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數據統計法等研究方法,探討地域的環境對跆拳道的普及和推廣的影響,研究認為:隨著體育運動的發展,跆拳道運動日益風靡全國,地域環境的影響使得跆拳道運動呈現出不規則分布。文章以廣東省大眾跆拳道為例,通過研究其跆拳道的發展現狀,發現自然區域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對跆拳道的普及與推廣的影響,提出發展對策來探討如何通過不同的地域的環境因素來加強跆拳道普及和推廣。
關鍵詞:地域環境 跆拳道 普及與推廣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05-0063-03
1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信息化、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也給我國大眾跆拳道帶來了莫大的生機。大眾跆拳道運動是一個群眾基礎非常廣泛的傳統健身娛樂項目,它不僅是一種健身娛樂、競技的運動項目,也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現象。在這韓潮盛行的今天,跆拳道運動風靡全球,由于受到區域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跆拳道運動出現不規則的分布狀況。通過對廣東省的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以及粵西地區的城鎮地區與鄉村地區、人口密集地區與人口稀落地區、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較落后地區跆拳道運動的發展程度的研究,發現各地區之間的存在差異并予以分析,為各地區大眾跆拳道有序而又健康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廣東省的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以及粵西地區的城鎮地區與鄉村地區、人口密集地區與人口稀落地區、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較落后地區。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檢索有關廣東省跆拳道現狀的發展及研究對策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其中專著3部,期刊類文獻20余篇。
2.2.2專家訪談法
對廣東省各地區跆拳道練習者及其家長、教練進行面對面訪談,從而了解各地區不同的因素對跆拳道普及與推廣的影響。通過訪談為本人研究提供大量一手的資料。
2.2.3數據統計法
通過問卷式調查獲取的信息,對信息資料進行定量分析。
3地域的環境的界定
大眾跆拳道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傳入我國以來,無論是在國家重視程度,還是群眾參與人數來看,都以極快的速度在國內發展,但總體來看,卻呈現不規則的分布狀況。廣東省自1992年從香港引進跆拳道以來,由于自然區域環境、經濟發展程度、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性,導致全國各地跆拳道普及與推廣的程度異同。
3.1自然區域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氣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不同的區域自然環境的狀況也同,南北方的氣候導致沿海熱和內陸冷的差異。南方沿海地區的氣候較溫和,多數地方常年為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17度-20度。更適合進行體育運動項目的普及和發展。
3.2經濟環境
經濟發展水平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所達到的規模、速度和達到的水準。相對而言經濟發達地區和城鎮體育事業發展較快,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和鄉村體育發展較慢。
3.3社會文化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是某一特定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主要由特定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倫理道德規范、審美觀念、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等內容構成,它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消費觀念,需求欲望及特點、選擇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各地區的跆拳道的營銷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4廣東省大眾跆拳道發展的現狀分析
廣東省跆拳道以廣州市、佛山市、深圳市為代表的珠三角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對體育事業投入較多。跆拳道在廣東省的發展已遠遠超過北京、上海等地區,成為全國跆拳道發展最快,普及程度最高的地區。廣東省各個地區之間的跆拳道發展水平極其不均,從廣東省各市的跆拳道道館數量即可以看出,現在廣州市跆拳道館的數量遠高于其他城市。然而廣東省各城市地區跆拳道發展也存在差異,下面以珠三角、粵東與粵西為例。
4.1珠三角地區現狀分析
自1992年跆拳道從香港傳人廣東省后,各地區便陸續的展開學跆拳道“熱”,最先是珠三角地區優先發展,如今以廣州市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的道館數量五百多家,教練數量三百多名,專業教練員二幾名,練習人總數將近超過兩萬人,已超過北京和上海的規模。由于珠三角地區經濟條件優越、跆拳道市場廣闊、跆拳道的群眾基礎雄厚,據統計,跆拳道學員年齡多在六歲至三十歲之間,除在校學生積極參與外,白領階層也熱衷于這種新興時尚運動。且相當一部分的中年人也對跆拳道的訓練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近年來,隨著公眾對全民健身的期望和需求越來越高,而跆拳道所產生的健身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了人民的高度重視和歡迎。珠三角地區市民參與跆拳道的熱情比較高,跆拳道的群眾基礎雄厚,跆拳道俱樂部、道館數量多,但管理體制不完善,表現在這些眾多的跆拳道道館、俱樂部背后沒有統一的跆拳道行業管理標準,且跆拳道的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從而影響跆拳道運動的教學質量。
4.2粵東與粵西地區現狀分析
以湛江市為中心的粵西地區的道館數量兩百多家,教練數量一百多名,專業教練員幾名,練習人總數五千多人,而以汕頭市為中心的粵東地區的道館及教練和練習總人數與粵西地區的跆拳道發展相差不多。由于粵東粵西從剛開始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3000人,在人數上取得極大的飛躍。自1996年該地區體育局開始想俱樂部、跆拳道館和學校推廣大眾跆拳道到2002年粵西地區跆拳道比賽上,參加人數達到了上千人,即使是這樣,該地區的大眾跆拳道發展依然沒有走出項目單一的困境,品勢、特技依然只是作為表演項目出現在開幕式上。現在每年的跆拳道比賽,每次的參賽的人數都在300-400人左右,這給該地區大眾跆拳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見表1)endprint
5地域的環境影響大眾跆拳道普及和推廣的因素分析
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經濟發達城市與不發達城市,人口密集與稀落地區的跆拳道呈現不同的景象,跆拳道在北方(特別是北京、上海)被視為貴族運動,但在南方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卻得到大面積的普及,各城市都興起跆拳道“熱”,它雖然是一項武術運動,但卻具有獨特的推廣優勢。
5.1政治、經濟方面
隨著全名健身的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大眾體育健身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加之社會的發展和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們更加熱衷跆拳道這種時尚體育運動。跆拳道運動正作為一種產業步入市場,在市場中獲得效益促進其發展。從商業角度來看,90%以上的跆拳道愛好者且具有經濟能力者是跆拳道市場消費的主力,眾多商家鎖定的銷售目標,利用經濟實力強的地區作為市場推廣的渠道,必定會比其它經濟實力軟弱的地區的推廣更具針對性,更具滲透力、更具市場效益等無可比擬的優勢。(見表2)
5.2社會文化環境
中國是一個重視禮儀的國家,跆拳道“以禮始,以禮終”的理念正符合中國社會文化特征。跆拳道精神和其獨特動感的魅力以及深厚的韓國文化底蘊極大的促進跆拳道的普及與推廣,因此,在韓流盛行的今天得到了廣大廣州市年輕人的喜愛和歡迎。不同社會階層、各地區教育水平的程度、價值觀念及消費習俗影響著體育消費水平。
6各地區大眾跆拳道普及和推廣存在的問題
6.1人們認可程度
組織力量單薄,目前,跆拳道的組織形式多以協會為主,少許個人武館,民間組織的權利和力度,決定了它服務的對象和范圍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大眾跆拳道俱樂部、道館的管理比較混亂,教練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這將會阻礙廣州市大眾跆拳道的發展。
6.2冷熱不均
跆拳道運動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冷熱不均。相對鄉村冷,城鎮熱;偏僻區冷,繁華區熱;部門冷,群眾熱;無教練員的地方冷,有教練員的地方熱。二是人們對習練跆拳道的態度不一,有冷有熱。參與人群結構較為單一,普及范圍不夠廣范,普及層面差異較大。
6.3經濟發展程度
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大眾跆拳道在培養人才方面一是培養本地區的運動員,另一方面是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優秀人才。這樣造成經濟較發達地區跆拳道競技水平遠遠高于經濟較落后地區。師資短缺隨著學習和練習跆拳道人數的增多,跆拳道指導員就會出現短期內短缺的現象,資金問題也成為普及和推廣跆拳道發展的障礙。
6.4文化歷史條件
廣東省跆拳道普及和推廣較好是因為其一是起步較早,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二是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為主的珠三角地區的跆拳道領導對跆拳道運動的高度重視;三是有大批從事跆拳道事業的教練員和裁判員。四是但在市場化經濟的大潮中,跆拳道的發展都處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
7不同區域加快大眾跆拳普及和推廣的發展思路和對策
7.1珠三角地區
珠三角地區的跆拳道俱樂部、道館是該地區大眾跆拳道發展的基礎,對大眾跆拳道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該地區的大部分跆拳道俱樂部、道館的管理比較混亂,教練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這將阻礙大眾跆拳道的發展。
發展該發達地區大眾跆拳道還可以實施以下措施:(1)學校可作為大眾跆拳道普及和推廣的渠道。(2)重視媒體和媒介的傳播效應。(3)通過大眾跆拳道的社會表演。(4)制作跆拳道動漫產業和開發以及推廣跆拳道電子游戲促進人們對跆拳道的認識。(5)通過開發跆拳道旅游資源,建立以跆拳道醫療康復、跆拳道紀念品市場和觀光為一體的市場,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著大眾跆拳道登上另一個新的舞臺。
7.2粵東與粵西
(1)加強對跆拳道的群眾宣傳力度。在實行全民健身的今天,無論是從愛好還是健身角度出發,在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的跆拳道項目上,我們應該借助媒體和廣告的宣傳大力推廣大眾跆拳道。
(2)加強跆拳道在俱樂部和學校的推廣。要使跆拳道更好的走向市場化,就必須要求我們的跆拳道大眾化,使跆拳道愛好者都能練習跆拳道。
(3)要使粵東粵西大眾跆拳道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教練員和裁判員的指導和培訓。
(4)增加大眾跆拳道的比賽項目,增進交流。無論是教練員、裁判員還是運動員都能在比賽中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
(5)針對目前粵東粵西地區大眾跆拳道的經營現狀,從開展跆拳道項目較好的珠三角地區引進先進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強經營管理者營銷能力的培養。
8結語
體育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重視,中國體育市場也是在不斷的擴大,大眾跆拳道規模也是在不斷地的增大。雖然大眾跆拳道已經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但由于各地區的自然環境、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導致各個地區的跆拳道發展不均衡。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練習跆拳道,各地區應該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環境及社會文化的狀況,提出相應的措施和解決途徑,應努力取其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會使各地區的大眾跆拳道得到更好的普及與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