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鵬娣
摘要:音樂教育是培養人藝術素養的重要學科,音樂教學中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音樂教育的效果。合唱指揮教學在音樂教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合唱指揮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能夠直觀的反映出音樂的律動,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增加多個感官的并用,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合唱指揮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實踐,形成互動式、自由式的教學體驗。合唱指揮教學需要進行樂感訓練,需要從感官角度、藝術角度、審美角度進行多方面培養。
關鍵詞:合唱指揮 教學特點 優勢 問題 對策
合唱指揮是合唱團隊的總體指導,對于合唱團隊而言,占據了主體地位。合唱指揮教學不僅要掌握合唱知識的傳授與梳理,更重要的是把指揮知識與合唱音樂知識統一起來,形成合唱指揮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合唱指揮教學中要把多種音樂知識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樂感訓練和培養為主要目標,實現合唱指揮教學的高效能,更利于合唱指揮教學的多種能力培養。
一、合唱指揮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合唱指揮教學缺乏準確的認知
合唱是聲樂演唱的團體操作,合唱的難度在于人員多,每個人的音樂素養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不同,這就造成合唱的難度加大。合唱指揮是合唱進行的指揮者,在很大程度上,一部分人認為合唱指揮并不重要,對于合唱演唱并沒有多大的作用,合唱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演唱者的素質,而指揮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在這樣的認知環境下,合唱指揮教學就無法真正得到教育教學的重視,這種認知上的錯誤,容易造成教學活動真正的阻礙。合唱指揮教學的真正內涵不是對演唱有所干預,而是對演唱起到核心靈魂的引導。
(二)教材單一,音樂作品賞析范圍狹窄
合唱指揮訓練培養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博取百家之長。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目前的教學沒有足夠的技術類支持。在很多合唱指揮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材的不足影響了合唱指揮教學的效果。目前應用的教材中,關于合唱指揮的教材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相對落后,教材很多,但是,具有經典教學意義的教材還處于缺失的狀態。在合唱指揮的教材設計上和作品演練上,缺乏新鮮的設計,教材的創新受到了一定限制,教材缺乏必要的針對性,知識體系缺乏整體性和全局性,更沒有具體的指向。合唱指揮教材的內涵缺乏,使合唱指揮教學沒有依托,無法進行整體性的教學,把合唱指揮的系統性降低了。
(三)教學方法和基礎知識對接不準確
在目前的合唱指揮教學中,沿用的方法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合唱指揮教學多數采用教材與實踐結合的方法,但是,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一定程度的實踐教學。對于合唱指揮教學而言,教材與實踐的充分結合才能體現教學的實際效果。合唱指揮針對的是多數人,教學方法要與基礎知識實現對接,不能單純的進行某一方面的演練,而應該把課程所涉及到知識都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訓練方法與基礎的對接不準確,合唱指揮教學是一個直觀的過程,是在模仿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基礎知識與訓練方法產生分離,就會使教學活動處于封閉的狀態,無法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合唱指揮教學實際效果的方法和途徑
(一)重視合唱指揮教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
合唱指揮是一人對多人的活動,在訓練時,不僅要對音樂知識進行一定的掌控,還需要對人員的活動進行掌握,更重要的是掌握好指揮者與演唱者之間的默契和互動。合唱指揮教學需要提高對其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充分重視,要從音樂知識的層面和教學設計的環節增強合唱指揮的正確認知。合唱指揮是我國音樂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指揮學的要求很高,更需要學習者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充分認知合唱指揮的重要性,是提高我國合唱團體水平的重要常識,更是我國合唱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合唱指揮的認知與精確了解需要增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雙重配合。
(二)增加對教材的理解創新,完善教學過程的理解
教材是一切教學活動的藍本,沒有教材作為支撐,就無法實現教學活動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對合唱指揮的教材,既要尊重傳統的教學方法,又應該根據傳統的教學進行必要的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實現自我知識體系的創新,也要掌握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增加對教材的理解,就要在教學活動中,吃透教材的內涵,掌握合唱指揮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把教學活動與創新過程結合起來,形成教學活動方法創新,使合唱指揮教學更具現實意義。如合唱歌曲《紅河谷》這首歌曲,在教唱前學生很可能早已熟悉它的第一聲部,但對于第二聲部卻相當陌生,此時可教第二聲部,待他們完全唱準后,這兩個聲部能直接結合起來。對教材的理解和創新能夠豐富教學活動,更能夠開發出新鮮的教學方法。
(三)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合唱指揮的教學過程對很多學生而言,有一定枯燥感覺,因為指揮本身就是技術類型的教學活動,對動作和頭腦配合有明確的要求,加之合唱指揮的群體性要求,就給合唱指揮教學的整個過程帶來的一定的阻礙。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運用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例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大型合唱表演,對合唱表演進行賞析和評鑒,進行必要的討論,使合唱活動更加符合學生們的審美要求。多種教學手段與興趣教學的融合,能夠給予合唱指揮教學更多的新意,使合唱指揮教學更具現代化的感知,創造性的開發合唱指揮教學的模式。
三、結語
合唱指揮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能夠具有廣闊的實踐性,可以形成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過程,實現合唱指揮教學的良好循環。在現代化的音樂教學理念中,教與學已經不是單純的對立關系,而是在共同的學習中不斷完善,實現教學活動的綜合性發展。合唱指揮教學的研究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進步,逐漸開創屬于東方音樂的教學模式,促進合唱音樂形式的廣闊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明剛.高師合唱指揮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章,2011,(23).
[2]周光遠.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音樂時空,2012,(07).
[3]蘇嚴惠.高師“合唱與指揮”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音樂教育,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