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等


【摘要】目的 觀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符合高血壓標準的69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與對照組34例。治療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纈沙坦治療;對照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療程為8周。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與療程期滿時血壓下降的程度。結果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結果顯示x2=15.01,治療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
【關鍵詞】高血壓;苯磺酸氨氯地平;纈沙坦
【中圖分類號】R972+.4 【文獻標識碼】B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由于是引起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只有有效降壓并最大限度的預防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才能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控制血壓最重要的手段當屬藥物治療。目前,市場上的降壓藥物及劑型種類很多,各有特點。臨床上,大多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治療高血壓,筆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取得滿意效果,現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69例高血壓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1],男40例,女29例,年齡29~80歲,平均43歲,病程0~32年,平均17.6年。排除標準:心功能不全或曾有心衰病史者;合并心瓣膜疾病;心律失常;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腫瘤以及對此兩種藥物有過敏史者。兩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對照組3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治療組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纈沙坦聯合治療: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晨7點服用。纈沙坦80 mg/次,1次/d,晚7點服用。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用法同治療組。隨訪期間,不允許使用其它降壓藥物。兩組患者治療均為2個月。
1.3 評價標準
根據1988年衛生部頒布的《高血壓療效評定標準》進行判定[2-3],舒張壓下降程度≥10 mmHg且達到正常范圍或下降≥20 mmHg為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或下降10~19 mmHg為有效;舒張壓未發生變化或加重為無效。
1.4 統計方法
數據結果均使用SPSS 18.0軟件來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或單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對高血壓具有顯著的療效,有效降壓,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較對照組降壓效果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組(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共35例,顯效20例,有效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71%,對照組(單用苯磺酸氨氯地平)34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58.82%,聯合藥物治療組與單藥治療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3 不良反應 兩組病人檢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電解質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出現面色潮紅,乏力1例,對照組出現水腫1例,頭痛1例,在接受對癥治療后,均得到明顯好轉,未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
3 討 論
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分別列為造成我國40歲以上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排在第一位的便是高血壓[4]。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高血壓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現今,我國存在著約2.6億多的高血壓患者,換算比例,約5個成年人中出現一個高血壓患者,每年約新增加1000萬高血壓患者,部分北方地區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0%以上。要避免腦卒中、冠心病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5],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就顯得至關重要。改變飲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是控制高血壓的常見措施,服用降壓藥物是最為有效和主要的措施。
目前,臨床上的降壓藥物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各種降壓藥物都有它自身的特點,適應癥和禁忌癥各不相同。其中,CCB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無絕對禁忌證,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不會對糖脂代謝造成不良影響,在臨床中廣泛使用。本研究中選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即是一種二氫吡啶鈣拮抗劑(亦稱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可有效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擴張小動脈,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6]。目前作為長效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使用比較多,對血管選擇性強,藥物作用出現遲而維持時間長,最大降壓效應出現在用藥后4周,尤其適用于心力衰竭伴高血壓患者。
ARB適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左室肥厚,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ACEI所致的咳嗽,在臨床使用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ACEI類藥物具有一樣的禁忌癥,絕對禁忌癥為妊娠、高血鉀、雙側腎動脈狹窄。本文中的纈沙坦即是一種ARB類藥物,ARB不僅可以有效降壓,同時還具有降壓外益處,延緩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心臟重構;減少房顫發生及復發等,已被證實具有良好的降低功效[7]。
臨床實踐中,多數患者需要聯合服用降壓藥物達到目標血壓。聯合降壓時,降壓作用機制應具有互補性,即降壓作用可以疊加,且不良反應較單一用藥時明顯減輕。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既可直接擴張動脈,又通過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擴張動靜脈,起到降壓作用。兩藥具有協同降壓作用,ARB可以消除苯磺酸氨氯地平常見產生的踝部水腫,此外,纈沙坦也可部分阻斷鈣通道阻滯劑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應。2013年6月1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王文教授代表CHIEF研究組在2013年第23屆歐洲高血壓會議上報告了CHIEF研究的部分結果,其中提到,小劑量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通道阻滯劑加ARB初始聯合治療高血壓患者,可明顯提高血壓控制率。聯合降壓已成為臨床實踐中最廣泛應用的治療方案。
本項研究顯示,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在治療高血壓中療效顯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作為降壓藥物的聯合應用方案推薦。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579-616.
[2] 陸元成,胥衛川,高長梅,等.抗高血壓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3)473.
[3] 那開先,余 平.β-受體阻滯劑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醫刊,2008,43(7)15-16.
[4] 高玉慧,張麗莉.我國高血壓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4)36-38.
[5] 蔡德印.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2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36:86-87.
[6] 黃漢菊,盧建雄,楊月嫦.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09:2154-2155.
[7] 王惠喬.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3:143.