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幸田
2015年6月25日,2015年重慶市企業文化工作會暨百強企業聯絡員會在石柱縣黃水鎮召開。重慶企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祥明主持會議,重慶企業聯合會副會長、重慶市企業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慶華作了主題報告,石柱縣經濟信息委副主任譚代兵致歡迎詞。
會上,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暄潔環保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業圍繞企業文化作了大會交流發言,企業文明雜志總編、重慶市企業文化研究會顧問李祖榮對四家企業作了精彩點評。大會表彰了2015重慶百強企業第二批優秀聯絡員,重慶企業聯合會研究部主任張渝榮通報了2015重慶百強企業申報及宣傳事宜。
郭慶華在題為《適應新常態 創新企業文化建設新格局》的報告中,介紹了當前在新常態下企業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訴求:
創新文化。由于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創新成為企業的生命源泉。如何通過文化創新來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如何用軟實力的提升來引領硬實力的增強與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大課題。文化與觀念的創新是自主創新戰略的先導。我們應該豐富企業文化建設主題活動內容,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厚植創新創業的企業文化,以文化價值提升品牌價值,走文化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子。
責任文化。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誠實守信也同樣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縱觀國內外的成功企業,它們無不重視、踐行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使誠信成為做大做強企業的成功法則和制勝之道,成為企業的一筆無形資產。在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存環境也進入了一個新常態。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有危機感和歷史的責任感,下工夫抓好企業的生態文化建設,這是對歷史負責,對子孫負責,也是對企業負責。
融合文化。市場主體地位的真正確定,各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與經營模式應運而生。文化的沖突將成為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同所有制企業產品、資本、品牌等合作的最大障礙。因此,對融合文化的研究與落地是我們企業文化工作者當前的急、難、新課題,為企業走出去和境外經營提供文化支撐與服務,提升企業文化融合水平。
法治文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決定》對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建設法治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認清這一時代發展的趨勢,建設企業的法治文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企業經營行為,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實現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科技文化??萍甲鳛橐环N文化形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法、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企業也是如此。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樹立國際化視野,把握全球化態勢,運用互聯網思維,敏銳地看到培育科技文化對推動企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下工夫傳播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識,營造科技文化發展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廉潔文化。無數事實充分證明,優秀的企業廉潔文化,對內可以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對外可以樹立良好形象,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致勝的法寶。但廉潔文化不會自然形成,必須提高認識:標本兼治、長期培育、扎實推進。企業領導干部必須要有底線意識、紅線意識,廉潔經營,從嚴治企,決不能因一念之差,毀了終生,葬送了企業。
郭慶華提出了重慶市2015年企業文化工作要點:
推薦全國企業文化先進典型。根據中國企聯部署,協會開展了2015年全市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創建活動。2015年4月,協會推薦了重慶銀行、隆鑫集團申報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和示范基地。這兩家企業的文化成果作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將在7月全國企業文化年會上進行表彰。
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典型的培育和推廣工作。2015年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示范基地)和突出貢獻人物的申報工作將從6月底正式啟動。申報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有先進性。二是具有系統性。三是體現有效性。還應當符合創新性和示范性的要求。
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優秀論文和優秀案例評選。2015年6月,我們將繼續開展重慶市企業文化優秀案例和優秀論文征選活動,表彰一批優秀的企業文化成果。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踐行者、捍衛者,必須認真總結、深入挖掘、精心提煉體現核心價值觀要求、具有企業特點、符合企業愿景和使命、順應時代節拍的企業精神。
開展企業文化交流與宣傳活動。重慶市企業文化工作會和企業文化年會,是為會員企業搭建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交流平臺。探索跨地區企業文化交流合作機制,提高企業文化交流、推廣活動深度和廣度。同時,協會將繼續加大開放力度,搭建企業文化建設學習研討、經驗交流、成果展示的公共服務平臺。參與社會建設,加強企業文化宣傳工作,推進企業品牌建設和誠信建設,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競爭力。
繼續開展基層企業文化專題調研和培訓活動。針對企業需求,幫助企業挖掘、整理、提升有其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建立企業文化目標體系、傳播體系、運行體系、考核體系;組織專家開展企業文化專題研究,服務企業文化建設創新。
大會認為,我國正處在“四個全面建設”的重要時期,要凝聚正能量,全面創新企業文化發展新格局,為早日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