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互聯網技術推動下,人類從PC互聯階段進入移動互聯階段。在互聯網時代,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革,其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是空前的。
必須看到,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生產、生活、交往等巨大便利的同時,其雙刃劍的負面性也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為了順應和引領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正面積極作用,限制抵御其負面的消極作用,必須著力構建先進的互聯網文化。
構建先進的互聯網文化,首先是要堅持創新驅動。要始終保持互聯網技術尤其是其核心的先進性,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推動互聯網產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不斷提升互聯網連接人與物、人與信息、人與人、人與服務的能力與水平,不斷提升網絡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供給能力與服務水平,不斷推動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使互聯網+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
其次是要堅持先進文化導向。要堅持不懈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占領互聯網上的思想文化陣地。為此,一要使網絡文化產業的產品體現真善美的價值取向,在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和元素;二要使網絡文化體現時代的特點,遵循客觀規律,網絡輿論要始終傳播社會的正能量,主動自覺地服務于社會和諧穩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三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在以辯證思維、開放心態汲取世界各國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成果的同時,自覺預防、抵御和化解西方反華勢力對意識形態的滲透與和平演變圍攻,維護好國家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
再次是要增強依法治網、管網能力。要建立健全互聯網運行的法律規范,要依法嚴肅查處網絡謠言、網絡欺詐、網絡色情、網絡暴力、有償刪帖等各種各樣的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要正確區分和處理言論自由、學術自由與利用互聯網散布反中、反共、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言論和散布“藏獨”“疆獨”“臺獨”“港獨”等分離國家、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的矛盾,依法嚴肅查處利用互聯網進行顛覆黨的領導、國家政權和破壞祖國統一的違憲行為,推動互聯網在法治的軌道上自我凈化、自我發展,使互聯網成為一片清明的虛擬空間和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家園。
總之,要通過構建先進的互聯網文化,占領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產業的戰略制高點,掌握互聯網文化和互聯網輿論的主導話語權,以互聯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促進互聯網生態優化,推動互聯網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