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洋
(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宣城 242000)
某火電基建項目三期是在原來二期2×300MW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擴建,設計為2×300MW燃煤火力發電機組,總投資約為25億元。
2003年初項目啟動,并在當年完成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評估報告、初步設計報告的編制和審查工作;2004年進行施工準備和土建施工,上半年主要完成了三大主機招標、監理招標、施工單位招標,下半年開工建設;2005年按項目管理“四控制”(進度、質量、安全、費用)的原則進行工程管理,同時完成了項目核準工作;2006年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當年9月10日完成第一臺機組168h試運工作,第二臺機組于2007年1月投產發電。
火電基建項目由于工程復雜,技經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技經工作一般編制估算,也有稱匡算的,要求變化范圍在±15%。
(2)可行性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技經工作一般編制估算,要求變化范圍在±10%。
(3)初步設計階段。這一階段的技經工作一般編制概算,要求變化范圍在±5%;最終批準的概算一般以此為準,進行造價控制。
上述三個主要階段,隨著工作要求的深化,技經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可控的精度也越來越高。
初步設計經過審定概算后,隨著施工圖的開展,可編制施工圖預算;工程施工過程中還有施工結算;最終工程投產后,完成竣工決算。這是常規火電基建項目技經工作的基本程序。
“執行概算”相對于批準初設概算而言,是非國家規范標準用語,也就是說在國家規定的火電基建項目中沒有出現,而是在一些日常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總結而得出的專用詞語,而“執行概算”一般為投資方所采用。
批準的初設概算是作為國家計劃經濟體制控制工程造價的綱領性文件,而“執行概算”一般作為投資方控制工程造價的綱領性文件,是在施工階段,根據施工圖實際工程量編制的。在具體實際執行和使用過程中,主要用于指導施工階段造價控制,對工程結算期間的投資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編制執行概算的目的是:
(1)作為項目投資方與建設單位控制造價的綱領性文件,利于對投資的歸口管理。
(2)合理調整項目。項目的劃分和臨時工程與費用的分攤要有針對性,以便于同口徑比較概算投資和招投標標底及投標報價。
執行概算一般是由投資方提出要求,建設單位編制,也可委托設計單位編制。
該項目“執行概算”編制時間是為2005年初,而此時項目已于2004年6月開工,計劃7#、8#機組分別于2006年底“雙投”。
項目“執行概算”根據已簽訂的施工合同(包括設備采購、技術服務、脫硫總承包等)實際情況進行編制。
編制完成的“執行概算”與初設概算進行對比,總投資從25.71億元降低到22.65億元,減少費用約3億元,效果非常明顯。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執行概算與初設概算投資分析對比表(單位:萬元)
(1)項目劃分。按《電力工業基本建設預算編制辦法》(2002年版)進行項目劃分(以下簡稱“預規”),并盡量與初設概算保持一致。
(2)工程量。該項目已完部分的工程量以施工圖為準,未完工程部分的工程量,已簽訂合同的部分以工程量清單中的數量為準,未簽訂合同的部分使用初設概算中工程量。
(3)設備價格及設備運雜費。已招標設備,如三大主機、輔機等設備,均按招標價計列,其他未招標設備均按初設概算價格計列。已招標的設備包括了設備的運雜費,未招標設備其運雜費率按5.5%計列。
(4)設備催交、設備保管費、下站費及現場運輸費。考慮實際情況,以防費用不足,已招標的設備按設備合同價的1%計列設備的催交、保管、下站及現場運輸等費用,此費用計入基本預備費中。
(5)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已招標的建安工程部分(主廠房、冷卻塔、煙囪),未完的部分按招標價格計列,已完的部分按結算價計列,隨主體招標的相關費用,如施工單位參加整套啟動試運費、分系統調試費用等,按初設概算對應項目費用口徑按合同價計入調整后的概算中。未招標部分按初設概算計列或按現行《電力工程建設概算定額》及其配套取費標準計算。
(6)甲供材料的工程量。
1)建筑工程。已招標的甲供材料價格,按實際的材料價格計列并計取稅金,其他材料均由承包方供應,已含在合同價內,調整后的概算未考慮此項材料價差;其他未招標項目的鋼筋、水泥等材料按初設概算價平移后,并按2004年相應材料實際平均采購價計列材料價差。
2)安裝工程:已招標的安裝工程材料價格按合同價計列;未招標材料價格仍按初設概算價格計列,并計取相應的費用。
(7)脫硫裝置系統。由于脫硫是EPC工程,所以脫硫裝置系統按中標價調整。
(8)其他費用。已完的按實際結算價計列;已招標的部分按合同價計列;其他參照“預規”規定執行,或采用初設概算平移。
(9)基本預備費。按合同價計列的建安工程費(包括設備采購費用),其基本預備費為1%;其他按初設概算計列的建安工程費和設備購置費,其基本預備費為4.5%。
(10)建設期貸款利息及鋪底生產流動資金,參照初設概算計列。
執行概算的總投資226 592萬元,與初設概算的建設項目計劃總資金257 125萬元相比,投資減少30 533萬元,降幅11.87%。
(1)建筑工程費。已簽合同部分(主廠房、冷水塔、煙囪),共減少投資6 718.09萬元,見表2。其他單項工程,共減少投資451.24萬元,地基處理,共減少投資390.90萬元;廠區土石方工程,共減少投資305.70萬元;廠外臨時工程,共減少投資198.24萬元;材料價差,共增加投資443.60萬元。
表2 建筑工程已簽合同部分與初設概算投資對比表(單位:萬元)
(2)安裝工程費。已簽合同部分,共減少投資4 094.40萬元,見表3。
表3 安裝工程已簽合同部分與初設概算投資對比表(單位:萬元)
(3)設備購置費。共減少投資6 098.54萬元,見表4。
表4 已簽合同設備與初設概算投資對比表(單位:萬元)
(4)其他。其他費用共減少投資 1 383.08萬元,見表5。
表5 其他費用、其他概算投資對比表(單位:萬元)
(5)基本預備費。已簽合同部分(包括設備采購合同)按1%計取,減少投資5203萬元。脫硫系統為EPC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共計減少投資6608萬元。
該項目“執行概算”與初設概算相比總共減少投資30 533萬元,其主要原因是:對主要工程和技術服務項目進行了招投標工作。但部分設備、建筑和安裝工程部分還未招標,為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需認真做好后續工程的招標工作,同時應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工程的建設工期,力爭降低建設項目法人基本管理費,以保證建設項目的總投資不突破初設概算。
通過表6、圖1,說明項目“執行概算”的成效:
(1)“執行概算”是投資方要求編制的控制項目建設的有效手段,該項目初設概算為257 126千元,通過認真編制“執行概算”,最終投資方批準的“執行概算”為226 592千元,比初設概算降低了12%。
(2)編制“執行概算”時,有時間相差一年的因素,也有大部分項目、設備已經招標的因素,但相對而言,還是比初設概算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且投資方要求最終決算不得突破“執行概算”,而從實際情況看,最終的竣工決算為216 120千元,與“執行概算”相差約4%,還是比較理想的。
表6 某三期工程各階段投資表(單位:千元)
圖1 某三期工程各階段投資表
項目結束后,“執行概算”的編制工作和執行情況,得到了投資方的高度評價,可算作火電基建項目建設控制工程造價的又一有效手段。從投資方控制造價的角度看,為類似建設項目積累了經驗,也為投資方提供了項目造價控制的“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