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勤
站場與樞紐
蘭州鐵路樞紐綜合布局的探索與研究
高世勤

摘 要:針對在蘭州鐵路樞紐多年的規劃建設實踐中,既有蘭州鐵路樞紐及樞紐提升改造過程中仍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前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出蘭州鐵路樞紐綜合布局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蘭州;鐵路綜合交通;鐵路樞紐;布局;規劃
蘭州市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自古以來就在促進和溝通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通道?!耙晃濉庇媱澠陂g,隴海、蘭新、包蘭、蘭青4條鐵路干線在蘭州交匯,使得蘭州成為西部鐵路網中的主要交通樞紐。2009年蘭渝鐵路蘭州鐵路樞紐開工建設前,蘭州鐵路樞紐內14個客貨站均呈一字形布局(見圖1),遇有突發問題,整個西部鐵路網將出現中斷態勢,重新規劃建設蘭州鐵路樞紐勢在必行,意義重大。
蘭州鐵路樞紐受制于一字形布局結構,客、貨、解編系統及配套的機務、車輛等主要生產站段,全部圍繞兩條正線呈樹狀分布,尤其是蘭州站西咽喉正線間設有客機車間,進出機場影響咽喉及區間運輸能力,致使蘭州東—蘭州西間成為主要的交通瓶頸??瓦\站布局無法滿足客專及高鐵引入需求;解編系統能力嚴重不足;貨運系統受城市交通限制,在城市內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且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
1.1 客運站情況
蘭州站是蘭州鐵路樞紐內唯一辦理旅客列車始發和終到的車站,建筑面積2.9萬m2,共設5臺9線,客車整備所位于車站東端隴海兩正線間,客機車間位于東端下行線外側(見圖2)。

圖1 蘭州鐵路樞紐一字形布局圖
主要存在的問題:車站兩端銜接的正線在站內不貫通;客車整備、機車出入庫占用咽喉、到發線引起車場能力緊張等。
1.2 編組站情況
原蘭州西編組站站型為三級三場,并兼顧樞紐內綜合性貨場功能,股道數到達場12條、調車場32條、出發場16條,共有26條專用線接軌,日均辦理車數9525輛,有調比97%。
主要存在的問題:解編能力嚴重不足;信號、駝峰等設備設施老化。
1.3 貨運站情況
樞紐內共有蘭州西、蘭州東、潁川堡、石崗、西固城、陳官營、河口南等貨運站,其中蘭州西為綜合性貨場,其他各站均無法辦理集裝箱等業務。
主要存在的問題:貨場全部集中在城市內部,受城市交通、環保等各方外部因素限制,正常業務辦理受到影響。
2.1 總體思路
結合蘭州“兩山夾一河”的地形特點及蘭州鐵路樞紐特殊的地理位置要素,經過原鐵道部及中國鐵路總公司多次組織研究,蘭州鐵路局在充分征求地方政府意見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蘭州鐵路樞紐改擴建總體思路:繞城多方向互通,穿城立體化銜接,客內貨外,遠近結合。近期以蘭州主城區為主,打造立體化、大容量的綜合交通樞紐;遠期兼顧蘭州新區、蘭州高新區等近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多層次、多通道的交通樞紐(見圖3)。

圖2 蘭州站現狀示意圖
2.2 具體實施步驟
(1)蘭渝鐵路蘭州鐵路樞紐工程實現客貨分線。蘭渝鐵路蘭州鐵路樞紐工程,主要設計建設貨車北環線及蘭州北編組站等工程,東端將隴海線從夏官營站進行客貨分流,包蘭線從水源站設聯絡線實現客貨分解,西端設北環聯絡線對蘭新、蘭青客貨車進行疏解,同步建設蘭州北編組站,實現客貨分線的目標。蘭渝鐵路蘭州鐵路樞紐在3年時間內快速建成,不但實現了客貨分線,緩解了蘭州鐵路樞紐運能不足的實際,而且為蘭新第二雙線引入、寶蘭客專西站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圖3 蘭州鐵路樞紐總平面布置圖
(2)寶蘭客專蘭州鐵路樞紐工程實現客內貨外。寶蘭客專引入蘭州鐵路樞紐工程,主要新建蘭州西站、動車運用所、東川鐵路綜合貨場。建設中,為確保蘭新第二雙線2014年底按期開行,除快速推進蘭州西站、動車所建設外,還局部對蘭州站進行改擴建,具備了接發動車組的條件;同時,根據全路貨運改革實際,結合蘭州集裝箱中心站項目,對蘭州貨運系統按照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進行綜合規劃建設。目前,蘭州西站已全面投用,東川貨運站也將于年底開通使用,現代化、綜合性客、貨運站的投用,使蘭州真正實現了客內貨外的鐵路交通運輸格局。
(3)中川鐵路實現客貨拓展、繞城互通。新建蘭州—中川機場鐵路包括中川鐵路本線和貨車直徑線。中川本線在2年時間內建成通車,高效快速地實現兩區(蘭州新區、蘭州市區)兩樞紐(蘭州樞紐、蘭州新區綜合樞紐)的有效銜接;貨車直徑線也對樞紐內的貨運系統與解編系統進行有效銜接,同時使蘭新、蘭青的解編作業車輛可直接進入編組站,有效釋放了河口南至西固城、石崗間的運輸能力。
根據甘肅省鐵路發展“十三五”規劃(見圖4),結合《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的“一心兩城五帶五片區”城鎮空間結構,針對近期規劃建設的銀川—蘭州、蘭州—張掖客運專線,蘭州—合作、蘭州新區—慶陽環縣鐵路,以及遠期路網建設規劃,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
3.1 從空間上釋放蘭州—蘭州西的運輸能力
蘭州—蘭州西在中川鐵路開通前客車55對,貨車上行9列、下行8列;中川鐵路開通后,客車68對,加之客機車間、整備所機車換掛、客車出入庫影響,白天區間能力已相對飽和。
(1)搭建蘭州—蘭州西的立體化通道。由于蘭州市為東西狹長的特殊地理形態,在寶蘭客專開工前已研究過蘭州—蘭州西修建三四線的方案,但實施難度較大;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較少,該段可以考慮立體化通道鐵路建設方案,將客車利用貨車北環線外繞,短時間封閉蘭州—蘭州西區間,建成立體四線通道。該方案實施后,按現行7min追蹤時間計算,區間通過能力將達到160對以上。

圖4 蘭州鐵路樞紐發展規劃
(2)蘭州西建設客車檢修所應具備客車整備功能。蘭州西普速場主要以辦理城際列車始發、終到為主,能力較為富裕,可考慮將蘭新、蘭青方向部分普速列車在蘭州西辦理,有效減少對區間的影響。為實現該項功能,可在蘭州西客車檢修所項目實施中考慮客車整備功能。
(3)結合蘭州站改造,徹底解決客機車間及客車整備所對蘭州站咽喉的影響問題。
(4)擇機建設蘭州東動車所,蘭渝、包蘭等方向動車可從蘭州站始發、終到,減少動車出入庫對區間的影響。
3.2 通過外繞方式實現多向互通、同城發展
(1)蘭州西端,可考慮將中川、蘭合鐵路與蘭新第二雙線互通,既可以實現蘭州周邊城市的互通,又可以解決蘭合、中川提速及對既有蘭新線的影響問題。
(2)蘭州東端,可考慮寶蘭、蘭渝、銀蘭鐵路的聯絡互通問題,使樞紐的定義不要僅限于一城一站,同時可以帶動蘭州東端和平、榆中地區的發展。
(3)蘭州南側,寶蘭客專與蘭渝鐵路的互通,在蘭州南側可形成一條繞城客運專線,從蘭州東可以通過聯絡線抵達蘭州西,實現了多通道、大容量的目標。
(4)蘭州北側,以蘭州新區為中心,將中川、中馬、中海環鐵路,蘭州—張掖、銀川—蘭州客專有機銜接,不但可以形成一條北繞城客運專線、貨運專線,而且將形成連接既有蘭新、蘭青、包蘭、隴海及各新建項目的新樞紐格局。
鐵路樞紐綜合布局的完善與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暢通瓶頸區段,互聯互通,與城市協同發展,配套完善相關運輸功能始終是重中之重,使其朝著功能復合化、交通一體化、效益共贏化的方向持續發展。
高世勤:蘭州鐵路局,高級工程師,甘肅 蘭州,730000
責任編輯 高紅義
中圖分類號:U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61X(2015)05-0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