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文
供電所作為供電業務鏈的末端,承擔著對千千萬萬用戶的直接供電任務,很多供電所地處偏遠鄉鎮,道路難行,條件艱苦,人少事多,人才難留。企業的興衰成敗,與員工是否具有主人翁精神密不可分。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旨在著力解決基層員工的實際困難,改善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實現基層員工和企業和諧共贏。景洪供電局的基本做法是實施“三關鍵、六舉措”,從而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
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十分必要
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和諧”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提出“和諧”是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當前中華民族的共同奮斗目標。
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是建設幸福南網的需要。南方電網公司作為從事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的中央企業,提出了“建設責任南網、幸福南網”的目標。供電所作為供電企業服務客戶的前沿陣地,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勢必成為“幸福南網”的最終體現。
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是供電所自身建設的需要。筆者所在單位供電所員工占全局員工總數的50%,是供電局面向廣大客戶的重要服務窗口。隨著供電所規范化建設、信息化建設、指標創先等工作的推進,員工工作壓力增大,加之生活條件有限,人心不安、隊伍不穩的問題日益突出。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
創建和諧溫馨必須把準思想脈搏
為做好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工作,景洪供電局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召開員工座談會、開展一對一談心等方法,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工作。
經過調查和分析,供電所員工當前的思想現狀:一是員工崗位技能跟不上,導致工作無信心、壓力大;二是供電所工作效率低,質量不高,導致員工加班加點多,終日忙碌又不見成效,產生抱怨;三是員工對供電所的歸屬感不足,不愿在邊遠鄉鎮工作,產生“走人”的想法。
創建和諧溫馨供電所具體舉措
針對以上問題,局領導班子確定了“抓住三個關鍵,抓實六項舉措”的創建思路和工作方法。
抓住“三個關鍵”——
一是把握好“活動定位”。“定位”決定著活動開展的目標、途徑和資源,決定著活動要取得的效果。“和諧溫馨”供電所創建活動定位于“通過創建,改變以住僅僅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的被動管理模式,著力于以人的主觀意識轉變、工作自覺性提升、員工潛能挖掘等,來助推供電所的管理”。活動定位打破了黨群活動的局限性,使之受到了企業的高度重視,取得了企業對創建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是打通“上熱、中溫、下冷”的阻礙。創建的過程困難重重。首先是供電所員工不理解,認為當前供電所的各種任務已經很重,這個活動很可能又是一項“表面工作”,是在找麻煩、添負擔;專業職能部門也不理解,認為這是黨群部門的事,與他們關系不太大。出現典型的“上熱、中溫、下冷”現象。為改變這種狀況,局領導和黨群工會人員多次到供電所,與員工談心交心,引導員工樹立創建愿景;局領導反復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審視方案計劃的合理性;職能部門樹立責任意識,邊推動邊改進;供電所員工轉變思想,提高認識,將活動與日常工作緊密融合在一起,防止“兩張皮”現象。形成了上下聯動、齊力創建的局面,保證了創建活動向既定目標邁進。
三是重視“思想激勵”。對于創建活動每一次取得的進步,企業黨群人員都會到供電所,與員工進行交流溝通,從思想上及時引導員工感悟創建工作帶來的一點一滴的變化,幫助員工樹立在供電所工作的信心。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大家的認識有了明顯轉變,創建熱情高漲,形成了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群策群力搞創建的熱潮。
抓實“六項舉措”——
其一,幫助員工樹立信心,促進快樂工作。針對員工老齡化、低學歷、崗位技能不高、進而帶來工作效率不高、自信心不足、思想壓力增大等問題,企業采取環環相扣、逐一擊破的辦法。一是摸準員工“到底缺什么”,二是查找哪些是員工普遍缺失的技能,三是采取傻瓜相機式輸入的培訓理念,確定崗位必備的幾種基本技能,固化專業培訓模板,一鍵式選擇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其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構建內順外和環境。一是傳導“好心情”,供電所自行設計了一面“笑臉墻”,將員工最燦爛的笑臉、最貼心的話語,展示在營業廳門口,讓前來辦事的客戶第一眼就能看到員工的“微笑”,感受到供電所濃郁溫馨的氛圍和員工真誠服務的赤誠之心;同時,“笑臉墻”也提醒員工在每天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對待新的一天。二是讓“愛心”溫暖四方,黨團員帶頭成立“愛心服務小組”,深入客戶、群眾中開展義務服務活動,做到客戶發生用電問題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針對空巢老人等特殊用戶,愛心小組積極開展義務上門收費服務,免費修理電燈電線,甚至幫助老人做家務。供電所的義舉獲得了當地群眾的贊譽。
其三,轉變安全意識,筑牢幸福底線。供電所設置了安全文化展示室,不但展出安全規程制度、事故案例等紙面上的東西,更以供電所日常工作中發生故障時損毀的設備實物,時時提醒員工遵章守紀、嚴守安全底線。工會還以合理化建議活動為載體,發動全所員工開展“大家來找茬”活動,收集員工合理化建議,深入排查安全隱患;開展“安全文化進家庭”活動,組織員工家屬實地參觀供電所業務,由家人根據書面的安全流程來一一對照檢查自己的親人在工作中是否已將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提出意見,寄以期望,以家人的力量來關懷、監督員工注意安全。
其四,提升管理效能,減輕工作負擔。供電所工作繁重是大多數員工抱怨的焦點。將“提升管理效能,減輕工作負擔”作為創建核心,樹立具體的減負目標,同時又以目標來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助推管理提升。為此,供電所確定了“三零目標”:“每月電費提前結零”——告訴員工在電費提前結零后,大家可以空出時間來參加學習培訓、開展喜愛的文體活動;激勵員工想方設法解決村寨用戶不愿接受代收預存業務的困難,使供電所在短短半年內營業窗口外收費比例達到58%,電費每月20日前均能完成結零目標。“每月跳閘率逐漸向零靠攏”——讓員工明白:隨著報修大幅減少,冒著酷暑雷雨進行戶外工作的幾率也將大為減小,相應的記錄資料也會隨之減少,工作辛苦程度將會明顯降低,以此激勵員工提升線路設備管理水平,提高線路巡視維護質量,主動整改缺陷隱患,使報修率下降了近2/3。“重復工作為零”——告訴員工:主動規范工作,保證質量,一次到位,避免浪費工作時間,減少加班加點,為此,該所提出了“每日對標工作法”,當日事當日畢,養成規范工作的行為習慣。
其五,改善供電所環境,提升員工精神面貌。供電局從辦公、學習、住宿三個方面改善入手,以整潔、實用為建設目標,對供電所外部環境進行綠化、整平,為員工配齊各種辦公設施;修建了員工培訓室、讀書閱覽室、午間值息室,建立了員工活動室及戶外鍛煉場所。新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員工精神面貌也隨之改變。
其六,構建和諧文化,家的氛圍暖人心。
融洽的飯桌。工會為供電所建立了員工食堂,在用餐時組織大家圍成一桌,遇有員工過生日,在小廚房添菜為員工共慶生日;工作上的矛盾、生活中的誤會,在會餐的說說笑笑中實現化解;遇到員工有困難和問題,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出主意想辦法。融洽的團隊關系和“家”的氛圍在餐桌上形成。
互助共進。基層黨支部掛鉤幫扶供電所開展“學習型班組”創建,開展“人人上講臺”“十分鐘課堂”“好書大家讀”等活動,以團隊分享的方式互助共進。團總支組織新入局青年員工與基層員工共同開展知識競賽、戶外拓展等活動,促進新老員工相互溝通、相互學習。工會小組積極組織員工開展棋牌比賽、跳繩比賽等文體活動,引導員工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以此緩解工作壓力。
人人參與。供電所開展“贊美同事”活動,每月由員工在閱覽室的小黑板互寫一句贊美其他同事的話語,互相鼓勵,溫暖人心;組織開展以“美化環境、構筑和諧”為主題的愛家活動,倡導員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種植花草樹木,營造舒適、溫馨、干凈的家園。
通過開展創建活動,該供電所實現了“四個明顯提升”:員工技能明顯提升,管理基礎明顯提升,優質服務明顯提升,安全管控明顯提升。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客戶滿意度、安全生產等各項指標完成超過了既定目標,多次受到供電局的績效獎勵。
(作者系西雙版納景洪供電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工會主席)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