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陜西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試論機電生產工業中質量檢測的優化控制方法
陳思
陜西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產品的質量檢驗過程是機電加工生產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機電生產工業也在不斷的前進發展,機電生產工業中質量檢測的優化控制是當前機電生產企業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本文簡要介紹了傳統的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方式,指出了當今機電生產工業中質量檢測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研究了相應的優化控制方法,旨在為保證機電產品質量,促進機電生產工業發展做出貢獻。
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優化控制方法
機電產品質量問題一直是制約機電生產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確保了產品的質量,才能夠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應當對機電生產工業產品質量檢測進行優化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機電生產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批批檢驗
以前商檢法規定,對于機電生產工業的產品要采取批批檢驗的方式,即對機電生產企業的每一批機電產品都要進行質量安全的檢驗,只有在檢驗合格之后才能夠發給企業檢驗合格證書,之后才能夠將機電產品投入到市場。這種質量檢測方式優點和缺點并存:①優點:這種檢驗方式能夠確保每一批次的機電產品都合格,檢驗有著全面性,能夠有效確保機電產品質量;②缺點:這種質量檢測方式的缺點是工作量大、檢測效率較低,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提高,機電生產工業的生產效率增加,因此批批檢驗的工作量增大,其次,機電企業,工作人員要兩次甚至多次往返檢測局,同時檢測證書下達時間較長,這就大大降低了檢測效率[1]。
(二)抽批檢驗
針對批批檢驗方式存在的不足,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質檢局提出了抽批檢驗方式,抽批檢驗主要是指質量檢測部門通過實驗模式、過程監控模式等對機電產品進行批次抽樣檢查的方式,對于沒有抽中進行檢驗的批次產品采取直接放行的策略。其中,質量檢測體系是機電生產工業產品質量的保障,就目前來看,抽批檢驗方式廣泛的應用于我國北京、廣東沿海以及浙江沿海等地區,但抽批檢驗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即其要求機電生產工業產品的風險性要低,同時出口產品的數量要足夠大。
(一)檢測程序繁瑣
就目前來看,我國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檢測程序過于繁瑣。當今國際貿易要求較高,但當前機電企業工作人員在產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往返檢測局的次數較多、且辦理檢測的流程和手續都比較麻煩,這樣不僅會降低了檢測效率,同時可能導致企業內部以及質量檢測部門內部滋生腐敗問題,這就嚴重制約了機電生產工業的發展。此外,當前抽批檢測的方式過于注重末端產品質量,檢測并不科學,這會導致許多不合格的產品出廠,從而對企業的聲譽造成生產影響,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不利于其長期的發展。由于受到生產規模以及技術壁壘的限制,批批檢測的質量檢測方式也不能很好的在機電生產企業中有效的開展起來。
(二)電子監管系統的局限性
當前一種新興的電子監管系統檢測方式廣泛的應用于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中,其核心功能是一種能夠監督機電生產企業機電產品日常生產的監督管理系統。其主要檢測過程是對監管對象的項目以及參數進行合理選擇,通過數據監控的方式實現相關機電產品生產數據的在線采集,之后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和評估來實現機電生產工業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測。在此種檢測方式中,機電生產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加入到質量檢測部門的數據采集系統中,這樣一來,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實驗數據就能夠在線傳輸給質量檢測局的數據采集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在傳回質量監測局的主檢測控制中心,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評估來檢測出當前機電生產工業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這種檢測方式雖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即質量檢測部門的工作人員并不能深入到機電生產現場,企業可能擅自修改相關數據,致使檢測結果失真。
傳統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方式有著較大的局限性,當前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又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研究質量監測的優化和控制方法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當前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批批檢驗方式已經不現實,因此,我們應當從符合國際質量合格評定模式規定的抽批檢驗方式切入,研究機電生產工業質量檢測優化和控制的方法。抽批檢驗方式能夠兼顧檢測效果以及檢測效率,要對抽批檢驗方式進行優化控制等方面的改革。抽批檢驗方式應當在機電生產企業信用度的可靠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控制,主要的優化控制方法有:
(一)實施過程中的檢驗
在實施過程中檢驗的優化控制方法有:①建立文件檔案:應當對企業建立質量體系檔案,檔案包括機電生產企業的產品類型、企業信用度、企業產品歷史等各個方面,便于質量檢驗部門對企業質量體系的全面掌握和綜合評定;②生產過程的監管:在企業日常生產過程中,應當對生產中的每一個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進行監管,通過相關機械設備以及產品參數、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評估出當前機電生產企業對產品質量的控制能力。
(二)質量體系的檢驗
質量體系檢驗主要指的是質量監管部門派遣工作人員深入到機電生產企業內部,對其生產現場進行嚴格的檢查和審核,對于其不符合質量體系要求的工藝流程、生產工作等要積極處理[2],必要時可以采取懲罰措施,以此來確保機電生產企業質量體系的落實程度。
(三)內部監管
不同的機電生產企業,其具體的生產周期與檢測周期是不盡相同的,一些機電產品出口頻繁的機電生產企業要加大質量檢測的頻率,但對于出口較少、生產力較低的小型機電生產企業可以適當縮短檢測周期,例如可以采用一季度一次內部監督的方式,對于每一次機電企業內部日常監督都要做好嚴格的記錄。
綜上所述,機電產品質量的檢測不僅僅關系到機電生產企業的發展,同時關系到產品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以及使用安全,因此,質量檢測部門應當積極了解當前機電產品檢測中的不足之處,并采取有效的優化控制方法來提升檢測效率與檢測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才能確保機電產品的安全使用。
[1]劉琨.機電生產工業中質量檢測的優化控制方法[J].制造業自動化,2011,03:60-62.
[2]桂保華.機電生產工業中質量檢測的優化路徑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