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萬軍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林業工作站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及管理技術初探
陸萬軍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林業工作站
林業的病蟲害防治一直是我國減災工程的重點性工作之一,林業病蟲害嚴重阻礙了林業的發展,林業病蟲害的治理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人們發現,單純的使用化學藥劑不但成本較高,長期使用化學藥劑對于樹木損傷較大,有時對部分有益種群形成威脅,部分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本文提出利用生物防治的手段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利用生物手段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優勢突出,本文針對目前林業病蟲害現狀,給出了生物防治的幾種方法,希望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有所幫助。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管理策略;注意事項
在目前階段,很多林區的病蟲害防治仍然采用化學防治的方法,這種防治方法在使用之初效果明顯,但是長期使用會導致某些生物死亡,破壞該地區的生態平衡,給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林業管理人員開始探索使用新的方法去進行林業的病蟲害防治,生物防治為林業人員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合適的生物加之以合適的管理,能夠在確保環境和林業安全的情況下對樹木的病蟲害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
相對傳統的化學病蟲害防治來講,生物防治方法效果優勢明顯,傳統的化學藥劑在使用之初效果明顯,但是如果長期使用會增強病蟲的抗藥性,很多的化學類藥劑容易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對目標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還會殺死其天敵,使有益昆蟲數目驟減,最終造成林木對化學農藥依賴,一旦停用,后果不堪設想。生物防治手段卻不然,首先,它具有環境友好性,它對于害蟲的天敵以及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生物防治技術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環保性,區域內的生物群落,食物鏈以及水域等都不會受到破壞。生物防治手段起初投入成本較高,但是具有長遠的作用,它能避免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進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證林木的正常生長。
2.1 苗木檢疫法
此方法是在源頭上遏制病蟲害的發生,即在苗木運輸的關鍵環節進行病蟲害的檢疫工作,嚴格禁止帶有病蟲害的苗木進入林場,嚴格做好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2.2 營林技術
此種技術是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技術之一,它貫穿于整個林業的生產階段,這需要種植部分生命力較強的樹種,這些樹種抵御病蟲害的能力較強,此外,在種植方式上盡量使用混交林,避免種植單一的樹種。在進行造林時應使用抵抗力較強的幼苗造林,并做好林間的管理工作,保證樹木的健康成長。
2.3 微生物制劑方法
微生物制劑方法通常指的是使用微生物殺蟲劑,其中林業管理人員最常使用的是昆蟲病毒、白僵菌以及蘇玉金桿菌等。在我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白僵菌的使用量較大,主要用它來防治松毛蟲,這種微生物制劑的生產量和在我國的應用范圍均較大。絕大多數的生物制劑生產方法簡單,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制劑的質量檢驗,保證使用合格的制劑,保證合理的使用量。
2.4 天敵昆蟲方法
天敵昆蟲方法是最常用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之一,在林業的病蟲害防護中,如果能夠適當的使用天敵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實際的林業管理中,最常使用的有腫腿蜂、姬小蜂等蜂種,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得到了眾多林業工作者的青睞,它既能夠消滅害蟲又能維護生態平衡,使用這種方法時應該注意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證有益昆蟲的長期生存。
2.5 其他方法
抗蟲品種方法:指的是利用基因技術以及分子學技術培養優良的抗病蟲害的品種,以此來提升林木的抗病蟲害的能力。
自毀技術方法:這種方法是在害蟲的群體中,利用雄性不育以及遺傳等特征,干擾害蟲的繁衍從而達到控制害蟲數目的目的。
3.1 松毛蟲赤眼蜂
在松毛蟲等鱗翅目等害蟲的卵期,林業管理人員可以適當的釋放赤眼蜂,用于防治此類病蟲害。具體的釋放時間應在每年的7月20日到7月25日為宜,因為在這個時間是昆蟲的產卵期,放置時,將卵塊固定在林木的某一背陰處,每畝林地放置約5個卵快,這5個卵塊應按十字形的排列,卵塊與卵塊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4m,在一周后再次放蜂。
3.2 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
此種生物病毒主要用于防治林業病蟲害中的舞毒蛾幼蟲,具體的防治措施是在舞毒蛾幼蟲的2-3齡進行噴霧,噴灑的濃度應該保持在8×106PIB/ml左右,噴灑時應該注意要均勻噴灑,此種藥劑在低溫下使用,效果最佳。
3.3 生物防治技術的管理策略
在同一林地內使用的生物防治技術應該協調一致,不能使幾種技術之間不協調,不一致。在相鄰的林區采用的生物防治技術應該考慮其適用性以及排斥性。生物防治技術要在合適的時間段使用,比如,松毛蟲赤眼蜂的釋放時間應該控制在7月20日到7月25日,否則就是去了相應的作用;生物防治技術是利用生物自身的生物特點,不同生物在不同時間段內的活性不同,不同生物制劑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的作用不同,因此,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應該根據具體的使用條件來使用;生物防治技術應該在造林過程中使用,即盡量早的使用,生物防治技術較慢,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如果等病蟲害蔓延或者到了嚴重期再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就為時過晚。最優的施用方案是在能夠預見的病蟲害發生的一段時間中,選用適當的生物技術進行防治。
對于林業的發展來說,病蟲害是阻礙林業發展重要障礙之一,它嚴重影響了林業發展的質量,降低了經濟效益,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應該盡量采取生物手段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生物防治手段較之傳統的手段具有環境友好的獨特優勢,同時,生物手段雖然見效慢,但是長遠作用巨大,值得推廣使用。
[1]江淞濤.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與管理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3,17:83.
[2]馬宏毅.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方法初探[J].綠色科技, 2015,01:153-154.
[3]潘宗瑜.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農村實用技術,2014,12:15-16.
[4]劉娟秀.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與管理解析[J].現代園藝,2014,02:71.
[5]石立柱.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中國農業信息,201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