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明湖北省房縣大木小學
淺析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
劉吉明
湖北省房縣大木小學
因場地、活動設施、專業教師等方面的影響,農村中小學對體育活動的開展很有限,這是農村中小學學生體質不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學校、家庭、社群能夠經常積極主動開展一些體育活動,落實國家對體育活動的各項政策,關注和引導中小學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農村中小學;體育活動;問題;對策
背景:因場地、活動設施、專業教師等方面的影響,農村中小學對體育活動的開展很有限,這是農村中小學學生體質不高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制定并印發的《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要求:中小學校要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至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并要求將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和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列入學校課表,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對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做了詳盡細致的要求,但是不是所有的學校對體育活動進行了落實呢,筆者認為我國農村中小學目前體育活動很多都沒有明確的方向,存在以下共同現狀:
1、應試思想廣泛存在,片面追求教學質量。
造成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上級對學校的考核中,主要方式還是看教學質量,升學人數,學校升重點學校的學生人數越多,說明學校質量好,名氣大,得到社會的認可也越高。所有,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心都不同程度的被“升學率高,學校就好”的思想束縛,不斷對教師施加壓力,主要用教學成績來考核教師,教師在考核條框的指導下,加強了對學生的成績追求,而更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的本真成長。
2、安全壓力大,盡可能減少學生活動。
眾所周知,學校的安全是學校管理的最大壓力,一些學校為了少出事或不出事,將學生長時間關在教室內,不準在課外參加任何形式的體育活動,這雖然能減小學校安全事件的發生,但是是不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性的。青少年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不能因為學校減少安全事件的發生,而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
3、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教師。
目前農村中小學在教師隊伍上,普遍老齡化,教師結構不合理,有的學校甚至教師嚴重不足,上課就是很大的問題,特別是文化科,好不容易分了幾個年輕教師,要承擔更重的教學任務,就是有專業課教師,也被安排在帶文化課上了,所以,師資不足嚴重制約著體育課的落實,特別是體育課教師不足。
4、教育資源不均衡,資金不足,硬件設施建設不到位。
國家一直在倡導教育資源的均衡性,但農村學校起步晚,周邊的社會關系復雜,基礎建設一直滯后,所以均衡發展的同時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教育經費的投入也很有限,學校有很多的設想也只是停留在設想的層面上,包括體育設備、場地規劃等方面都還存在很大不足,這也影響著農村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
5、社會、家庭關注度不高,認識不足。
對體育的認識不僅在于各學生個體想去參加,更主要的是社會大眾共同去參與體育活動,這直接影響著孩子對體育的興趣,當孩子有某些方面的體育特長時,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共同競爭的平臺,社會團體若能開展更多的體育綜合性活動,必能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同時培養更廣泛的興趣,再加上家長能有辯證的認識,“學習重要,但是孩子的身體更重要,直接影響著長大后工作效率的高低”,就能鼓勵更多的孩子參與在體育活動中。
根據上面體育活動開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活動:
1、學校認真落實國家對體育鍛煉的相關規定,轉變觀念,落實素質教育。
落實體育鍛煉,最終還在于學校,在校養成熱愛體育的好習慣,就能惠及孩子的一生。所以學校要克服一切的困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時時不忘對學生的體育活動的開展,并積極培育孩子的體育意識和興趣。
2、正確認識學校安全問題。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是統一和矛盾的結合體,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認識體育活動與安全的辯證關系,只要學校重視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常識,認真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與掌握,并科學合理做好充分的準備,設計好安全預案,就要放開手腳,大膽的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以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3、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師資的不齊是各個農村中小學面臨的普遍問題,但這不能成為阻礙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托辭,學校一方面可以向上級教育部門爭取分配到體育專業的教師,另一方面在學校內部積極培養有體育興趣的教師,在學校設置專門的體育活動時間,帶領全體師生有效的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在學校形成尚體的良好氛圍。
4、加強區域內的教育資源均衡,關注薄弱學校。
各級各類的教育行政部門要更多的關注農村中小學的體育設施建設,并積極投入一定的資金,加快農村中小學的體育硬件建設,積極普及大眾的體育鍛煉項目,進一步明確和規定什么級別的學校該完成什么樣的體育設施建設,該開展哪些必須的體育活動項目,行政干預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并認真做好評估和督導。特別是農村薄弱學校,關注度要更高一些,應縮小與城市中小學生的差距。
5、體育鍛煉要得到社會、家長的支持。
呼吁社會各界積極開展好體育活動,并號召全民參與,以村組為單位、以小區為單位開展各級各類的體育競技活動,包括家長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積極參與,設立頒發“體育家庭”獎勵,同過家庭帶動來培養孩子更廣泛的體育興趣,從而更積極的投向體育運動,減少了孩子們沉溺網絡的可能。
總之,只要學校、家庭、社群能夠經常積極主動開展一些體育活動,落實國家對體育活動的各項政策,以學生自身為基礎,進行一定的關注和引導,我們的孩子會更多的參與的體育活動中,就會慢慢培養起一定的興趣,也將對一些體育項目產生愛好,這將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