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成
(濱州醫學院衛生工程管理研究所,山東 煙臺 264003)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濱醫煙臺附院)總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20萬m2,設置床位2000張,是山東省三十多年來首家獲批新建的大型綜合省屬醫院。該項目于2011年2月開工,2014年5月竣工,2014年9月投入使用。項目建設期間業主方項目部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科研項目“大型綜合醫院建設的業主方集成項目管理體系研究”先后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山東省建設技術創新獎。
濱醫煙臺附院作為一所新建大型綜合醫院,是一個典型的復雜建設項目。所謂復雜建設項目,主要是相對于一般建設項目而言,是指處于變化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下,具有多重目標約束,有較多參建單位,受多種因素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時間、空間上具有明顯的復雜系統特征的建設項目。組織集成在業主方集成管理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該項目的成功,與業主方主導下的集成項目管理體系的構建、實施密不可分。
基于業主方主導集成管理的理念,根據建設項目利益相關者的分類和各自與業主關系的疏密,可將復雜建設項目的業主方組織集成分為以下四個層次:首先,是業主與項目管理公司、監理公司等進行業主方組織集成;其次,是業主方與其承包方基于Partnering理論進行參建方組織集成;再次,是業主方與項目外的單位和專家基于虛擬組織理論進行知識集成;最后,是業主方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基于協調理論進行協調型組織集成,見圖1。其中基于虛擬組織的知識集成是為了解決復雜建設項目的一次性與其對項目建設知識、經驗的積累度要求之間的矛盾,本文試對此集成模式進行梳理分析。
管理大師德魯克指出,在21世紀的組織內,知識工作者及其生產力是最有價值的資產。知識與創新正成為當今知識經濟時代財富的主要來源,因此對知識進行管理是組織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編碼型知識)和隱性知識(意會型知識)兩種類型。前者是指一般能夠由計算機處理的、可以度量的知識,也稱為典籍知識;后者是屬于人的頭腦中的經驗、訣竅和靈感等,難以編碼和度量,并且處于不斷演變的進程當中,包含了對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加工與創造。
對于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與承包方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存在較大差別:業主方需要總覽全局,對知識的廣度要求較高,但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都很難比承包方占有的知識更深、更全,這也是建設項目交易中信息不對稱的根源所在。由于交易雙方擁有的知識、資料、經驗不同,造成了雙方的利益失衡,從而影響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造成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具體體現在:
(1)在建設項目設計階段,業主方對規劃、設計了解不夠,不能夠提出準確、合理的設計任務書,不能夠充分考慮項目交付物使用需求對設計的影響,不能夠及時掌控和監督設計方的圖樣設計進度,不能夠及時發現設計方案和圖樣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2)在建設項目采購階段,業主方對工程、設備、材料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夠,不能夠提出招標文件中的技術和參數要求,不能夠編制無缺項漏項的工程量清單,不能夠發現投標方投標方案、企業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圖1 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組織集成層次模型

(3)在建設項目施工階段,業主方對施工經驗、常識以及相關規范、標準等掌握不夠,不能夠及時發現施工質量缺陷,不能夠對項目進度以及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評估和判斷,不能夠及時處理相關的簽證和索賠。
(4)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業主方對相關的驗收規范、標準掌握不夠,不能夠發現并提出相關質量問題和整改要求,不能夠準確評判承包方的工作質量。
面對上述復雜建設項目繁重的管理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業主方顯然難以僅憑其自身組織內的力量將所有需要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匯聚齊備。因此,需要借助虛擬組織的構建,研究如何在不失去業主方自身對復雜建設項目控制的前提下,獲取、利用并管理外部的組織和人員的知識,即通過虛擬組織進行知識集成,目的是盡可能獲得與承包方的信息對等權,從而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更好地提升管理績效。
基于虛擬組織進行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的知識集成,目的是將包括知識的生產、分享、應用、創新等在內的知識管理全過程借助業主方能夠整合的所有外部力量,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對業主方和承包方的知識進行有效補充,將這些知識逐步匯聚,復合為項目共享、共用的知識。
基于虛擬組織進行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的知識集成,要分析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知識管理所涉及的范圍。就項目管理本身而言只是一個管理的過程。復雜建設項目知識,首先,是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包括相關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以及相應的財務、資金管理知識;其次,是工程知識,如規劃、設計、地質勘查、建筑、結構、強電、弱電、通風、給排水、暖通、空調等專業技術知識以及相關的規范、標準、工藝流程等;再次,是建設項目本身的類型所限定的從使用方提出的需求知識,如醫院、商業、住宅的層高、開間、進深、照明、通風、空氣質量等的各自需求;最后,包括同類型建設項目實施經歷帶來的經驗、直覺、判斷力等隱性知識。這些知識種類繁雜,但都是一個復雜建設項目的業主方必然要掌握的。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有明確組織邊界的團隊,乃至一個整合了各個參建方的Partnering工作組,顯然都難以將所有需要的知識集于一體。因此,只有通過業主方的主導,建立一個泛邊界的、開放式的虛擬組織,方可在項目生命周期內根據需要隨時向項目相關方提供知識支持。
在復雜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內,對上述知識的獲取和使用一般要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1)根據項目任務的需要,確定所需求知識的內容。
(2)尋找、發現知識源。
(3)獲取相關的顯性知識,如技術要求、規范、文件等。
(4)組織知識溝通,獲取隱性知識,如經驗、判斷等。
(5)通過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積累知識管理經驗,在項目中沉淀相關知識。
構建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知識集成虛擬組織體系,就是要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根據不同階段的工作任務,由業主方根據該階段的知識管理任務,分別整合項目內外的企業、專家,成立相應的虛擬組織(VO),如項目策劃VO、施工技術與工藝VO、項目設計VO、材料與設備VO等,VO與業主方形成“虛擬組織組建—虛擬組織工作建議—業主方決策—項目實施控制”的工作流程,見圖2。
對該虛擬組織的運作特性分析如下:
(1)利用業主方的主導實現專業分工和整合。能夠發揮組織成員的核心專業能力,這是虛擬組織的最大優勢。業主方在項目中處于主導地位,對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和全要素的知識需求狀態最為了解,因此能夠了解自身項目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的缺陷。在此基礎上進行項目外虛擬組織成員的尋找,更能有的放矢。根據專業分工的原則安排相應虛擬組織成員的工作,然后對所有成員的工作成果進行整合。
(2)動態彈性組織。該虛擬組織的組建以建設項目實施期間的具體工作需要為基礎,隨著項目需求的變動,組織成員構成也隨之變動,組織的成員數量、存在時間都是動態的、彈性的,一旦項目結束,該虛擬組織也隨之宣告完成使命。
(3)跨空間的協同合作?,F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的溝通交流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這也是虛擬組織產生的基礎。依靠現代化的信息溝通手段,虛擬組織成員可以在不同城市乃至不同國家協同進行合作,共同完成建設項目業主方所安排的任務。
(4)資源、信息和知識的共享。為了有效實現虛擬組織協同完成建設項目的目標,組織成員之間需要事先進行信息的有效、及時溝通和共享,因此,建設基于網絡的項目管理信息平臺是虛擬組織建設的必要條件。
(5)松散式契約化管理。虛擬組織相對比較松散,受控程度遠不如傳統組織,而且由于虛擬組織的泛邊界化,使得責任與利益分配問題存在于組織與每位成員之間,這就需要對成員的責、權、利以契約的形式加以明確規定,從而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調動成員的積極性,規避成員的道德風險。

圖2 全生命周期復雜建設項目業主方知識集成虛擬組織模型
要實現知識集成虛擬組織,由業主方主導的信息平臺是主要途徑。復雜建設項目信息平臺的知識集成功能應包括以下模塊:
(1)專家管理。業主方應通過信息平臺建立參建方共享的專家庫,通過跨部門、跨業務的專家庫建設,使得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隨時發揮咨詢、顧問的作用。
(2)知識內容管理。業主方應通過信息平臺建立共享的、可由參建方共同維護的項目信息和知識庫,針對復雜建設項目中的交叉領域、新技術實現參建方的知識共享和復合型知識的提煉。
(3)協同合作管理。業主方應通過信息平臺使虛擬組織成員進行便捷、順暢的溝通和合作,能夠迅速共享和交換各自的信息、知識和經驗。
(4)業主方決策管理。就建設項目的決策事項,信息平臺應能夠匯總決策事項相關聯的參建方和虛擬組織成員意見,為業主方決策者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數據支持。
(5)使用支持管理。信息平臺中應根據虛擬組織的運作流程,對虛擬組織成員的加入、發揮作用、退出等提供易用的操作支持。
(6)學習型組織管理。信息平臺應根據知識集成管理的流程,使組織成員能夠及時接收對其提升工作知識和技能有幫助的相關文獻、資料、數據。
(7)搜索引擎。信息平臺應提供面向全體參建方和虛擬組織成員用戶的快速搜索引擎,方便用戶及時查詢相關信息。
(8)知識集成流程管理。信息平臺應根據知識集成管理的流程,構建內在的“知識收集—知識管理—知識沉淀—知識分享—知識利用—知識創新”的知識管理價值鏈,使平臺用戶能夠將自身的知識學習、利用和信息平臺知識庫的積累、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復雜建設項目信息平臺的知識集成功能模塊見圖3。

圖3 復雜建設項目信息平臺的知識集成功能模塊
醫院建設項目之所以復雜,主要體現在項目涉及專業多,系統配置復雜,施工工藝復雜。同時醫院的個性化要求高,不同醫院之間的布局、流程難以簡單照搬復制。在醫院建設期間,業主方要面臨大量的方案比選和決策任務,其中大多需要用到專家的隱性知識方能做出正確判斷。因此,醫院建設項目的業主方知識管理至關重要,濱醫煙臺附院的業主方組織集成共分為六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業主項目部;第二層次是醫院業務科室與業主項目部形成的矩陣式組織結構;第三層次是業主單位與監理單位、造價咨詢單位等共同形成的業主方項目組織結構;第四層次是業主方與承包方形成的Partnering組織;第五層次是業主方與項目外的行業專家、咨詢單位形成基于知識集成的虛擬組織;第六層次則是業主方和項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協調型組織集成。
在濱醫煙臺附院的第五層次中,業主方與項目外的行業專家、咨詢單位形成基于知識集成的虛擬組織。這得益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濱醫煙臺附院業主項目部可以很便利地利用虛擬組織來彌補業主方管理和技術方面的不足,跨地域地集成專家的力量為項目所用。項目部建立了專家庫,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遠程溝通相結合等手段,一大批諸如醫院建設管理、地基處理、空氣凈化、信息化、智能化、手術室流程等方面的專家加入到濱醫煙臺附院的建設中來,為項目解決了大量的管理和技術難題,使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更加科學合理,節省了費用,縮短了工期。
本文結合濱醫煙臺附院這一復雜建設項目,分析了業主方如何對項目進行有效知識管理的問題。實踐證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虛擬組織,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將項目所需要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復雜建設項目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