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斌
周國芳1932年出生于浙江諸暨,1962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浙江版畫家協會顧問,曾任浙江美術家協會理事,江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其版畫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多次獲獎,并獲得中國版畫家協會授予“20世紀五六十年代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等獎勵。
近年來,周國芳一直堅持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版畫藝術,滿腔熱情地為反映新中國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而謳歌。我在陸續閱讀他著寫出版的《刀筆春秋》《七十年畫家記事》中,更多地觸摸到畫家平凡而豐富的藝術情懷,被他高品位藝術境界和執著追求藝術的情懷所感染。
《刀筆春秋》描寫了畫家幾十年來所見所聞的事例,宛如一部新時代的文藝見聞錄軼文集,雖然字里行間流暢的文筆、詼諧的風格,呈現出文藝創作的濃郁筆調,但文風宛如其人始終如一的性格特點,呈現出真誠、敦厚和紀實性文藝史詩般的情趣與意境。
《七十年畫家記事》,以紀實性札記的形式,從自述角度描寫畫家幾十年曲折的人生經歷,其中,既有鄉村風雨、街坊生活、療養院速記、悼愛妻等生活畫卷,也有富春江之行、戈壁灘的難忘歲月、赴大陳島、東北行、加拿大之行等觀光游記,以及走進中國美術學院的感懷、創作《工地女會計》的經過、念念不忘版畫藝術、參加全國十屆版畫展開幕式、參加“魯迅版畫獎”頒獎儀式等藝術感懷。作者在“后記”中寫道:“人生不幸也是尋常事,和我同命運者何止成百上千,出現在我筆下的就有不少,應該不唱悲歌,唱贊歌、戰歌!”流露出一位居住邊遠地區老藝術家的藝術情懷,也是作為老畫家赤子之心的真實寫照。
名家趙延年說,周國芳“數十年來在極為坎坷的條件下不忘自己的藝術理想,以頑強意志堅持捏刀向木,創作出了不少木刻好作品,其刻苦與勤奮的精神,實在令我贊嘆!”
名家傅永達評價道,稱周國芳為“有杰出貢獻的版畫家”或者“了不起的文學家”,我認為都不為過。從深層次看,我自己更欽佩的是他的優良品性……它闡述了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不在于終極的理想有多高遠,而在于眼前擁有一個怎樣的起點。人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是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道路……人生是什么?事業是什么?前途在哪里?哪里是盡頭?該如何自處?甚至會在夜深人靜時望著高懸的明月暗自垂淚。而周國芳卻以佛教中的所謂“八風吹不動”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秉承“與天斗與地斗其樂無窮”的理念,可稱得上是一生快樂而平靜地堅持追求藝術的人。
無數專家、名家對周國芳從事版畫藝術創作的業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閱讀畫家周國芳的幾十篇文章和著作,處處散發出質樸純真的人文主義思想,其高尚樸素的審美格調、真摯淳樸的性格特點、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修養基礎上的翰墨底蘊以及寫實主義的繪畫基本功和孜孜不倦的創作熱情,令人賞析到一種抒情詩般意味深長的澄懷觀道。這是源自于民族、民間藝術的豐厚沃土上生長起來的帶有原生態的藝術之花。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