的民生資源體系是當前檔案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形成的科學工作體系,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是“三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檔案利用體系和檔案安全體系能夠順利實現其基本功能的基礎和前提,是一切檔案工作順利開展的核心,主要任務是對與人們生活相關的重要檔案信息的收集、歸檔、資源整合等。
二、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促進了我國和諧社會的進程。但是,由于民生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因而其建設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縱觀當前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嚴重背離了民生檔案建設的初衷,迫切需要進行調整和完善。主要問題如下:
第一,檔案資源分布不均勻。受到地域的局限,不同地區的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具體方式方法等都存在較大差別,造成了檔案資源不同地區分布不均勻的局面,尤其農村檔案資源不充分,農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產生活的積極性,不利于社會的長足發展,同時也制約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檔案資源管理不完善。由于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涉及的部門繁多,需要各方面人力資源的良好互動和緊密合作才能順利進行。然而,縱觀我國當前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現狀可以發現,由于各級政府的配合力度不夠,相互之間職責不明確,造成了檔案管理實踐過程中問題重重,嚴重影響了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效率和效果,不僅如此,由于檔案資源體系的作用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其功效并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顯現出來,這就使得政府等相關部門對檔案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資源欠缺。
第三,檔案資源意識不創新。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然而,由于我國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理論發展時間短,缺乏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因而人們在具體工作開展中難免受到思維的局限,難以突破傳統思想的桎梏。
第四,檔案資源人才不充足。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的廣泛運用逐漸扭轉了傳統檔案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模式,這就對民生檔案資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時間短、理論發展還不成熟、教育上不重視等造成了檔案資源人才的匱乏。
第五,檔案資源基礎不牢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構建離不開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由于民生檔案資源的重要性,使其對檔案資源的保存和管理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政府對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重視度不夠,使得資金投入不充分,影響了新型檔案館、檔案室等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影響了日常工作效率。
三、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策略
民生檔案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途徑,其特征較為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由于民生問題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決定了民生檔案范圍廣、種類較多的特點,包含個人的工作、學習、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二、由于民生問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同時由于其面對的對象是民眾,因而民生檔案需要根據個人和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時調整,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三、民生檔案涉及較多個人的資料和隱私等信息,如婚姻狀況、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因而需要切實考慮其隱私問題,保護民眾信息不受侵害。四、由于民生檔案建立的出發點是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新的途徑,因而其根本在于“人”,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完成的,具有“以人為本”的特征。五、民生檔案自建立之初就在民生工作開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極高的提升了民生問題的快速解決和民生體系的合理完善,因而具有效率高、效果明顯的特征。六、由于民生檔案直接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在和諧社會的建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民生檔案的特征,因而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就必然需要充分體現民生檔案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因地制宜的建設民生檔案資源體系。首先,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把握當地民生檔案建設的重點,著重解決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如住房、婚姻、教育等。其次,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資源的合理流轉和利用,保證農村人民也能公平享有民生檔案資源管理帶來的福利,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最后,將各地地域特色性事物等納入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中,加強對當地特色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提升民生檔案管理效率。
第二,完善民生檔案資源管理體系。一是,加強對民生檔案工作管理體系的建設,保證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和相互監督,從而在職責范圍內促進各自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民生檔案工作的開展應該“以人為本”,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與時俱進,切實解決人們關注的問題。
第三,注意提升社會檔案意識。正確的意識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構建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建設,重視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對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工作的宣傳和管理,促進社會對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正確認識,保證民生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加強檔案人才建設。形成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促進人才的合理培養和流入。一方面,通過與高校的有效互動,保證人才能夠將理論與實際充分的結合起來,從而保障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人才供應,實現雙方的共贏。另一方面,加強對在職人員職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成本。
第五,鞏固檔案資源分享平臺。促進資源的共享有利于保證資源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中應該注重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促進民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現代化。首先,促進數據的分享和整合,推進資源合理配置。其次,完善技術支持平臺,保證檔案資源的有效管理和保存。最后,加強網絡隱私管理,保護民生資料的隱秘性和安全性。
四、結論
總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民生工作的開展所面臨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建設民生檔案資源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舉措,必須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有效實施,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快速建立。
(作者單位:中山市小欖鎮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