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燦
摘要:家庭體育作為青少年體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載體,對青少年體育意識的強化和體質健康的改善起重要作用。通過對當前家庭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的掌握,探討家庭體育中家長認識不到位、青少年自身原因及家庭體育鍛煉場所的制約性等因素對青少年體質的影響,并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為改善青少年體質提供一定理論參考。
關鍵詞:家庭體育 青少年 體質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05-0103-02
1相關概念界定
我國對于青少年方面的研究一直層出不窮,其研究成果也有很多,然而,至今懸而未決的是青少年的年齡范圍的界定。各專家學者對青少年這一群體的年齡界定都有著各自的看法與觀點。我國統(tǒng)計機構認為青少年是特指0至14歲這一年齡段的人群。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間的一段成長時期,是兒童轉變?yōu)樯鐣巧倪^程。這一群體接觸面大多為學校和家庭,而家庭對于青少年的影響是從出生就開始的,所以說家庭對于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識的深入,人們對于體育鍛煉有著更深的認識。家庭體育是社會進步的一定產(chǎn)物,有助于人們體質水平的提升及獲得運動樂趣。家庭體育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義參與的,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獲得運動知識技能、滿足興趣愛好、豐富家庭生活、達到休閑娛樂、實現(xiàn)強身健體和促進家庭穩(wěn)定為主要目的教育過程和文化活動。它作為家庭活動開展的一種方式,有著不同于其他體育方式的特點與作用,是培養(yǎng)人們通過家庭活動培養(yǎng)體育鍛煉興趣、增強體質的重要載體,其體育活動的良好開展對于促進身心和諧、增強社會適應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現(xiàn)。
2我國青少年體質發(fā)展現(xiàn)狀
自1985年至今,我國已經(jīng)對青少年體質狀況組織了6次全國范圍內的系統(tǒng)多方位的調研與監(jiān)測,然而調研結果表明:近三十年來,總體上,中國學生的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不斷提高,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常見病患病率持續(xù)下降。但是,體能指標有明顯下降趨勢,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由此可見,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雖然在總體上呈現(xiàn)不斷提高趨勢,但就具體而言,青少年肥胖率及各項體能指標仍存在很大問題,青少年已由最初的營養(yǎng)不良變?yōu)楝F(xiàn)在的營養(yǎng)過剩及運動不足。
當前社會把提高我國青少年體質的重擔都壓在了學校體育上,而從學生的成長歷程及生活范圍來看,家庭體育也必然承擔著很大一部分責任與義務。在學校,體育致力于鍛煉學生體能、增強學生運動技術的同時,家庭體育對于培養(yǎng)青少年體育鍛煉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所能起到的深遠影響也應得到世人的關注與重視。家庭體育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形式,為家長有效了解獨生子女心理狀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家庭體育對于孩子的社會適應性方面的發(fā)展有積極作用。另外,由于家庭體育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受外在條件及時間安排限制較少,自主性和獨立性很強,方便易開展,并且家庭體育中充滿著親情,無形中增進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學生體質的發(fā)展取決于多種因素,家庭體育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家庭體育的良好開展,對青少年通過家庭體育鍛煉無形中起到增強體質的效果。而如若忽視了家庭體育鍛煉所能給青少年體質帶來益處與功效,減弱了家庭體育對于青少年體質的有效支撐與作用,將勢必會限制青少年體質水平的提升。
3家庭體育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使得人們逐漸意識并接受家庭體育的存在,這在無形中為家庭體育的蓬勃發(fā)展造就了很大的機遇,然而機遇與挑戰(zhàn)是同時存在的,通過對我國當前家庭體育開展現(xiàn)狀的掌握,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多不良因素對我國青少年體質造成了影響。個人認為家長意識不到位、學生自身的惰性及鍛煉知識掌握不足、家庭體育鍛煉場地的限制等方面都是限制青少年體質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3.1家長體育認識不到位
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加之當今社會對教育的愈發(fā)重視,使得學生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了很大的份額,在家庭重擔的壓迫下,家長不得不投入更多心思與精力在自身工作上,與此同時也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對孩子自身體質的關注度。一方面,家長對于體育的重要性及體育所體現(xiàn)的價值與功能認識不夠清晰,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青少年對體育的認識,加之很多家長在健康觀的理解上有誤區(qū),覺得“不生病就是健康”,認為體育鍛煉屬于“可有可無”行為。而另一方面,部分家長為了增強孩子體質健康水平,提高身體抵抗力,盲目地相信一些噓頭較高的營養(yǎng)保健品所能帶來的功效,而忽視了科學參與體育鍛煉能對身體帶來的長期功效性,以及體育對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和社會適應所帶來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家長的增負行為也影響了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當前學校比較注重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而與此同時,家長卻與之相悖地向學生“增負”。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使得家長大多盲目跟風,讓自己的孩子在周末及寒暑假參加各種課外輔導提高班,把孩子放入書本的題海戰(zhàn)術里,學生沒有多余時間與精力去參加體育活動,壓抑了學生青少年的運動天性。
3.2學生自身的惰性及鍛煉知識掌握不足
青少年體質下降不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約,而且自身內在原因也不可忽略。高科技電子產(chǎn)品的層出不窮,受到了青少年的強烈關注。學生在難得的閑暇時間里大多會因自身惰性而選擇一些娛樂方式“宅在家里”,比如與電子產(chǎn)品為伍。由《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中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休息和節(jié)假日的空閑時間,中國的青少年最喜歡做的三件事:上網(wǎng)聊天和游戲、聽音樂學唱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青少年不足三成。另外,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大多注重體育的娛樂性,而非健身性。由于青少年大多缺乏專業(yè)的鍛煉知識,不能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fā)揮器材的作用,在其鍛煉內容和鍛煉手段的選擇上也比較單一。眾所周知,缺乏系統(tǒng)科學的體育鍛煉和運動不足所帶來的危害是潛在且嚴重的。人的身體素質包括耐力、力量、靈敏、速度等,在人的一生中,人的基本活動力和身體素質在青少年學生時期達到最高的水平,表現(xiàn)出人在這一時期特別敏捷、靈活、迅速、精力旺盛和好動。按照人的體能發(fā)展內在規(guī)律,長久的正確的體育鍛煉會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而自身運動的不足勢必會造成體質的下降。
3.3家庭體育鍛煉場地的限制
家庭體育的開展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而在活動中達到增進家庭感情、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家庭體育在選擇體育活動場地時,人們較傾向于離家近且方便的鍛煉地點。家里室內、社區(qū)公共體育設施、免費花園等都是青少年參與家庭體育鍛煉的常用地點。當學生在家體育鍛煉時,可以借助一些家用產(chǎn)品、健身器材及少量空地,然而由于家庭差異性較大,表現(xiàn)在家中體育器材的數(shù)量、掌握鍛煉知識的多寡及重視體育程度的不同,易出現(xiàn)“想鍛煉卻不會鍛煉”、“想鍛煉卻不能鍛煉”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而在類似社區(qū)之類的公共場地設施鍛煉時,往往存在數(shù)量不足、種類單一、器械老化存在安全風險等情況,影響了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及主動性。
4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對策
家庭體育作為體育活動開展的一種形式,愈發(fā)得到人們的重視,在未來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G壹彝ンw育將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fā)展,家庭體育的功能日益豐富,體育器材趨向多樣化,內容和形式多樣化,體育興趣多元化。而青少年的體質水平也必會因為家庭體育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而大有增進。
4.1增進家長體育鍛煉知識
家長應針對自身情況,補充體育知識體系,強化自身體育技能,增進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并根據(jù)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青少年生活實際,合理安排青少年體育鍛煉時間及內容,運用科學合理的健身方法來指導青少年的家庭體育鍛煉,改進家庭體育鍛煉環(huán)境。
4.2注重家庭體育的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有關部門可組織進行家庭體育方面的宣傳,例如舉辦家庭體育鍛煉知識及鍛煉方法的講座及比賽,通過多種有益的活動方式,改變以往錯誤觀念,倡導鍛煉運動氛圍的形成,進而帶動青少年積極參與家庭體育鍛煉,使之加入到增加自身體質健康的行動中來。
4.3家長正確引導,克服青少年惰性
就學生自身的惰性而言,從外在因素看,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以克服隋性。青少年正值樹立人生價值觀、體育觀的黃金時期,家長應把握時機,運用多種方法來指引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另外,家長應根據(jù)家庭具體情況,結合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得青少年在家庭體育鍛煉中認識并體會到參與體育鍛煉的功效性及樂趣性,進而促進青少年參與家庭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