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喬哈爾濱師大附中
互聯網時代的高中生創新思維淺析
王鈺喬
哈爾濱師大附中
當前,智能手機普及、APP廣泛應用、作為高中生寫作業要登錄網絡“作業盒子”、就連媽媽請的阿姨也說請到APP上下單。忽如一夜春風來,互聯網已成為人人離不開的網,互聯網成為人們共享的新環境。在這種新環境下,國家日新月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新焦點。在新形勢、經濟新常態下,亟需創新思維。對于高中生,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正處于成長期,如何使其在互聯網時代擁有創新思維。開展高中生創新思維研究、科學激發其潛能至關重要,此項研究具有積極意義和價值。
互聯網;高中生;創新思維
互聯網時代是創新和創造的時代。創新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態,既有一般思維的基本性質,又有自身的特點。創新思維從內容上看具有獨創性,從形式上看具有具有靈活性,是多種思維的有效結合。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模式,互聯網的普及使更多高中生成為互聯網受益者。通過使用和應用網絡,接觸到一系列新的信息內容,突破了瓶頸,形成了具有互聯網特征的創新思維體系。
互聯網時代來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習慣?;ヂ摼W的創新技術帶來了整體環境的變化,能夠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有利于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更好成就。互聯網技術使人們更為快速和全面的接收信息,改變看法和觀點,能夠更好的正視問題,同時有效解決問題。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中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生活學習當中,學生更多接觸和使用到互聯網,互聯網技術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從幾方面提升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漸變。
2.1 思維更加靈活多樣
接觸互聯網后,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高中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對于事物的看法更加多樣化。對于一個問題不僅從一個角度入手,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已獲得更多的新認識,提出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對于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不再單純突出于學業教育,而同時也要突出于素質教育,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創新能力。可以說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成為一種具體的教育目標。
2.2 思維更加開放
互聯網是開放的一個環境和空間。高中生了解和應用互聯網后形成了開放式思維,更善于聯想,能夠將一些事物加以整合去完成探索和思考,敢想敢做,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轉換成為實際。開放式思維模式使思維的及時轉換,善于嘗試運用逆向思維、反向思維、橫向思維、類比思維、聯想思維等思維方法,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問題。盡管這種轉換可能有時是錯誤或者不現實的,對于高中生而言,有想法是成長的一種具體表現,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展開思考則更利于激發學生潛在能力。
2.3 信息接受能力強
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高中生有足夠精力和能力去接受大量信息,而互聯網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新機遇。長期接觸大量信息使高中生能夠提升自身的信息接受能力,對感興趣的信息進行深度挖掘,探究信息產生和信息所帶來的影響。雖然互聯網當中存在一些負面信息,高中生往往不具備很強的辨別能力,但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絕大部分都能更好地去應用互聯網,進而從互聯網當中獲取到理想的信息數據,基于信息數據的應用,提升其創新能力,實現創新思維再造。
對于高中生創新思維的培育是教學工作的一大現實任務,尤其是互聯網應用后,互聯網既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能力,同樣也會造成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要從規范化等角度出發,保障互聯網應用的價值,在提升高中生創新思維水平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3.1 做好教學結合,克服思維定式
現階段信息化社會中的高中生能夠接觸更多新鮮事物,思維更加多變,想法更加豐富,經常存在思維轉換,學生的潛能更易于激發和自我發現。目前在高中階段教學工作中,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較為普遍。教學結合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應用方法,對信息有選擇的進行接收,同時學會掌握互聯網技術,敢于懷疑、打破條條框框,能夠通過互聯網實現創新,使自身的創新能力得到體現,獲取到理想的創新成果。
3.2 實現信息共享應用,積累實踐經驗
互聯網帶來的信息能夠滿足于高中生對于新知識的探求需要,而實現信息的安全應用和有效共享則成為激發高中生潛能的關鍵所在。隨著公共資源的開放式利用,學生能夠更好的通過規范渠道獲取相應的信息數據,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探索和積極傳播。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能夠實現及時有效的信息互動,使信息利用的價值最大化。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思維轉換,將創新思維體現在互聯網應用中,注重觀察細節,積累實踐經驗,為創新思維打下堅實基礎。
3.3 利用多重手段,激發創新潛能
教育者在激發高中生創新潛能方面可綜合多重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打造更符合當下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模式,推動學生思維模式的轉變和創新。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能,實現科學創造和思維創新結合。對于互聯網教師不再單純控制,而是有效合理利用,結合互聯網特點創新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能夠融合到互聯網體系當中,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提升和改進教學工作,確保學生能夠接觸新鮮事物的同時,切實增強自身創新能力,不論是學業上還是生活中都敢于創新和勇于創新。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越發普及,高中生正確應用互聯網、實現思維創新需要老師和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互聯網技術帶給人們全新的感受,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法。對于高中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而言,從互聯網應用角度出發無疑是一種積極和主動的選擇。
[1]丘立峰.課堂組織藝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薛曉東,許宣偉.創新性思維的自組織機制探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02)
[3]歐陽代明.創新性設計思維——論設計思維的模式與創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1)
[4]郭建紅.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探索與操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
[5]胡典順.數學素養研究綜述[J].課程·教材·教法.2010(12)
王鈺喬(1998-),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高中學生,愛好發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